我個人是十五六歲左右才喜歡足球,其實也談不上有多喜歡,就是有一點點喜歡,沒那麼投入,那年頭氛圍跟現在不一樣,那年頭壓根沒有娘炮男明星,主流是鐵血漢子,做男人就要又狠又硬,誰要敢伸出蘭花指隨便freestyle會被人民群眾當街打死。
狠硬的最好表現方式就是體育運動,所以男學生群體裡,如果你對體育沒什麼認知,你在同學眼裡就會像個軟蛋,你不看五大聯賽歐冠世界盃NBA,你一定發育不正常,看足球比賽你越投入你就越像條漢子,越激動越口若懸河說明你越懂,顯得你又專業又雄性荷爾蒙分泌旺盛,男生覺得這樣多表現,女生會因為他旺盛的荷爾蒙多看他一眼。
世上的一切都與性有關,除了性本身。
這話不是我說的,是悶騷男王爾德說的,你們要算賬找他算去。
我最初喜歡足球就跟加入傳銷團伙一樣,是被拉人頭拉進去的,宿友成天跟我聊足球,走路聊吃飯聊睡覺聊,到洗手間拉個屎都要隔著門板跟我聊,我很怕再不回應他他就要跟我搞基,所以我被迫學習足球知識,以顯得我很正常,我很man,我也周身散發著雄性荷爾蒙,哥們你最好不要亂來,但我一直不是很感興趣,一直將就著喜歡一下。
真的,就像我對北原多香子那種感情,那年頭,實在找不到更好的了,那就將就著喜歡一下吧。
要是擱現在,對吧,那誰誰誰,那誰誰誰誰,高質量的一抓一大把,雖然我連名字都記不住了。
我足球啟蒙年齡是李金羽、張玉寧、李鐵那一代,就是剛被炒了國家隊主教練魷魚的那個李鐵,他曾經多年保持著2000年代初F4那種造型,特別好認,做主教練後臉圓了不少,頭髮也剪短了一些,但還是比普通男生長不少,可見青春期對一個人一生的心理影響有多大,我忘不了北原多香子,李鐵忘不了F4的長髮。
因為那一屆球員被深度看好,踢弱隊跟踢著玩一樣,李金羽每進一個球還會學郭靖拉弓射鵰,POSE特別帥,很會帶節奏,第一場雖然輸給韓國但整體上是壓著韓國打的,氣勢很兇,韓國媒體都覺得我們是神經病,輸球了還藐視他們,跟平時老愛自我檢討的中國人不一樣啊。
因為大家對那代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有時候在教室裡看比賽,男同學圍在電視機前,進了個球,同學們就跟磕藥磕壞了一樣,有的把課桌砸得啪啪響,有的發出狼一樣的嚎叫,還有的會揪住旁邊同學的衣領,一邊嗷嗷叫一邊猛晃別人,晃得別人跟觸了電一樣抽搐。
那年頭也沒什麼娛樂活動,生活娛樂就全指望女同學施捨的曖昧眼神以及體育比賽了。
到了2000年代,因為籃球那邊突然冒出個姚明,我就只看NBA了,姚明退役後我連體育賽事都不怎麼看了,專心掙錢養家。
掙錢養家其實比體育比賽有技術含量多了,也更有現實意義,我在這裡頭玩得都不想出來了。
偶爾看到中國足球的新聞,基本都是呈血崩趨勢,越踢越拉垮,開始時還有好幾個人在歐洲留洋,國家隊還是亞洲四強,再後來留洋的越來越少,現在只剩一個武磊了,國家隊現在好像淪落成亞洲八強,還經常被敘利亞泰國騎在臉上打,最後中國男足簡直淪為了國內的情緒垃圾桶,成為大家集體戲謔的物件,從2002年之後,不要說世界盃了,連踢亞洲預選賽都有點困難,可以說這二十年來成績慘不忍睹,從一支亞洲強隊變成了三流隊伍。
但奇怪的是,中超聯賽前些年異常火熱,一度號稱“全球第六大聯賽”,廣州恆大甚至還拿過兩次亞冠冠軍,2019年時,中超球員的平均薪水達到約650萬人民幣,最貴的廣州恆大和上海上港平均球員年薪約1200萬人民幣,最差的北京人和也達到了200萬年薪。
這種聯賽火熱、國家隊疲軟的現象同時發生,使中國足球看起來無比詭異。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的發生呢?
出於對萬物本源的好奇心,我選擇了拜訪國內好些個有二三十年足球經歷、全世界到處跑的足球人,向他們請教中國足球為什麼這二十年越踢越拉垮的原因,有趣的是,大家的答案竟出奇的一致,完全有一種“哥幾個早看透紅塵了,該幹嘛幹嘛”這種放鬆態度。
在綜合了大家的看法後,我慢慢也把中國足球不行的根源邏輯想明白了。
在寫出這個原因前,我想跟大家提醒一句,跟我們工業黨總是信心百倍地覺得自己的面前一片星辰大海不同,體娛圈的人,大部分還是有點喪的,已經有至少三個足球圈裡的人,跟我不約而同地使用“中國足球是中國社會的縮影”這句話。
但根據我的認知,這句話是錯的。
中國足球、中國娛樂圈不是中國的全部縮影,準確地說,他們只是中國部分負能量的縮影,中國足球圈、娛樂圈是相對畸形的,他們本身也跟金融、房地產等行業關聯較深,因為來錢的起點行業本身在中國就屬於不太正常,所以折射到他們身上才不正常,你要拿中國工業圈跟中國娛樂圈比,那就完全是另一個世界了。
回到主要問題,中國足球(主要指男足國家隊)為什麼就是踢得這麼拉垮呢?
就是踢球的人水平不行。
那踢球的人為什麼水平不行?
簡單來說,因為足球運動員個人水平成長時間最快的年齡段,是在青少年時間段,但中國足球青少年水平不行。
我們都知道,不管哪行哪業,最厲害的人一定是“高天賦+勤奮”兩者結合,缺一不可,而且無論是體育還是文藝,高天賦在青少年時期就可以看得出來了,不管是圍棋、鋼琴、寫作、跑步、唱歌、舞蹈、籃球,甚至包括物理、數學,有沒有天賦,十幾歲時一目瞭然。
圍棋界就有這麼句話,“二十歲不成國手,終生無望”,說的就是這麼個道理。
十幾歲時的姚明、十幾歲時的詹姆斯、十幾歲時的郎朗,都是青少年時期表現出超高的天賦,成年後成為行業精英的,沒有人在二十歲以後,沒有流露出天賦,沒有經過殘酷的訓練,然後他突然就在某個領域牛逼得不行的。
就算是撞了大運的抖音網紅,因為一句話、一件事而紅起來的,往往也迅速過氣,因為沒有才華可以持續輸出。
包括我自己,我是有二十年寫作經驗才來寫文章的,不是突然就會寫東西的,我在唸初中時就開始寫小說,每天早上全班同學都在等我的小說更新,每天早上會互相傳閱,傳得我那本筆記本封面最後跟油渣子一樣。
如果足球運動員最高得分是100分,我們假設貝利、馬拉多納、C羅、梅西他們的總得分是95分(各粉絲們別來抬槓謝謝),那他們在成年前,就應該要達到80分左右的水準,聯賽對他們水平是有提升的,但空間沒有想像中那麼大,聯賽主要起到一個保持高水平狀態的作用。
中超聯賽非常紅火,但對中國男足的水平提升沒那麼大,因為青少年時期,他們被鎖死在了50-60分這個水平,聯賽會讓他們上升到65-70分,但上限太低。
中超聯賽是有幫助的,我們還能從聯賽拉一幫人出來欺負一下魚腩球隊,但中超並不是決定國家隊水平的核心原因。
大家看國際足球明星成名並開始出成績的時間,一般在18歲左右起步,像梅西成名是在2005年世青賽上,那年他剛好18歲,第二年就被馬拉多納稱為自己的接班人,C羅也是18歲成名,2003年以1224萬英鎊從里斯本競技轉會曼聯,因為這時候他們的總分就很高了,開始甩我們同期球員一大截。
我們當然是有一些高水平好苗子的,不要相信什麼奇奇怪怪的人種論、文化論,我說過用文化論談問題都是耍流氓,我們各行各業都能冒出天才來,14億人怎麼可能一個足球天才都沒有?
其實印度也是有各種天才的,只是被埋沒了,沒有平臺發揮而已。
但是我們球員在青少年時期,遇到兩個大的問題,使他們的水平卡在低水平區間,一個是缺少優秀的青少年足球老師,另一個是沒有大量練習的機會。
前面說高手一定是“高天賦+勤奮”兩者結合,高天賦是需要指導的,要不也糟蹋了,像姚明是籃球世家,這個沒問題,郎朗9歲就跟趙屏國教授學習,一直有高人扶持,而如果出生環境不好,其成名之路就艱難百倍千倍。
在北京的很多孩子,出生後能獲得全國頂級資源,在北京出名就是在全國出名,所以北京容易湧現大量的作家、歌手,而一個四川、湖南、山西的孩子要難千萬倍,也要多付出千萬倍努力,才有可能達到相同的高度,因為他沒有資源和平臺,他只能咬著牙死磕。
你說北京的孩子一生下來天賦就比山西的好嗎?我可不相信。
這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麼真正的公平,我們生下來就是要戰勝各種不公平。
一樣的道理,與國外相比較,我們的足球運動員在青少年時期就被帶歪了,因為我們奇缺優秀的青少年足球教練。
在我們國家隊混過的荷蘭教練阿里.肖就說過一個論點:
“足球青訓成材率高不高,70%取決於青少年足球教練的水平。”
而一個球員青少年時能達到的最高水平,離他最後的終點已經不遠了。
我們從兒童到青少年的教練水平,是非常低的。
西班牙教練莫里納來上海申花青訓部門上過班,在接受西班牙媒體《diariosur》採訪時,就說過我們的青訓教練還只會玩力量、奔跑這些,對技戰術能力培養非常弱。
大概落後歐洲20-30年時間。
我們拿著C級教練或D級教練證的部分教練,腳弓傳低平球的技術動作都做不好,只會教孩子跑步射門,同年齡段的西班牙孩子已經會拉開空間送直塞球了。
我們青少年足球教練不僅質量低,人才還相當缺乏。
像西班牙,總共不到4700萬人口,僅擁有歐洲足聯A級證書的教練就多達1.5萬,亞洲領先的日本有足球教練8.43萬人,冰島這個只有36萬人口的國家,有600名足球教練,其中400人擁有歐足聯的B級教練證書。
而中國14億人口的國家,2018年時,在足協註冊的教練員僅4萬多人,只有日本的一半,能有點水平教孩子的C級教練11855人,B級教練2298人,A級教練985人,職業級教練158人。
我們14億人口A級教練的數量,只有4700萬人口西班牙的6.6%,我們每154萬人裡,才有一個A級教練,西班牙每3133人裡有一個A級教練。
相當於我們一千萬人口的大城市,才六個A級教練,而西班牙一個小區就有一個A級教練。
怎麼可能踢得過人家西班牙?
你要踢得過他們,西班牙的教練們不得集體活活氣死。
而且中國大部分基層足球教練的工資,就是5000-8000元每個月,這種工資在一二線城市讓人根本沒有動力長久待下去。
要讓中國足球從根子上發生改變,不是聯賽舉辦得有多火熱,而是出現一大批覆蓋到基層的優秀教練,讓這些教練能掙得到養家餬口的收入,有晉升空間,然後在這些教練的指點下,才能讓有天賦的孩子成為世界巨星。
先有伯樂,才能選出訓練出千里馬,沒有伯樂,中國足球那是兩眼一抹黑。
那為什麼中國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舉重等都那麼厲害,而中國足球不能複製他們的方式方法呢?
因為足球是全世界競爭最慘烈的專案,放在全地球上來看,乒乓球、羽毛球、跳水、舉重的競爭遠沒有足球這麼充分,足球的競爭是從娃娃開始的,到青少年就基本定型了,不僅要有天賦,讓人挑得出來,還得常常一大波人比賽練習。
注意這個詞,必須是“一大波人經常比賽”,而不是像乒乓球、羽毛球那樣少部分人刻苦訓練就可以了。
這就涉及到“高天賦+勤奮”裡的第二個勤奮問題了,這個勤奮,不是個人的勤奮,是建立在大量基層俱樂部基礎上的群體的勤奮。
大量的優秀基層教練保證了高天賦孩子的挑選與訓練,大量的基層俱樂部,保證了孩子的成長。
我們以C羅舉例。
C羅他爸是業餘足球俱樂部安多里尼亞的裝置管理員(就是個打雜的),所以C羅7歲就在這個俱樂部訓練,因為底子好,10歲被當地最好的國民俱樂部看中籤了過去,簽下時只花了22個足球和兩套球衣,精心培養3年,C羅在這裡包攬了全隊一半的進球,後被裡斯本競技看上,13歲時C羅以1500英鎊轉會里斯本競技,18歲上場帶隊戰勝曼聯,曼聯一怒之下打不過就加入,把他給簽了。
梅西的經歷差不多,5歲開始在業餘基層俱樂部開始踢球,老爸就是教練,手把手親自教,從此一層層晉升到紐維爾老男孩俱樂部,11歲時因為患有侏儒症需要治療,每月打針要花900美元,紐維爾不敢花這筆錢,13歲時梅西被庫卡教練帶到西班牙巴塞羅那拉瑪西亞青訓營,也得到了治療機會,此後在巴塞羅那踢出名。
其實日本就是在學習歐洲和南美這種“大量優秀教練員+基層業餘俱樂部”的模式,才使日本足球在亞洲越踢越強。
記者苗原曾專訪過日本青訓教練千葉泰伸,這人原是職業球員,退役後做了20年的青訓教練,據他反應,日本很多足球老師是義工,帶著孩子打小一起踢球,初中時能讓孩子每週訓練3次、比賽1次,中學時日本足球會形成校園球隊、社會球隊和職業梯隊三足鼎立,校園和社會球員數量極多,全國32強的社會球隊,水平接近職業梯隊。
職業球隊12-15歲梯隊裡,從上面這些球隊裡挑選優秀人才,只有1%的成材率,因為基層數量大,上來的就是優秀苗子。
千葉泰伸還說了個很重要的觀點:孩子在10-12歲就要掌握好基本的足球技術,12歲以後提升他對足球的理解,把技能和足球的理解結合好。
我十分懷疑我們稀缺的足球教練,和大部分水平普通的教練,怎麼讓我們中國的孩子,在10-12歲掌握好基本的足球技術。
有了基層俱樂部和足夠的生源,這時候就得讓他們對抗起來。
說一個有意思的觀點,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足球強國,其實都不是幅員遼闊的大國,面積很大的國家足球水平其實都不突出,像中國、美國、印度水平都那樣。
為什麼國家小一些容易練出強大的足球呢?是因為經常可以組織區域性對抗,又不用把小球員搞得那麼疲勞。
就算英格蘭、義大利這種我們看來不怎麼大的國家,青少年和意丙還儘量分割槽比賽,業餘俱樂部對抗時,車程保證在一到兩小時範圍內,爭取當天去當天回,不用把大家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坐車上。
一兩小時車程對中國太奢侈了,放在過去,也就夠邵陽開車到婁底去比賽,就算現在有高鐵,下了高鐵站還得轉一次車,我們邵陽的球隊想去挑一挑長沙的,加上轉車時間還是得四五個小時,小球員會搞得疲勞不堪。
所以最好能把一個省分成幾個小區域,讓小區域的青少年多對抗,讓他們從小就經歷世間的毒打,體驗成長的壓力和快樂。
那有人可能會反對這個觀點,說巴西呢?人家巴西那麼大,一個州也相當歐洲一個國家,怎麼人家就搞得那麼好?
哥哥呀,巴西人其實也心裡苦,他們連全國聯賽都是花了近50年,到21世紀才搞定的,他們主力還是在沿海各州,靠州聯賽吃飯的,小區域對抗才是他們人才鼎盛的基礎。
我們看世界各個足球強國是怎麼起來的,很快就知道足球發展的主脈絡在哪裡。
德國二戰打完後,足協教練主管赫爾貝加的計劃是“先培養100名優秀教練,每1人再教100人,培養出一萬名教練。”
10年後,聯邦德國拿下1954年瑞士世界盃冠軍。
發展到現在,德國把德國足協玩成全世界最大的單項體育運動協會,旗下有24481個俱樂部,14.5萬個球隊,717萬註冊球員。
但這717萬註冊球員裡,只有1500人最後靠這行吃飯,這1500人,真是萬里挑一的精英了。
所以中國怎麼可能踢得過人家德國?
你要踢得過他們,德國的教練們不得集體活活氣死。
對了,德國青訓教練的工資,是普通人的五到十倍,再想想中國青訓教練5000到8000元的工資,實在沒眼看,所以才會發生青訓教練想辦法向球員索賄的事情。
再以一個咪咪小的國家舉例,看看冰島足球是怎麼強大起來的,這個國家的案例更具有代表性。
冰島就33萬人口,踢不過人家也正常嘛,這麼點人,個個都要上班,天氣又冷,國內沒幾塊足球場,湊一支球隊出來都難,大家都表示理解,但是冰島足協發奮圖強,2000年開始在全國建了9個大型室內足球館,每個學校、村莊也開建足球場,到2015年,一共建了179個標準足球場和128個小型足球場,還全部免費。
而且從2000年開始,冰島跟瘋了一樣培養出600名專業足球教練,其中400人擁有歐足聯B級教練證書,相當於每100個適齡男青年就有一個對應的專業教練,加上地方小,經常可以拉在一起搞對抗,水平就噌噌噌地升上來了。
到了2016年歐洲盃,冰島隊就開始出成績了,小組賽兩平一勝,八分之一決賽幹掉了英格蘭,成功殺進了八強。
想一想要是中國隊能殺進歐洲盃八強,這得是什麼滋味?
但人家冰島人愣是隻花了16年。
所以你看,只要紮紮實實從根源開始搞,是可以把足球搞起來的。
所以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在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體育細分行業裡,足球必須從娃娃抓起,要有大量業餘底層俱樂部+青少年聯賽+小區域激烈對抗+大量基層優秀教練員,然後才能撐起一個優秀的成年頂層聯賽,和一個優秀的國家隊。
國家隊的成績是最終的結果,國家隊不是事情的原因。
那為什麼底子這麼差,中超聯賽過去幾年辦得還挺熱鬧,甚至拿過亞冠?
這個問題相對簡單。
中超前些年看起來紅火,是因為利益。
許多公司去搞中超聯賽,他們的目的根本不是足球,因為在中國搞足球俱樂部都是虧損的,中國足球俱樂部那點可憐的收入,根本不夠投入成本塞牙縫,可是人家資本家賊精,怎麼會幹賠本的買賣?
這個跟開五星級酒店是一個道理,我平時愛摸索商業模式,發現中國大部分五星級酒店是不賺錢的,投入100億建成的酒店,一年盈利最多一億,投入產出比太低,而且大多還是虧損的,邵陽的五星級酒店建得極好,成本那麼高,根本沒幾個客人,算來算去都虧得厲害,不知道他們怎麼維持的,算是門很糟糕的生意,我感覺這裡頭一定有玄機。
直到後來我瞭解到,五星級酒店其實算是基建的一部分,你如果建了五星酒店,當地政府會想辦法在土地或其他地方給你補回來,讓你從其它地方掙錢。
中國足球俱樂部也是一個意思,老闆們投足球,主要是為了從地方政府拿地、金融等地方掙錢,他們其實志不在足球。
所以你讓他花十年時間好好建青訓體系,他哪有這個心思?五年以後我都不知道在哪呢,我神經病啊投這麼多錢建青訓體系?
如果上頭非要我建梯隊,那我就馬馬虎虎建一個應付檢查,反正十年培養人才計劃這種耗錢耗精力的事,我們幹不來。
所以裡皮執教國足的第一年,他就反映中國職業俱樂部甚至沒有一個完整的梯隊建設,這都多少年了?
某位體育界資深人士告訴我,像江蘇蘇寧成績很好時,江蘇省體校直接把梯隊給了蘇寧,然後蘇寧直接把它解散了。
大家可以留意一件事,中國足球俱樂部特別喜歡財大氣粗砸外援,卻不培養本土青年球員,一是因為這樣容易出成績,拿錢可以迅速砸一個亞冠出來,能獲得上頭的肯定。二是在外圍市場直接買,大額交易能產生巨量的金錢流動,這個環節裡的每一個人,從總經理、翻譯、經紀人、教練都渴望從中吃回扣。
既然在中國,俱樂部出於他的特殊動機建不好青訓梯隊,為什麼我們不能學南美、歐洲,以及後進榜樣日本,建起自己底層的大量業餘俱樂部呢?讓中國球員打小就把水平提升到75-80分,然後再到聯賽中保持高水準,也出幾個85-90分的球星呢?
這個問題就要複雜很多了,它牽涉到的經濟鏈更多。
如果拿日本、德國做對比,是我們缺大量培訓好的優秀教練,也留不住這些人在崗位上奮鬥幾十年,沒有形成一個足球市場。
如果拿南美國家做對比,是我們缺少大量義工,南美很多家長是業餘俱樂部的免費義工,他們自己玩得開心,也拉孩子一起玩,經常能在球場玩一個通宵。
這兩點在中國都比較難實現。
培訓大量優秀的足球教練,需要制訂一個長遠的十年規劃,這需要行政的力量,培訓完了,還得不讓這些人輕易改行,而缺少義工,其實是中國的家長特別忙,忙得跟歐洲人、日本人、南美人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中國現在是世界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大家都必要在經濟上快速跟上大部隊,都在發狠掙錢,因為現在要是實現不了階層跨越,後面幾代人要實現難度會增加好幾倍,個個都在玩命掙錢,哪裡有空去足球場做義工?
所以我們可以對比,要麼是發達國家,工資福利十分完善,要麼是經濟已經躺平,常常被美國收割的南美國家,這些國家的底層業餘俱樂部十分完善,而且這種俱樂部不以盈利為目的,中國現在處在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許多人剛從農村成為城市市民,大量優質青年還在搶佔網際網路、金融等新興崗位,都在置辦人生中第一輛車第一套房,沒有時間親身參加足球基層專案。
都有改變命運的機會,暫時還輪不到足球來搶時間。
我倒是覺得,如果中國哪天經濟停滯了,或者成為發達國家,足球反而會比現在要好許多。
大家可能忍不住問,那為什麼中國足球、籃球,以前的成績還不錯,現在卻跌成這個樣子?
因為以前是舉國體制,這個體制在我印象中被罵了幾十年,產生過不少弊端,說是勞民傷財之類,是過去社會主義的錯誤方式,但其實舉國體制也有它優秀的一面,過去的好球員,其實是從體校一層層選拔上來,再關起門猛練狠練出來的,2002年那一波球員其實是舉國體制練出來的球員最後的表演。
那一波結束以後,球員水平就越來越差了,是因為舊的體制被掀翻了,但新的體制並沒有建立,沒有建立起南美、歐洲這種至下而上的基礎人群,所以二十年來越踢越差,越踢越拉垮。
沒有建立新的體制,並不是哪一個人的錯,而是中國處在的時代階段決定的。
我們看到一些小國,經常也能虐虐中國男足,比如卡達、越南,其實他們就是拿著一點微薄的資金,拉起一支隊伍,政府出面建立青訓中心,時間一長就出成績了。
而中國這邊的小孩,沒有政府組織後,在青少年時期接受了較貴又錯誤的指導,技術成型後就玩不過人家打小專業指導了。
有點像是人家在用我們不用的舉國體制,打我們沒成型的不健康的市場體制。
當然因為這種國家也缺少南美的底層運作系統,最多也只能欺負一下中國,再前進一步就十分困難了。
“通常我們低劣的青訓足球人口,只是湊數罷了。”圈子裡某位大佬嘆著氣這樣對我說。
其實凡是深度競爭的領域,中國體育界都遇到了跟足球一樣的問題。
比如中國的籃球、排球,其實成績是越來越差的,只有女排中間被郎平救起來過,那還是因為世界女排競爭沒那麼激烈的結果,郎平及時拯救了一群十幾歲的小姑娘,透過大量苦練追上來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中國三大球不論男女專案,都是因為從舊體制轉向新體制時,新體制沒有建立好而發生滑坡,這是難以避免的歷史趨勢。
以前的中國女足、2002年那一代的中國男足、以前的姚明、王治郅、李娜,其實都是從舊體制練出來的,他們是舊體制的受益人,現在新體制沒建好,加上中國特殊的歷史階段,所以三大球越來越差。
那些看起來火火紅紅的聯賽,掩飾不了這種全球激烈對抗的專案,我們在底層建設的失敗。
最後,給中國足球提一些建議吧:
1. 向德國和冰島學習,建立一套足球教練培養體系,爭取在每座重點城市,有幾千人的專業教練隊伍。
2. 透過市場化運作,保證這些教練都活得下來,留得下來,還有一定的薪水上升空間。(這個最難)
3. 不用想著全國都搞好足球,就劃出一兩個重點省出來,在這些省將教練下放,將這些省劃分出不同的小區域,每個小區域展開激烈的青少年聯賽,如果可以,最好能像德國那樣建立青訓中心、足協青訓點、俱樂部合作學校三套班子,從中選拔優秀人才。
4. 選一個任期較長的領導佈局十年左右,要有耐心去做這件事。
如果實在不行,那就搞以前的那套青訓體系也可以。
當然啦,其實足球說穿了就是一項體育娛樂專案,本質上也沒那麼重要,就像我以前說的那樣,“掙錢養家其實比體育比賽有技術含量多了,也更有現實意義。”,現在我們國家重點在搞航空航天、一帶一路、全民富裕這些,真的跟足球比起來,足球太微不足道了,你球踢得再好,在強大的經濟與科技差距面前,根本沒有抬頭說話的機會。
如果可以用足球成績換全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相信巴西貧民窟裡的人一定舉雙手贊成。
我們有更寬廣的星塵大海,體育娛樂圈的事,可以放在後面慢慢來。
按現在這種情況,中國足球可能還會在低谷徘徊一陣子,但沒關係,種一棵樹最好的機會是在十年前,第二好的機會,就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