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了男乒,今天開始女乒,僅做個人觀點,歡迎指導。
評選規則基本上按NBA那一套,滿分五顆星(★★★★★),共10分。其中歷史榮譽(或成績)第一,個人影響力(技術/魅力)次之,這個分權重,並不是幾個小專案的星星簡單地相加。
第一名:鄧亞萍,9.9分
世界冠軍數量★★★★☆
技戰術競爭力★★★★★
場外影響力★★★★★
跟男乒的馬龍一樣,鄧亞萍在女乒的歷史地位No.1是毫無爭議的。就算是放到包括男女在內的世界乒壇裡,她也是第一的存在。
這位寫進教科書的奇女子,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影響了無數的運動員、愛好者,以及各行各業的人群,在中國婦孺皆知,在世界上也是鼎鼎大名。
什麼大魔王、大滿貫、奧運冠軍,這些頭銜都比不上“乒壇女皇”,她就是則天后,那些遊擊將軍、乒壇王子、龍蟒獒、大魔王等等,在女皇面前都得俯首稱臣。
真正意義上的“時代”就是鄧亞萍的專利——18個世界冠軍、國乒第一個大滿貫、第一個全滿貫、連續8年排名世界第一。
這裡面不管是哪一個成就,都是作為職業運動員夢寐以求的。鄧亞萍以1米5的身高,率先完成了奧運會2、世錦賽3、世界盃1、巡迴賽總決賽2、亞運會1、亞錦賽1、亞洲盃2、全運會2、全錦賽4的個人超級全滿貫。
當然了,很多比賽專案她沒有參賽,是因為沒有設立。若非世界盃晚了點,很可能鄧亞萍會是第一個雙圈大滿貫,而且是最快的大滿貫!
這個全滿貫成就,唯有馬龍可以媲美。最接近他倆的是大魔王張怡寧、王楠、丁寧、王皓,其中張怡寧沒有亞洲盃,王楠沒有亞錦賽,丁寧沒有亞運會,王皓沒有奧運會。
這是成績層面,高高在上;下面來看精神方面的感召力,這個比成績還要偉大,代表了一個運動員最高的拼搏精神,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完美代言人。
曾幾何時,鄧亞萍的身高問題一度讓她進不了河南省隊,她只好在鄭州市隊的簡陋環境下暗自用功,苦練球技,7個月後就打敗了省隊;即使如此,省隊仍然不想要她,只是偶爾“借”過來代表省隊打全國比賽。
鄧亞萍一輩子都沒有進入過省隊,她直接跳級到了國家隊,就是進國家隊也是一波三折。4個國家隊教練全都不看好鄧亞萍:個頭太矮,就算登上領獎臺,也有損我國家的形象。
眼瞅著三番五次的被拒收,鄧亞萍的伯樂、一代國球名宿張燮林被激怒了,他喊出了影響鄧亞萍一生的一句話:就因為她長的矮,所以她眼裡的乒乓球總是高高的。
進入國家隊後,鄧亞萍深知機會來之不易,訓練也異常刻苦,對自己的要求比教練還狠。現在我們看到目前國乒的隊員裡,很多人都是對自己不夠狠,明明球技不錯,但就是打不出成績,這點哪怕學到鄧亞萍一半的精神也夠了。
冷峻的眼神、兇狠的打法、凌厲的進攻、厚積薄發的鄧亞萍一口氣拿了4枚奧運金牌,徹底統治了一個時代。只是這種日復一日的訓練很傷身體,24歲她就早早地退役了。
就是退役後,從26個字母開始學英語、到考上英國劍橋的博士生,鄧亞萍又成了一個勵志的傳奇。
綜上,在乒乓球這項運動裡,鄧亞萍做到了極致,場上場外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是當之無愧的女皇,故此應將她排在第一名。
第二名:張怡寧,9.8分
世界冠軍數量★★★★☆
技戰術競爭力★★★★★
場外影響力★★★★☆
思來想去,我個人還是放棄了楠姐,決定將老張放到第二位。
王楠、張怡寧被稱為我國女子乒壇的兩代大魔王,她們都是我非常喜歡和崇拜的乒乓巨星,很難作出誰第一誰第二的選擇,東方不敗VS獨孤求敗,各有千秋。
這裡列舉一下兩人的職業生涯硬資料。兩人都是19歲拿到了世界冠軍(都是世界盃,鄧亞萍是16歲拿了世乒賽)、20-21拿到的亞運會冠軍(鄧亞萍是16歲拿了亞洲盃)、23-24拿到的全國冠軍(都是全運會,鄧亞萍是13歲拿了全錦賽),不分上下。
有很多網友說,張怡寧是1996年進入的國家隊,但是從眾多的資料搜尋出來的均是1993年,是和王楠一起進入的國家隊,最初兩人還是住同一個宿舍。
我是這麼理解的。什剎海體校聲名遠揚,也在北京,很可能裡面的李隼等教練會經常帶張怡寧蹭國家隊(也許是二隊),搞著搞著就不知道她到底哪一天算是正式進入了(當年應該沒有現在管理規範)。
據說她進入國家隊,就因為一場主持人的客串,當然也是她確實有能力才被許可的。
接著擺資料,再來看二人的三大賽奪冠率。其中奧運會,王楠是25%,張怡寧是67%(鄧亞萍是100%);世乒賽王楠6次3奪冠,50%的奪冠率,而張怡寧是7次2奪冠,僅僅是29%(鄧亞萍5次3奪冠,60%);世界盃的奪冠率是,王楠的11次4奪冠,張怡寧的是12次4奪冠(鄧亞萍是1次1奪冠,那時候世界盃才舉辦)。
張怡寧奪冠率勝在奧運會2個單打上,就此成就了世界上雙圈大滿貫的第一人,這也是她超出王楠、位居第二的重要原因。
繼續看三大賽的輸球紀錄:鄧亞萍輸了4次(14年,3大賽就輸了李粉姬、赫拉霍娃、俞順福、井俊泓4人);王楠輸了14次(鄧亞萍、李菊、李佳薇、金景娥、張怡寧、李曉霞等人);張怡寧輸了9次(5次王楠、大小郭等人)。
雖然在三大賽上,張怡寧5次輸給王楠(也贏過3次),但幾乎都是2003年之前的時候,那時正是王楠時代而自己還在成長的時候,這個是客觀原因。
在外戰成績上,張怡寧和鄧亞萍最好,勝率遠超王楠。其中張怡寧輸得最多的是香港隊的姜華珺,曾4年5負,堪稱一生的剋星,令人無語。
在世界第一的時間上,鄧亞萍是連續88個月,張怡寧是82個月,王楠是48個月,差距明顯。
綜合以上資料來看,鄧亞萍統治力最強,堪稱恐怖(從未有一個選手在大賽中勝過她2次,可以說沒有剋星),張怡寧王楠難分高下,只是老張三大賽的對外勝率最高,這一點非常厲害。
三人應該這樣稱呼:鄧亞萍是皇后,王楠是暴君,老張才是大魔王。
看張怡寧打球,很放心。她是那種仗著身高和防守的優勢,永不退臺,一隻手臂舞動得就像千手觀音,密不透風,俗稱抗揍型打法,幾乎看不到她被打得東倒西歪的畫面。
但凡在臺內能解決掉問題,她就絕不會再給你想上手的其它機會,始終保持著對對手的全面壓制和強大的心理壓力。這點跟另一位身高馬大的丁寧不太一樣,後者喜歡退臺(許昕也是)。
2008年,正處於巔峰時期的張怡寧,在北京奧運會的決賽上碰上老對手王楠。任憑王楠狂風驟雨般的進攻,就是打不穿堪比長城的張氏防守。
綜上,張怡寧以微弱的優勢,排名第二。
第三名:王楠,9.7分
世界冠軍數量★★★★★
技戰術競爭力★★★★☆
場外影響力★★★★★
24個世界冠軍、世乒賽3連冠、世乒賽女雙5連冠、亞運會4冠王、世界盃4冠王……王楠,這位乒壇的大滿貫,當之無愧的乒壇大姐大,擅長左手橫握球拍,弧圈球結合快攻打法。
她的心理素質特別好,情緒波動不大,技術全面而厚實,節奏調節的也好,前三板尤其突出。
當年的女乒格局有點像現在的男乒,一超多強,或者叫單核時代(現在的女乒格局倒是像當年的二王一馬)。在鄧亞萍生涯末期時,王楠在李菊、楊影等人的光環籠罩下,生生殺了出來。
王楠跟鄧亞萍的職業生涯重疊不多,因為她是94年底才出道,僅有16歲,而鄧已經貴為女皇了。但是在96年奧運後,王楠開始跟李菊、楊影等人一起被重點培養,作為隊裡的三四號選手。
97年的世乒賽上,王楠並沒有上場,說明此時她在隊中的排位依然是第四名。不過,她在單打上一路殺進了決賽,會師鄧亞萍,在先贏一局的情況下,被老道的鄧亞萍連扳三局而落敗。
儘管如此,每當回憶起這一幕時,王楠都會謙遜地表示自豪感滿滿,哪怕只贏了這一局(唯二的一次交鋒是在八運會女單半決賽上,王楠落敗)。這也是鄧亞萍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次比賽,此後她選擇了退出,開始進入學校生涯。
鄧亞萍退役後,王楠的前面只剩下了李菊和楊影兩人。李菊還好超越,但王楠對技術細膩的“鄧亞萍第二”楊影就比較頭疼了,一度覺得自己沒有突破的可能了。
關鍵時候,李隼給了她一劑定心針:放心,楊影不是你的對手。
事實證明,大滿貫教頭李隼這句話絕非空穴來風,王楠很快就打敗了楊影,榮升女乒一姐。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楊影生活隨性,沒啥野心,更沒有一顆冠軍的心。有一次,楊影在跟李隼聊天的時候說,亞萍姐取得了那麼多世界冠軍,自己這輩子都超過不了了,我覺得自己已經拿了一個世界冠軍了,我很滿足(與鄧亞萍配女雙,獲得世乒賽冠軍)。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李隼覺得,沒有進取心的運動員,是無法做到鄧亞萍那種高度的。
為這事,蔡振華藉著楊影春節歸隊遲到的機會,狠狠批評了她,罰她到省隊反省。沒想到楊影心理過於脆弱,居然一蹶不振了,一姐的位置順利交給了王楠。
可見,王楠不但在技術上頗有突破,主要是心理上對自己更狠,也更頑強。早年間的另一位主要對手李菊也是輸在這個心態上,早期動不動被鄧亞萍3-0地完勝,末期又被王楠不服輸地較勁,夾在兩代大魔王之間的李菊基本上比分一落後就放棄抵抗。
所以,王楠的成功絕不是偶然,而是自己付出了百分之一百二的汗水和努力,她完美地繼承了鄧亞萍等老一代國手的頑強精神,和心態上的榮辱不驚——落後了,我也要一分一分地咬住!
一句話總結三位大魔王后,我們開始剩下的7位排名。那就是:鄧亞萍進攻夠狠、張怡寧防守夠穩、王楠夠拼(攻防兼備)。
第四名:邱鍾惠,9.6分
世界冠軍數量★★★☆
技戰術競爭力★★★★☆
場外影響力★★★★★
1961年4月,邱鍾惠在北京舉行的第26屆世乒標賽的女子單打決賽中,戰勝了匈牙利選手高基安,成為中國第一位女子世界冠軍。
這個女子世界冠軍,不但是乒乓球的第一位,也是中國體育界的第一個女子世界冠軍。在此之前,她已經5次獲得過全國乒乓球單打冠軍了,堪稱開創女子個人時代的第一人,也是她打開了女乒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影響力非常之大。
邱鍾惠是中國乒壇名副其實的老大姐。她不單打球,而且當教練、搞科研、經商,且樣樣都精,樣樣也都離不開乒乓球。這位老大姐彷彿一位耕耘者,為了人生的理想而孜孜不倦的勞動,永不言棄。
第五名:陳靜,9.6分
世界冠軍數量★★★☆
技戰術競爭力★★★★
場外影響力★★★★☆
她是奧運會史上第一個乒乓球女單冠軍,僅此一點足以載入史冊。而且,她還是3次參加奧運會、3次都獲得獎牌的乒乓球選手(集齊了單打金銀銅)。
她的天賦非常高(談到鄧亞萍,陳靜說她算不上天才,她只是刻苦),而且打法兇狠,有反手彈擊的絕活。借力反彈不僅動作簡潔、乾淨利落, 而且落點刁鑽、節奏突然,保持了中國傳統的以快制快的特點。
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乒乓球專案首次入選。出征前夕,乒乓球國家隊因為第一次參賽沒啥經驗,也不知道怎麼選人參賽。正在此刻,陳靜聰明而大膽地給教練組遞了一張紙條:你們為什麼不用年輕的選手?
就是這張紙條,改變了她的命運,她被入選了,列為三單主力。這說明她具有非常高的智商和膽識,也是不看教練臉色的武漢“倔妞”。
88年漢城奧運會,她先後擊敗前蘇聯的布拉託娃、捷克名將赫拉霍娃,又在決賽中擊敗了隊友李慧芬,榮膺冠軍(雙打配對焦志敏,負於韓國組合玄靜和/梁英子,獲得亞軍),一舉成名。
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她代表中國臺北隊出戰(據說是讓球的傳統做法令她不滿),戰勝了喬紅(當時喬紅剛擊敗小山智麗,又一位讓球受害者),但被鄧亞萍擊敗(連扳兩局,差點逆轉成功),獲得了亞軍,(雙打輸給了鄧亞萍/喬紅)。
插個題外話。此時在臺北隊執教的是光頭教練肖戰,這對師徒惺惺相惜,頗為纏綿。
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上,第三次出征的她半決賽負於王楠,隨後戰勝了新加坡的選手井浚鴻,獲得銅牌。
退役後的2004年,她回國創辦了鼎鼎大名的廣東陳靜乒乓球俱樂部,豪擲千金將郝帥、奧恰洛夫、張超、林晨、尹航、李藝傑等一眾高手召至麾下,甚至剛簽約江蘇隊的馬琳也差一點加入了進來。
綜上,陳靜應該排名在前五。
第六名:丁寧,9.5分
世界冠軍數量★★★★☆
技戰術競爭力★★★★☆
場外影響力★★★★
這位與張怡寧並稱為“二寧”的隊長,身高馬大,實力超群。
她跟王勵勤一樣,三次獲得世乒賽單打金牌,外加1個奧運會、3個世界盃、巡迴賽總決賽、全運會等各項冠軍,並4次獲得國際乒聯的年度最佳女運動員,也是唯一的90後大滿貫。
丁寧是中遠臺女王,打法磨人,特別考驗體能。同為防守型選手,她比張怡寧和朱雨玲的腿部力量更強,旋轉更大,前三板發球優勢巨大,反衝弧圈球質量很高,跑動也更積極。
跟大寧比,她輸在爆發力和落點上,而且打速度球也很吃虧,這也是後期打不贏小棗、伊藤的根本原因。她已經習慣了退臺,在中臺糾纏時,類似水谷隼,進攻壓迫性上差了點。
好在丁寧的戰術體系非常厚實,球速雖不高,但旋轉質量極強,對方往往會被她帶入到自己設想的節奏裡去,從而迅速吃水翻船。
這類太極派非常磨人,你還沒脾氣。可惜生涯後期,傷病和體能影響了她,在2019年被劉詩雯11-0打穿後,她說自己的打法不怕力量旋轉,怕極致的速度,以前可以用旋轉剋制劉詩雯速度,現在換了大球旋轉下降太多了,節奏被別人牽著了。
伊藤美誠是顆粒打法,兩面反膠對付顆粒打法的本質就是,旋轉制約速度。改球前丁寧打伊藤具有壓倒性優勢,改球后降低旋轉,顆粒擊打成功率就上升到50%。
再加上後期丁寧狀態下滑,時好時壞,而伊藤的前三板也有了長足進步,所以兩人就開始了五五開。
即便如此,若非疫情的原因,丁寧很可能上東京奧運會,畢竟一是老將的大賽經驗,二是她的技術厚度,三是作為隊長的團隊精神。我在想她如果上了東京,很可能又是一枚奧運金牌,那她也能成就雙圈大滿貫的神蹟。
最後,丁寧打的更多的是意志球,最大的優點是比賽能力好,下風球也能軟磨硬泡地拖住,並在中遠臺持續與對手周旋,這個不是每個運動員都有的。
丁寧打誰都是看起來是下風球。陳彬教練曾經說,丁寧的打法就是別人看她下風的時候,恰恰是她最上風的時候。
綜上,丁寧可以排到第六位。
第七名:李曉霞,9.4分
世界冠軍數量★★★★
技戰術競爭力★★★★★
場外影響力★★★☆
她是繼鄧亞萍、王楠、張怡寧之後的第四位女子大滿貫選手。作為女子打法男性化的代表,李大錘也名不虛傳,巔峰時刻可以打男乒的國家二隊,這個張怡寧都承認過打二隊費勁。
李曉霞可以說是她們那批技術最先進的,女子選手中難得正反手都好的,球質也重,加上身高手長護臺也大,很全面。
但是她有點小富即安的心態,倫敦之後逐漸就想退了。一開始她要是倫敦結束還想爭里約,一直維持狀態訓練,里約還是能爭一爭的,無奈她自己沒這個心(都打好退役報告,留長頭髮,準備回家結婚了)。
但是呢,劉詩雯在15年以後輸了一些外戰,比如馮天薇、杜凱琹、於夢雨,教練組對她不放心。當時朱雨玲、陳夢也還年輕沒經驗,只好把準備退役的李曉霞又拉了回來,又打了一屆奧運。
沒辦法,她就是穩啊!外戰穩定,守區成功,和丁寧順利會師,撕了七局,要是再支愣點,估計要衛冕了。
作為大滿貫的李曉霞非常低調,生活樸實,場外影響力略小,故此將她排到第七位。
第八名:曹燕華,9.3分
世界冠軍數量★★★☆
技戰術競爭力★★★★☆
場外影響力★★★
曹燕華,一個曾三次獲得世界錦標賽團體冠軍的中國女隊主力隊員,兩次獲得女子單打冠軍,並與蔡振華合作獲得男女混雙冠軍。
在第三十六屆世乒賽上,她與張德英合作,隨著她最後一板的扣殺成功,新添了世界女子雙打冠軍的稱號,也使中國隊囊括了世乒賽全部七項冠軍,創造了國際乒壇有史以來,包攬全部七項冠軍和五個單項亞軍的歷史紀錄。當時,她是唯一贏得世乒賽四個專案大滿貫的中國運動員。
曹燕華的打法是直板弧圈球結合快攻打法。一面反膠一面防弧,打球頗有靈性,也很有天賦,可惜當年國乒有讓球的傳統,於是她在1981年的36屆世乒賽女單決賽上讓給了童玲,以她們兩個人的實力相對比,直板反膠弧圈打法的曹燕華對橫板削球打法的童玲有絕對優勢,隊內比賽從未輸給過童玲。
就是這次讓球,讓曹燕華更加“叛逆”了起來。她把于謙的抽菸、喝酒、燙頭融會貫通,併發揚到了國外。
這位“陳靜2.0”的個性女孩,有一次在國外參加比賽前夕,她在酒店裡跟“江南幫”的一眾男隊員抽菸,不小心忘記了菸蒂的餘燼,一下子把酒店房間給燒了,還驚動了消防隊!
除此之外,她還喜歡打扮得奇裝異服,談戀愛。
那時候國乒是不準談戀愛的,可她偏偏喜歡奶油小生施之皓(是的,就是那位後來娶了女弟子的主教練)。每到週末,她就缺席隊內訓練,不是找施之皓,就是找江南哥們侃大山。
這一次,曹燕華又是因為抽菸惹了禍,再一次失火了——國家隊的宿舍失了火,這還了得?訓練局長陳先一查不要緊,原來不光是喝酒的原因,還有談戀愛!
施之皓膽小如鼠,率先承認,其他幾個江南隊友也承認;可偏偏曹燕華視死如歸(像陳玘、邱貽可死不承認一樣),守口如瓶,堅決維護男友的面子,哪怕是面對著鐵的證據。
現在想起來,當年國乒的團隊多像我們的大學啊。曹燕華這種天賦異稟、個性分明的異類,註定無法平凡地活下去。這裡說一句,她跟“叛國”的何智麗關係很好,堪稱閨蜜,都是吃了讓球的虧。
作為世界女子乒壇的標杆人物,曹燕華一共摘取過59枚金牌,但她最看重的,卻是從未摘取過的奧運金牌。
曹燕華雖然沒有鄧亞萍和張怡寧等人的名氣大,但是她的實力絕對不比她們差,而且還帶出了許昕這一個世界級的徒弟。
她屬於國乒初代女魔王,多年排名世界第一,實力強悍,開創了一個時代。綜上,她可以排名前十。
第九名:林惠卿,9.2分
世界冠軍數量★★★★
技戰術競爭力★★★★★
場外影響力★★★☆
傳奇的四冠王。1979年31屆名古屋世乒賽上,林惠卿成為了女乒歷史上第一個在世乒賽中包攬四項冠軍。
這樣一位傳奇人物,卻很遺憾地被大部分人所遺忘,小編找遍網路也沒有找到太多的資料。
第十名:郭躍,9.1分
世界冠軍數量★★★★
技戰術競爭力★★★★☆
場外影響力★★★
最後一位前十,我在郭躍和劉詩雯之間糾結了很久,思來想去,還是給郭躍。按成績來說,小郭沒有小棗耀眼,但是作為“天才少女”,郭躍確實超過了劉詩雯。
作為女子打法男性化的先行者,郭躍帶給了廣大球迷太多太多,很多人因為郭躍喜歡上了乒乓球。這位真正意義上的天才少女,早在11歲就進入了國家隊,創造了歷史;
16歲,郭躍入選了第47屆世乒賽女團冠軍成員,並戰勝張瑞,成為中國乒乓球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
16歲,郭躍在2004年在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總決賽上年僅16歲的郭躍成為了最年輕的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總決賽女單冠軍,創造了一個奇蹟。
19歲,郭躍在第49屆世乒賽榮膺女單冠軍,這又創造了一個歷史。
另外,郭躍成為了繼王楠、孔令輝、王勵勤之後,又一個三度征戰奧運會的傳奇人物。
一連串的傳奇記錄背後,都是郭躍的天賦異稟。她從十歲就開始通知了遼寧鞍山,同時代還有一個人,就是前文中的李曉霞。李曉霞因為郭躍的存在而遠赴山東打球,原因很簡單——打不過。
張怡寧退役後也說過,此生最怕的就是郭躍。早年間,郭躍死纏爛打,追求勝利,不打贏攔住王楠、張怡寧不準走,後期確實發怵。
若論天才少女和天賦層面,郭躍都當之無愧。綜上所述,郭躍可以排進前十。
【後記】
綜上,前1-10分別是:鄧亞萍,張怡寧,王楠,邱鍾慧,陳靜,丁寧,李曉霞,曹燕華,林慧卿,郭躍。
第11-20裡,可以追加焦志敏、喬紅、李菊、喬雲萍、劉詩雯、牛劍鋒、郭焱等人。
至於陳夢、王曼昱、孫穎莎等人,還未退役,不作排名。目前看,陳夢如果獲世乒賽女單冠軍,鐵定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