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軍史上,有兩次重要的表彰儀式,它們分別是1955年和1988年的軍隊授銜。
1955年的儀式,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開國將帥授銜,1000多名經歷戰火中的將領們被被授予將軍、元帥等軍銜,以表彰他們為人民解放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
1988年的授銜儀式,標誌我軍開始向制度化、現代化方向大踏步邁進。
在這年的授銜儀式上,授予了17位上將,其中河南光山佔2位,他們分別為尤太忠將軍和萬海峰將軍,一位年過百歲,至今仍健在。
作為王近山手下猛將,在戰場上屢立戰功
在中國解放戰爭史有一名著名戰將王近山,他以作戰勇猛著稱,因為在戰場上總是有進無退,因此也被人稱為“王瘋子”。
在他手下,有三位得力干將,被他稱為“三劍客”,其中一位就是來自信陽光山的尤太忠將軍。
尤太忠13歲就參加了紅軍,是有名的“紅小鬼”,因此身材瘦弱,站起來還沒有步槍高,就被任命為勤務兵。
但經過幾年的鍛鍊後,尤太忠不僅長得人高馬大,還在戰鬥中屢立戰功。
紅軍長征的時候,他已經是排長。
在長征途中,因為不斷與國民黨軍隊作戰,紅軍部隊損失相當慘重,尤太忠帶領的戰士基本都犧牲在途中,他也因為身患重病,無法單獨行走。
就在大家忍痛打算放棄他的時候,紅31軍政委詹才芳剛好路過,看到身材魁梧的尤太忠,他說了一句“這是個機槍手的好料!”。
然後詹才芳牽過一匹戰馬,讓尤太忠拉著馬尾巴行軍,總算讓他死裡逃生撿回了一條命。
抗日戰爭爆發後,因為八路軍部隊人數不斷擴大,領導幹部捉襟見肘,尤太忠也被火線提拔為129師下屬8連連長,他的上級就是有名的“王瘋子”王近山。
1937年10月,尤太忠所屬的部隊在山西娘子關與日軍遭遇,很快雙方就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為了消滅這股日軍,旅長陳賡在七亙村設定埋伏圈。
尤太忠帶領的第8連作為伏兵參加了戰鬥,他們埋伏在日軍必經之路上,依靠兩旁茂盛的草木做掩護,準備給日軍來個突然襲擊。
尤太忠尤為緊張,因為這是他做連長以來,第一次指揮戰鬥,希望能夠給戰士們在戰場上做個表率。
埋伏沒多久,身著黃色軍裝的日軍便出現在大路上,人數足足有一千多人,因為在中國戰場上屢戰屢勝,他們十分狂傲,根本沒有派出哨兵做偵查工作,大搖大擺的就走進了伏擊圈。
看到時機一到,八路軍立刻吹響了衝鋒號,尤太忠一馬當先,帶著八連的戰士便向日軍衝去。
很多日本兵還沒有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就是已經死在他的刀下,雖然後面的日軍反應過來後,趕緊開槍還擊。
但在尤太忠的迅猛衝鋒下,日軍很快潰不成軍,丟下500多具屍體後倉皇逃走。
此戰中,尤太忠表現十分搶眼,被王近山看到眼中,從此成為他的心腹愛將。
尤太忠不僅在戰場上作戰勇敢,而且記憶力驚人。
每次開軍事會議,別人都是忙著抄抄寫寫記筆記,而他卻只是認真聽講,回去給下級傳達任務的時候,時間、地點、任務交代的清清楚楚,沒有一絲紕漏,使很多人對他讚佩不已。
做人做事有情有義,對他人照顧有加
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第一性授銜儀式,尤太忠因功被授予少將軍銜。
雖然在灼灼將星中,這個級別並不算高,但他卻手握重權,成為大軍區司令員。
尤太忠不僅在軍事上成績斐然,在生活上對老戰友老上級也是關愛備至。
1985年,許世友去世後,因為準備的棺材太小,無法如期下葬。
尤太忠聽說後,立刻從廣西的大山中,用自己的錢給老戰友買了一口楠木棺材,並空運到信陽,使老戰友順利安葬。
他的老上級王近山中將,因為生活作風問題,被降為校級中將。
但尤太忠依舊不離不棄,在老首長去世後,他聽說有人要出一本關於王近上的傳記,趕緊將讓人家請到家中,將王將軍戰鬥的一生講述的清清楚楚。
在日常工作中,尤太忠保持著革命年代的樸素生活。
他曾經在廣州軍區主政過一段時期,當時的廣州的經濟情況比內陸好很多,但尤太忠去視察工作的時候,不允許下屬單位擺果盤等物品,也不讓地方領導接送。
有一次他去深圳視察工作,還沒有到市區,就有地方領導開車在路旁迎候。
為這個事,尤太忠還狠狠批評了身邊工作人員,責備他們將自己的行程提前告訴別人。
對於生養自己的家鄉,尤太忠也從來沒有忘記,晚年的時候,他尤其關心光山的經濟建設,為家鄉籌辦學校,開設工廠都出力不少。
甚至在他的力主下,京九鐵路還穿越了山嶺比較多的信陽地區,1988年,尤太忠被授予上將軍銜,於1998年7月在北京逝世。
出生於貧苦家庭,在戰鬥中成為高階將領
另外一名來自河南光山的上將叫萬海峰,因為家庭窮苦,早早就加入了紅軍部隊,成為當時的一名紅小鬼。
在參軍的時候,因為年紀小,連大名都沒有,萬海峰這個名字還是當時28軍政委高敬亭給他取的。
參加紅軍之後,萬海峰很快就投入到殘酷的反圍剿戰鬥中,為保衛鄂豫皖根據地的安全,數次與國民黨軍隊交戰的鬥爭。
一直到抗日戰爭爆發,他轉移到新四軍部隊中,成為粟裕將軍身邊的一名戰士,因為忠誠可靠,深受領導的賞識。
有一次,粟裕和陳毅要經過日戰區渡河開會,負責護送任務的萬海峰親自到一線偵查,制定了詳細的行進路線和應對計劃,使兩位首長順利往返根據地。
不僅如此,萬海峰在軍事也是見解頗深。
粟裕作為戰場上的戰略大師,非常重視身邊人的戰術思想的培養,他在一次新四軍會議討論新四軍未來的發展方向。
問到萬海峰的時候,他不假思索地說,應該注意軍隊戰鬥素養的提升,並對一個指揮官如何正確地指揮戰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回答讓粟裕對萬海峰刮目相看,認為他是一個有潛力的軍事人才,並將他調任到營長的位置上,希望他在前線能有所建樹。
萬海峰果然不負粟裕的期望,他帶領全營官兵在黃橋戰役和蘇中反掃蕩作戰中,都表現得十分搶眼。
解放戰爭爆發後,萬海峰已經是第三野戰軍的一名團長,並參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戰役。
在此戰中,面對國民黨精銳七十四師的反撲,萬海峰帶領戰士死戰不退,最終使狂妄的張靈甫斃命在山東戰場上。
建國後,萬海峰又隨24軍參加了朝鮮戰爭,主要負責炮兵方面的工作,並在戰鬥中提出“遊動炮群”的作戰方針,有效的發揮炮兵的機動靈活性,起到以少勝多的效果。
抗美援朝戰役結束後,萬海峰因功升為七十二師師長,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校。
在隨後的歲月中,萬海峰在多個軍區擔任領導職務,為我國軍隊正規化建設做出不少貢獻。
1976年,河北唐山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重大傷亡,此時正在北京軍區任職的萬海峰主動請纓,在險情不明的情況下,帶領部隊第一時間趕到唐山,使無數被埋在廢墟下的生命重新獲得生存的機會。
他不僅在崗位上兢兢業業,以人民利益為辦事出發點,對自己的子女也是約束頗嚴,不願意佔公家一點便宜。
萬海峰的老戰友、老部下多次提出照顧他的子女,都被他婉言拒絕。
萬海峰認為,孩子們的前途就要靠自己去爭取,共產黨的後代不能嬌慣,不能做“八旗子弟”。
萬海峰的長子萬曉平畢業於南京航天航空學院,很想進入軍隊工作,希望父親能給打個招呼,萬海峰卻告訴他,工作的事情,要服從國家的安排,他不能動用特權為子女謀私利。
最終,萬曉平進入一家工廠做了技術員。
正是他這份不以權力壓人的態度,讓他的子女從小就知道,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也使他的後代都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1988年第二次授銜中,萬海峰從校級一躍成為上將軍銜,並於1998年正式退休。
退休後的他依舊關心國家建設,讀書看報成為他每天的必備課,同時,他還對下一代十分重視,利用影響力在全國建立了幾百所“紅軍小學”,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有書讀。
至今,老將軍還健康地生活於人世,已是101歲的高齡。
1988年的授銜儀式,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次重大軍事改革,它重新將軍銜引入到部隊,為後期國防現代化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而當年被授予上將授銜的17位將軍,都是百戰之餘的勇士,他們無愧於上將的光榮稱號。
如今他們大部分人都已經去世,只有萬海峰將軍還健在,他目睹了中國國防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光輝歷史,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的堅強決心,成為中國革命的活化石。
希望老將軍保重身體,繼續見證中華民族更多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