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0日上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閱兵在內蒙古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隆重舉行。
此次沙場閱兵是我軍首次以慶祝解放軍建軍為主題組織的專項閱兵,同時也是海軍陸戰隊調整擴編後的首次公開亮相。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海軍陸戰隊經常出現在軍事節目中,參與各項軍事演習,為何說他是首次公開亮相呢?
這其中有一個根本性差別,那就是獨立成軍。
可能有人還不瞭解,解放軍海軍陸戰隊的歷史並不長。從1979年軍委決定重組海軍陸戰隊,到1980年5月5日南海艦隊陸戰第1旅在海南島龍洲河畔正式成立,意味著中國從此真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兩棲登陸作戰部隊,徹底結束瞭解放軍長達20年沒有海軍陸戰隊的歷史。
在日後的幾十年時間裡,我軍先後經歷了1985年百萬大裁軍、1997年50萬大裁軍、2005年20萬裁軍、2015年30萬大裁軍等四次大規模兵力裁減行動,雖說對海軍陸戰隊沒有任何影響,甚至還在不斷擴軍,但是海軍陸戰隊的規模始終處於較低的水平。
以至於海軍陸戰隊的兵力基本都分散在海軍的北海艦隊、東海艦隊、南海艦隊的三大艦隊中,其中南海艦隊的兩個陸戰旅是海軍陸戰隊的主力部隊。
由此可以看出,解放軍的海軍陸戰隊建制級別非常低,竟然處在副戰區級的海軍艦隊編制之下。
我們再看看美國的海軍陸戰隊,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軍種部隊,與海陸空三軍地位平齊,這就是中美兩軍海軍陸戰隊的差距。
不過,隨著現代化戰爭形勢的變化,以及強化奪島登陸作戰能力的需要,我軍逐步認識到海軍陸戰隊兩棲作戰的重要性,終於在2016年軍改啟動後迎來了歷史性的大轉折。
2017年4月,官方對外公佈瞭解放軍全軍新調整組建84個軍級單位,其中就包含海軍陸戰隊,標誌著海軍陸戰隊正式晉級為軍級單位,真正成為繼艦艇部隊、潛艇部隊、航空兵部隊、岸防兵部隊之後的海軍第五大兵種部隊,從此海軍陸戰隊迎來了新的發展歷程。
這次針對海軍陸戰隊的軍改主要有三個特點:
第一:基本所有部隊都有一定程度的兵力裁減或編制縮編,但海軍陸戰隊卻是唯一繼續擴編的作戰部隊,不僅海軍最精銳的蛟龍突擊隊被劃歸到海軍陸戰隊,來組建特種作戰旅,還在海軍陸戰隊組建艦載機航空旅,甚至陸軍和省軍區系統的海防部隊也被充實到海軍陸戰隊中。
最終的結果是,海軍的三大艦隊都配屬有2個陸戰合成旅,大大強化了海戰突擊、奪島登陸作戰的實力。
第二:海軍陸戰隊遂行任務實現多樣化轉變,我們只用看海軍陸戰隊的訓練模式就知道了,他們在西南高原、西北大漠戈壁、塞北草原、東北林海雪原、熱帶叢林、遠海大洋等地區,都會開展跨區實戰化訓練,海軍陸戰隊被打造成了海陸空三棲立體化的全能作戰部隊,成為一支集“陸地猛虎、海上蛟龍、空中雄鷹”於一體的三棲王牌勁旅。
第三:海軍陸戰隊不再隸屬海軍三大艦隊指揮,而是直接由海軍總部直轄,結束了海軍陸戰隊自重組以來長達30年沒有統一指揮機構的歷史。
海軍陸戰隊的擴軍升級,更能凸顯該兵種部隊的重要性,那麼誰有資格來領導這支重要的現代化部隊呢?
一位是對臺作戰準備經驗豐富的陸戰驍將孔軍,一位是海軍陸戰隊出身的政工能手袁華智。
1964年出生於江蘇揚州邗江區的孔軍,長期在南京軍區陸軍部隊服役,先後擔任第12集團軍某裝甲旅旅長、12集團軍副參謀長、參謀長等職。2014年孔軍跨軍種部隊從陸軍來到海軍99269部隊,掛職擔任副司令員,並晉升少將軍銜。
海軍陸戰隊領導機關成立後,孔軍以海軍91811部隊司令員的身份轉任海軍陸戰隊首任司令員,原91811部隊政委袁華智少將轉任海軍陸戰隊首任政委。
然而孔軍少將主政海軍陸戰隊至今已有快5年時間,晉升少將軍銜已達7年之久,還未晉升到副戰區級,是比較反常的。比如現任空軍司令員常丁求,比孔軍還小3歲就已經晉升到戰區級的上將;還有中部戰區司令員林向陽,與孔軍同年出生、同在2014年晉升少將軍銜,但林向陽在2021年就晉升為戰區級的上將。
而孔軍少將的首位搭檔袁華智將軍,比他還晚一年晉升少將軍銜,卻在2019年1月就晉升到副戰區級,先是跨軍種轉任東部戰區空軍政委,而後又回到海軍擔任副政委,被授予中將軍銜。
接替袁華智將軍,擔任第二任海軍陸戰隊政委的人選是武警雲南省總隊政委的王洪斌少將。
對於孔軍將軍仍繼續堅守在海軍陸戰隊的崗位,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他存在的價值,對海軍陸戰隊的發展壯大起到奠基作用,日後海軍陸戰隊無論是從規模上,還是建制上,想必一定會有更大的提升。
畢竟我們的寶島灣灣還未回家,需要強大的海軍陸戰隊把灣灣帶到祖國母親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