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兵的部隊在山西,某團直屬隊通訊連。
七十年代,連隊一日三餐都是二米飯,外加一大鍋小米粥,乾的稀的都有了。所謂“二米飯”,就是陳年的秈米配上陳年的黃小米,比例是三七開,大米七小米三。說實話,這二米飯入口(喉)很粗糙,比現在家家戶戶都用粳米做的米飯差遠了。好在指導員及時給我們十幾個新兵做思想工作:吃陳米說明形勢大好,咱們國家廣積糧,倉庫裡的糧食多得吃不完。看看人家軋花廠(當時團直屬隊營房還沒有竣工驗收,通訊連暫時借宿在縣軋花廠)的職工,一天三頓都啃玉米窩窩頭,喝玉米碴子粥,廣大農村還有人填不飽肚子呢,咱就知足吧。
大約每星裡吃一回饅頭,純麥面的,二兩左右一個,全連70餘人至少要蒸一袋面(50斤)的饅頭,所以籠屜摞得很高,廚房裡水汽氤氳。因總有人喜歡往宿舍裡捎個把饅頭,留著晚上烤著吃(每年11月15日至來年3月15日宿舍裡有烤火的煤爐),連裡又屢禁不止,時間長了連長副連長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戰友們互相串門,幾乎每間宿舍都瀰漫著烤饅頭的麥香味兒。
除了逢年過節或者星期天改善伙食,平常每頓飯通常只有一個素菜,最多兩個菜,很少有葷菜,早飯是炊事班自己醃製的鹹菜,中午和晚上炒個時令蔬菜,地裡長什麼就吃什麼。春夏秋三季還可以,蔬菜的花樣比較多,到了漫長的冬季,菜窖裡儲存的大白菜、白蘿蔔、胡蘿蔔便成了餐桌上的“老三篇”主打菜。大白菜、白蘿蔔倒也罷了,這胡蘿蔔除了配豬肉其它任何做法都不好吃,吃長了十有八九會膩。大概是當兵那會兒給吃“傷”了,離開部隊這幾十年我再也沒有碰過胡蘿蔔。連我的孩子也不吃胡蘿蔔,即使用它燉牛肉、燉羊肉也不嘗一口,一直覺得胡蘿蔔很有營養的妻子挺納悶:難不成不吃胡蘿蔔也會遺傳?
我有慢性扁桃體炎,加上隔三差五熬夜替連裡寫稿子,有時候會發炎,於是我就賴著不起床,趁機休息一天。查房的衛生員就會開一張病假條,這樣可以吃上病號飯。所謂的“病號飯”,也僅僅是一碗漂著油花的手擀麵條或面片湯,偶爾的偶爾,會給加個雞蛋。
當時每人每月45斤商品糧,每人每天4毛7分夥食費,刨去買糧食買菜買油鹽醬醋,所剩寥寥無幾。為了提高生活水平,每個連都會向附近的生產隊要一塊菜地,離水源近的,半畝左右,派兩個人去種菜。炊事班還養了十幾頭豬,那時候豬生長得慢,起碼要喂一年。平均個把月宰一頭,給大夥兒解解饞。靠著汾河灘團部有農場,狹長的地形有好幾百畝,全部種水稻。每年插秧與收割季節,除了值班的弟兄全連指戰員都會去幫忙(插秧或脫谷),一天要幹十幾個小時活,很辛苦。當然這活兒不是白乾的,農場全年補貼各連隊每人每天二兩新粳米。
每逢元旦、春節、勞動節、建軍節、國慶節,連裡通常都會包餃子。炊事班忙不過來,就按照每人半斤肉一斤面(搭配的素菜隨意)的標準分到各個班,人人動手,剁餡的剁餡,和麵的和麵,然後一起包,包好了再送去食堂排隊,一個班下一鍋,餃子煮熟了,再用一隻比較新的臉盆(其實再幹淨的臉盆也用它洗過腳)給端回來,然後大夥兒蘸著醋,開始大快朵頤。因為一年之中最多不超過十頓餃子,所以每次包餃子大家都很開心,其樂融融。
各個班除了班長外每天會有一人輪流去炊事班幫廚,督促衛生摘菜洗菜等等。這個人這一天就可以享有“特權”,吃菜不限量,還可以趁機帶點東西回來,譬如蔥,辣椒油,留著自己獨享或與三兩個好友分享。如果這一天正巧遇上連裡改善伙食,他就賺大發了,當天吃肉可以過足癮,所以去炊事班幫廚也要撞日子,看運氣。多年後與子侄們談及此事,曾在上海市政府實習鍛鍊吃過市府食堂的女兒很詫異:那個年代部隊的伙食果真這麼差嗎?
當然也不絕對。1974年9月,作為團裡L批K運動試點連——通訊連的“頭號寫手”,我隨政委、宣傳股長一行去臨汾(軍部)開經驗交流大會。軍部招待所的伙食出奇的好,中餐晚餐每頓十菜一湯,其中6個是硬菜(雞魚肉蛋排骨肘子),主食除了米飯饅頭,還有包子蒸餃麵條。大概是油水實在太大了,吃得又太多給撐著了,腸胃一時適應不了,當天夜裡我上了兩次大號,同住一屋的吳幹事(吳曉康)更慘,拿著手紙共去了八次茅房(走廊盡頭的公用廁所),折騰的一夜沒睡好,第二天開會時老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