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的一天,初冬的寒風漸漸凜冽了起來。沂蒙山區留田村的外圍小山上,正有一簇簇的火光閃動。一個個身材矮小、手持三八大蓋步槍的日軍侵略者,正在嘰裡咕嚕地交談著。誰也沒發現,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正有一支數千人的隊伍,悄無聲息地移動著。再過幾個小時,他們就將插翅而飛,書寫一段自己的傳奇。
危機來臨
自“皖南事變”之後,抗日戰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國民黨軍的在抗日正面戰場上,表現並不積極。日軍於是決定,將重點打擊的矛頭轉向華北,轉向自己的身後。為了對抗敵人的打擊,八路軍115師將指揮所移到山東,由政委羅榮桓具體領導對敵作戰。
1942年秋天,日軍華北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突然釋出了數道命令。一時間,敵人部隊調動極為頻繁。種種跡象表明,一場大規模的“掃蕩”又要開始了。果不其然,1942年11月5日,大約有2萬日軍突然出現在留田村附近。而留田村正是山東分局領導機關、以及八路軍115師司令部所在地。此時駐紮在這裡的八路軍人員,雖然有5000人,但絕大部分為非戰鬥人員。真正的戰鬥員,只有王建安將軍麾下的一個特務營,人數只有500多人。敵眾我寡,需要轉移的人員太多,情況一時萬分危急!
得到情報的羅榮桓政委,在留田附近的牛家溝,召開了一次緊急軍事會議。在一張軍事地圖前,他分析了所面臨形勢:留田村的西面,靠近津浦鐵路,是敵人戒備最森嚴的地區;北面,日軍看似較少,但是卻靠近幾支國民黨部隊。現在反共摩擦日益增多,過去了容易受兩面夾擊;東面,敵人兵力單薄,似乎容易突圍。但是真衝過去了,就到達了濱海地區,那裡有敵人的重兵集團;南面,則是敵人此次進攻的主要路線,往那裡走相當於自投羅網!
四面都有困難,參會的各位指揮員一時都覺得頭疼,全都沉默不語。羅榮桓看沒人說話,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次突圍,我們最安全、最有把握的方向,應該是南方!那裡雖然是敵人的主攻方向,但他們一定想不到,我們會從這裡穿插!我們的任務,是突圍而不是殲滅。靠著我們對地形的熟悉,我們一定可以鑽出敵人的包圍圈!只要出去了,我們就可以打擊敵人守備薄弱的後方。這樣一來,主動權就在我們手裡了。”
討論之後,大家都覺得,這個方案可行。但是,大白天的走肯定是不行,必須要等到晚上。敵人白天打過來,就必須依靠特務營進行阻擊。500對兩萬,困難仍然不小。後來又經過討論,羅榮桓和王建安共同決定,讓特務營佔領制高點對崮山,不惜一切代價阻滯敵人的進攻。
對崮山阻擊戰
對崮山並不高,但卻是留田村的門戶所在。此時,日軍的先頭部隊8000人已經逐漸靠近,留給特務營的時間並不多。不過戰士們的動作很快,僅僅半小時就登上了山頂,並且構築起了防禦工事。此時,又傳來一個利好訊息:國民黨第51軍113師的上校軍需處長週日豐,此時正率領著300多人的收容部隊,請求參加這次阻擊戰!國共兩軍的熱血男兒,再次攜手抵抗外辱。
算上週日豐的人,阻擊部隊便有了800多人。但是敵人的先頭部隊,仍然是我們的十倍。這其中,還包括飛機、坦克、大炮等重武器,雙方的戰鬥力仍然相差懸殊。這也註定了對崮山阻擊戰,是一場難以想象的慘烈戰鬥。
戰鬥從上午打響。在進行了40分鐘的炮擊之後,敵人步兵從三個方向,向對崮山主峰發動猛攻。很快,一些子陣地便告失守,八路軍兵力也是傷亡巨大。特務營營長嚴雨霖急了,命令戰士們扔出了一排排的手榴彈。對於八路軍來說,這已經是威力最大的武器了。在一陣陣劇烈的爆炸聲中,敵人的攻勢稍稍放緩。但是不久之後,手榴彈就用光了。敵人捲土重來,雙方展開了慘烈的攻防戰。
憑著頑強的意志,八路軍頂住了敵人一次次的進攻,將戰局拖到了下午一點。日軍此時的傷亡也不小,於是就派出了飛機,向對崮山頂進行了掃射和轟炸。一輪空襲過後,又進行了將近一小時的炮火準備。他們覺得應該已經差不多了,便再次派出步兵發起衝鋒。
此時,我軍的彈藥已經差不多打光了。看著潮水一般的敵人,一連連長王繼賢帶領手下戰士跳出工事,和敵人展開了白刃戰!最後,一連戰士全部陣亡!此時,敵人距離前線指揮所僅有百米遠,特務營的所有參謀、幹事以及輕傷員,全都又拿起了武器,加入了戰團。國民黨週日豐部也在此時發動了反衝鋒,結果也全部犧牲在了陣前!
靠著這種搏命式的阻擊,特務連硬生生的守住了陣地!當天色漸晚時,他們中間還能站起來的,僅僅還有14個人!此時,羅榮桓、王建安等人帶領機關人員剛剛開始移動,還要有一段時間才能完全撤退。特務營營長嚴雨霖決定,帶著自己的13名戰士斷後,為撤退爭取最後一點時間。
此時,敵人的又一輪衝鋒開始了。他們嗷嗷叫著,向對崮山主峰圍攏過來。嚴雨霖指揮戰士們且戰且退,又堅持了將近半個小時。此時,他們已經被逼到山的東面,腳下是萬丈深淵。特務營的戰士們子彈打沒了,刀也砍折了,眼看再也無法堅持了。此時,嚴雨霖終於看到機關的隊伍消失在了自己的視線裡。於是他欣慰的一笑,和剩下的戰士們手拉著手,高喊著“我們是人民的戰士,誓死不做俘虜!”從懸崖上跳了下去!
對崮山一戰,八路軍特務營幾乎全部犧牲,戰工會秘書長李竹如、二地委組織部長潘維周、一團長劉毓泉、政委王銳等重要幹部犧牲,國民黨軍週日豐部也傷亡殆盡。但是,他們也給日軍造成了600多人的傷亡。他們無愧於中國軍人之名!而且幸運的是,跳崖的14名勇士中,有8人由於刮到了樹枝,最終得以生還。這之中就包括嚴雨霖。後來他們經過了五天五夜的艱苦行軍,最終返回了部隊。
無聲的戰鬥
在對崮山方向槍聲熄滅的時候,羅榮桓政委也帶領著機關部隊5000人,開始向南突圍。羅政委親自組織了偵察排,在部隊前面偵察敵情。整支隊伍人銜枚馬勒口,悄無聲息地前進著。憑藉著對地形的熟悉,他們很快就甩開了追兵,一頭鑽入黑夜。
就在八路軍部隊旁邊1000米遠的地方,敵人的包圍部隊已經佈置停當,並且在山頂上點起了一簇簇的篝火。雙方在一明一暗之間擦身而過,敵人竟然沒有一絲察覺!八路軍的紀律性,由此可見一斑。
夜風漸涼的時候,大隊人馬接近了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張莊。羅榮桓政委和偵察人員檢視之後,發現此處沒有日軍,只有少量偽軍。於是幾個尖兵隱蔽地衝了上去,很快解決了敵人的哨兵。然後他們打出訊號,機關部隊開始移動。此時,不遠處的山頭上突然傳來幾聲炮響。眾人趕忙隱蔽,卻發現這炮打得全無準頭。原來,敵人並沒有發現我們,僅僅是開幾炮壯壯膽。羅政委一揮手,部隊再次啟動,小跑著闖過了張莊。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就這樣被衝破了。
午夜時分,部隊進入高裡地區,這裡是敵人設下的第二道封鎖線。高裡不同於張莊,有部分日軍駐守。八路軍尖兵再次出動,用匕首和繩索解決了哨兵。為確保萬無一失,偵察員們穿上日軍軍裝,扮成巡邏兵,大搖大擺地走了幾圈,沒發現什麼異常。他們這才發出訊號,讓大部隊透過。敵人的第二道封鎖線,也就這樣被衝破了。
次日拂曉,部隊抵達臨沂東北的汪溝。這裡,是敵人設下的第三道封鎖線,也就是最後一道。羅榮桓帶領偵查人員一番查探,發現敵人守備空虛,第三道封鎖線根本就是有名無實。於是很快,部隊又通過了第三道封鎖線,徹底跳出了日軍的合圍圈!
此時天光大亮,遠處傳來了密集的炮火聲,日軍發動了對“八路軍總部”的攻擊。可沒想到打了半天,卻什麼都沒打到。一番搜尋之後,他們才發現,自己中了八路軍的“空城計”。日軍總司令畑俊六大發雷霆,立即命令部隊對留田一帶的村莊進行洗劫!可突然之間,他又接到報告,說是在臨沂附近發現大量八路軍!臨沂可是畑俊六的老巢,他不敢冒險,於是又趕緊下命令讓日軍撤回。一場巨大的兵災,就這樣被八路軍消弭於無形!
這一夜,是八路軍歷史上的傳奇一夜。八路軍機關人員5000人,未放一槍一炮,就闖過了敵人三道封鎖線,成功突圍!這種壯舉,在以後也很少發生了。當時的隨軍記者:德國的國際主義戰士漢斯·希伯,全程經歷了這一過程,並將其寫成了一篇報道,題目為《無聲的戰鬥》,被刊登在了115師出版的《戰士報》上。
而作為這一戰的重要指揮官,羅榮桓、王建安和嚴雨霖,都勝利地活到了全國解放之後。王建安和嚴雨霖,後來還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大授銜,羅榮桓被授予元帥軍銜;第二年,王建安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嚴雨霖則是獲得了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及三級解放勳章,享受副師級待遇。他們所代表的中國軍魂,必然如同巍峨的沂蒙山一樣,萬古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