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一詞,各地方言各盡不同。福建閩南方言吃飯為汝食罷末,廣東粵語方言為食咗飯末,湖南湘西方言為你掐飯了冒有,安徽方言是裡七飯了嗎,上海的方言是弄去飯了伐,雲南方言則是:你給飯吃了或叫乾飯沒有?
戰士來自五湖四海,方言各異。但吃飯一詞,部隊卻規範一致,大家通用。吃飯就是吃飯,沒有別的叫法。除非老鄉小範圍聚會時,偶爾使用方言。
吃飯習以為常,本來是件最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情。然而,當兵飲食要求及方式,卻有些與眾不同,極具軍營特色。
連隊要列隊走向食堂,開飯前必須唱一首歌,大部分選擇《團結就是力量》,歌曲短促有力,便於快速進入吃飯主題。
部隊為啥飯前一首歌?班長和老兵都沒人說清這個問題。不明白的事情,只能猜測——可能是飯前大聲唱歌,能加快體能的消耗,飢餓感也就強烈,起到一個增強食慾的效果;馬上開飯了,大家的精神頭十足,歌聲格外嘹亮,還應該是鼓舞一下士氣吧!反正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沒有為什麼。
進了食堂端起飯碗,大家都要謹記“快靜淨”三字要訣。新兵班長曾經告訴我們,兵貴神速,睡覺快,如廁快,吃飯就是在打仗,更要快一點,不能磨蹭。
由於大家訓練比較累,體能消耗大,而且正是長身體飯量大的時候,都擔心食堂飯菜不夠,既要吃得多,又要吃得快,於是各個狼吞虎嚥,感覺吃的特別香,看上去就是一種享受。
我想,就群體而言,整體上沒有比部隊吃飯更快的。因為全班人吃完飯幾乎同時撂下筷子,沒有拖後腿的。如果大家都等一個人慢慢騰騰吃完,連他自己都掛不住臉面了。
吃飯不但要快,還要靜。聽值班員口令進食堂先站好再統一坐下。吃飯時不能說笑,靜得能聽到咀嚼聲。如果有人無意識說句什麼,全連一百多號人都能聽得見,目光齊刷刷盯向你,臊得滿臉通紅。開班務會時還必須檢討一番,評功評獎也受影響,得不償失。
吃飯時,最不能犯的低階錯誤,就是倒掉飯菜。“浪費可恥,節約光榮”是部隊的一大傳統,吃完飯碗裡要乾乾淨淨,不糟蹋一個飯粒,類似今天提倡的光碟行動。如果有浪費糧食的現象,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儘管如此,也有人撞上了槍口。曾經有過一個士兵將沒吃完的饅頭扔進了泔水桶,連長髮現後,讓那個士兵的班長當眾撈出饅頭吃,班長剛吃一口就被那個士兵給搶去吃掉了——那可能是他一生都感到恥辱的一件事情。
當時那個年代,老百姓生活都沒有達到溫飽,扔掉白花花的饅頭,從良知上也說不過去,受到處罰更是應該的。也許有人認為,這種處罰方式是否有些苛刻極端化和不近人情缺乏人性化?其實,軍隊之所以形成鐵的紀律,正是不走尋常路,採取特有的軍人獨特的管理方式。
透過這件事一舉反三,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事件。其實,部隊所謂的大熔爐,就是讓士兵改變固有的不良習慣,養成符合軍人特徵的自覺生活方式,不能任性。
軍營吃飯形式和方式獨特,飲食內容卻相對固定不變。我們當兵的那個年代物質匱乏,日常主食除了饅頭,大多的時候是用大米和高粱米混合做成的“二米飯”,魚肉蛋比較罕見,白菜、蘿蔔、土豆老三樣成為副食主項。不像現在部隊食堂實行的自助餐,品種多,戰士吃飯可以根據個人的喜愛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儘管如此,雖然每批新兵都來自天南地北,飲食文化和習慣也不同。但來到部隊後,不管來自什麼地方,大家吃的是一鍋飯和一樣菜,即使個別在家嬌生慣養、挑肥撿瘦的新兵,在高度一致的生活環境下,也會慢慢適應連隊用統一夥食標準制作的飯菜,並習以為常。
當然,作為一名士兵來到部隊,吃飯口味最可口、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剛到部隊和離開軍營的兩頓飯。入伍的第一頓飯是吃麵條。麵條有著吉祥長壽平安順利的寓意,在新兵到來的時候還有一個象徵的意義——麵條全國各地的人都喜愛,能兼顧到大多數新兵的口味,讓大家覺得到家的感覺,與戰友共同生活,一切順順利利的。而當戰士服役期滿之後就要正式告別部隊,馬上與與親人進行團聚時刻,因為餃子在我國一直有著寓意團員和美的意思,所以餃子就成了退伍士兵標準的配置。
我國自古就有“出門餃子進門面”的說法,部隊擴充套件其內涵和外延,運用到新兵和老兵進出軍營兩個節點的伙食上,更是有著其獨有的意義和韻味,多年來的傳統一代代地在軍營不斷傳承,逐漸成為一種慣例。並且,透過獨特的歡迎以及歡送的方式,讓戰士們能夠永遠懷念部隊生涯,以及那段在軍營吃飯的往事。(圖片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