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春節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它不僅是忙碌一年的人們團聚和休息的日子,更是一種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綿延。過節的人們可以穿新衣走街串巷,各種文娛活動也是層出不窮。然而在春節這四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中,竟然在國民黨統治時期是有一年被明令禁止的,大家當天不僅沒有休息日,強行過春節甚至還要吃牢飯。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保留還是廢除
關於春節到底是保留還是廢除,其實不同時期的統治者一直在進行各種博弈。1912年,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當時官方直接宣告啟用陽曆令,這也就意味著傳統的陰曆春節慘遭廢除,元旦成為了所謂的“春節”。然而民間向來是以傳統為重,即便慶祝舊曆新年的行為遭到各種粗暴干涉,大家也依舊如此行事。
到了袁世凱統治時期,他為了能夠獲得民間支援,所以在1914年開始慶祝舊曆春節,並且還讓全國放假一天。當然,實際情況其實比想象中要寬鬆地多,當時的官員不僅可以初三上班,報業也都到了初五才開始營業。不過可惜的是,此時的過“春節”已然淪為了一種政治工具,特別是在袁世凱的野心徹底暴露後,人們對於春節的態度也開始呈現出兩個極端。
時間來到1924年,這一年的“春節”被國民黨宣告廢除,可大傢俬下里根本不當回事。到了1929年,國民黨甚至下了要徹底消滅陰曆春節的決心,因為他們認為“春節”屬於封建迷信。彼時的《國民日報》以及一些支持者都倡導對偷偷過陰曆春節的人採取措施,然而民間對此依舊不為所動,還是繼續保持著古老的習慣。
二、吃餃子賣年貨也犯法
為了讓民眾乖乖就範,國民黨當局在1929年的春節採取了最為嚴酷的法令。他們在那天不僅不給民眾放假,把賣供果年貨的人全部抓起來,同時還挨家挨戶地進去,看誰家背地裡吃了餃子。另外,玩篩子打撲克的行為也全部被嚴令禁止,國民黨軍警甚至把鄉下的商販們也都抓了起來,並將他們儲存在店鋪裡的各種年貨直接銷燬。
然而明眼人一下就能看明白,這種激進做法傷害的是大家的感情,失去的是民心。或許是看到這種法令並沒有起到實質作用,國民政府從1933年開始不再對過陰曆春節進行干涉,街上又開始能看到各種花燈和舞龍舞獅,爆竹聲聲不絕於耳。當然,他們這麼做也有自己的無奈,畢竟過陰曆春節的人太多了,監獄已經根本關不過來了。
從1936年開始,舊曆春節已經開始堂堂正正地過了。另外,國民黨高層也有人獻計獻策,他們認為傳統風俗應該有選擇地吸收,而不是全盤否定。當然,此時才有這樣的認知顯然已經為時已晚,在我黨的努力下,國民黨的統治徹底翻篇,新中國在1949年10月宣告成立,春節也由此開啟了一段全新徵程。
要說還是我黨充滿了政治智慧,國家除了將舊曆春節定為法定節假日,同時還對公曆和農曆進行了區分,“元旦”和“春節”之間的糾葛從此不再。當然,對國人最最重要的還是春節的那一禮拜假期,它不僅是千萬家庭幸福和快樂的源泉所在,更是幾代人之間傳承和交流的完美紐帶,同時也是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粘合劑。
結語:農曆春節原本只是很普通的節日,然而經過了幾次多舛的經歷,它反而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塊深刻烙印。除了要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外,我們也要將春節這一傳統一代代傳下去,讓中華文化永遠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