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前的今天
發生了一次偉大的愛國壯舉
12架國民黨客機起義
衝破阻撓
回到祖國的懷抱
這就是著名的“兩航”起義
這12架飛機
也成為了新中國民航發展初始
最重要的飛機
所謂“兩航”,就是指原中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原中央航空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簡稱為“中航”和“央航”。三大戰役後,“兩航”成了蔣介石集團賴以生存的重要依託,大部分飛機給國民黨搞軍運、投糧和撤退。
截至1948年底,“中航”已經擁有飛機60架,運輸總週轉量在當時的國際民航運輸協會各成員航空公司中名列第8位。“央航”在當時的遠東以及世界範圍內也是規模較大的航空公司之一,擁有42架飛機。
蔣介石深知,“中航”和“央航”掌握著當時中國民用航空的命脈,絕不能落入中國共產黨手裡。
而“兩航”的兩位總經理——劉敬宜和陳卓林,心裡也非常清楚,離開東方經濟中心上海,前往臺灣,剛剛從戰爭中恢復元氣的“兩航”,將再一次掉進深淵。
“兩航”員工聽到了祖國的召喚
1949年8月21日的《大公報》,刊登了一封來到解放區工作的“中航”工程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寫的《短長書》,文章寫到:“朋友們,現在我已經到了新中國自己的土地上,呼吸著自由新鮮的空氣,而且還接受到人民政府誠摯的接待,來為新中國的建設努力吧!”
這封飽含深情的《短長書》,讓“兩航”的員工們聽到了祖國的召喚。
而在廣州,一封神秘信件進一步點亮了員工們的曙光。信中憤慨地寫道:“你有沒有問過自己,幫助蔣政府運了多少軍火、軍糧、軍隊、武器和器材,出賣民族利益,還是投向人民政府的懷抱來建設新中國的建設工作,新的航空建設正在需要你們來創辦。”
這份鼓舞人心的匿名信,出自香港啟德機場“中航”基層地下黨組織負責人胡理昌之手。
隨後的日子裡,“兩航”工會經常組織員工到山上郊遊,而實際上,聚會只是幌子,他們聚在一起是為了商討關於迴歸內地的駕機起義計劃。
很快,周恩來決定,包括中共地下黨的香港系統和上海系統,還有中共中央統戰部以及民主黨派等等全力策動“兩航”起義。
操之過急!
“央航”飛行員臨時起義驚動蔣介石
1949年8月的一天,兩個懷揣秘密使命的人,行色匆匆地來到香港。他們是曾任國民黨筧橋航校飛行教官的呂明和愛國人士查夷平。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受周恩來委派,策動中航和央航迴歸祖國的懷抱。
滿腹報國志的“央航”總經理陳卓林一直得不到重用,對於蔣介石的不滿情緒日益嚴重。所以查夷平說明來意後,兩人談得非常順利。可是,一件事的發生卻讓局勢突然緊張起來。
呂明、查夷平拜訪陳卓林之後的第二天,剛剛執行完任務,降落在廣州機場的“央航”飛行員李福遇,發現停機坪上四顧無人,趁機登上一架空無一人的 C-47 型飛機,強行起飛,單機起義。
李福遇駕機起義,本來是一件好事。然而,這個突發事件,卻使爭取“兩航”全面起義的工作受到極大的衝擊。遠在臺灣的蔣介石得到訊息,立刻緊急召見陳卓林,並對他一頓訓斥。
周恩來迅速作出指示,停止單機起義的策反,爭取發動“兩航”員工全面起義。
單機起義事件,也引起了蔣介石的警覺。他意識到,一旦對“兩航”失去控制,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蔣介石下達了一個指令:要求“兩航”公司火速遷往臺灣。
一封檔案
讓猶豫不決的劉敬宜同意起義
此時,“央航”總經理陳卓林已經消除了對共產黨的誤會,他表示不再動搖,堅決起義。而深受蔣介石器重的“中航”總經理劉敬宜卻態度含糊。
視“中航”如生命的劉敬宜面臨著艱難的抉擇,他雖然明白寄人籬下非長久之計,但鑑於與國民黨的關係,還是沒有表態。
劉敬宜回到香港後發現,他和他的家人都被國民黨特務監視了。與此同時,已有蔣介石要撤換劉敬宜、陳卓林的風聲,使劉敬宜徹底放棄了對國民黨的幻想。
一天,劉敬宜在他香港的辦公室思考著當前的困境,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劉敬宜開門一看,原來是“中航”香港辦事處處長何鳳元。
何鳳元進屋後小心翼翼地左右張望,從公文包裡拿出來一份檔案,劉敬宜一看到封面,震驚得猛吸了一口氣。
“我們願意各自恪守工作崗位,發揮最大功能克服一切困難。我們對於新中國民航事業的前途深具信心,堅信會有五星旗的巨大航機即將帶著新中國的光輝照耀全國,揚威海外,在世界的民航界中放出異彩。”
宣言後的簽名,代表千餘鮮活的生命,都願奔著解放與和平,投向中國共產黨的懷抱。此時的劉敬宜,終於放下內心的顧慮,下定決心,率眾起義!
國民黨12架客機衝破封鎖
投入新中國的懷抱
1949年11月7日,時任“中航”總經理劉敬宜在《中國航空全體員工起義宣言》上簽字,下定決心率眾起義。
那時,香港啟德機場跑道上的十二架飛機裡,有十架屬於“中航”,兩架屬於“央航”,當時最大、最豪華的客機“空中行宮號”也在其中。
為了能夠騙過塔臺的工作人員,起義小組使出了障眼法。他們精心製作了兩套排班表,一套是起義機組的真排班表,而另一套,是掩人耳目的假排班表。在假排班表上,這十二架起義飛機的目的地分別是海口、重慶、桂林、昆明和臺北。
為了保險起見,航務部門還在假的排班表中,寫上了幾位美籍飛行員的名字,就連航班的機票也已經正常出售。直到起義的前夜,他們才給已經排了班的美籍飛行員和買了票的乘客打電話,告訴他們飛機出故障了,不能飛了。
11月9日6點30分左右,參與起義的12架飛機全部升空。為了保證安全,十二架飛機按照不同機型,分兩條航線,一條經漢口北上,而另一條取道南昌到達天津。
“兩航”總經理劉敬宜、陳卓林在空中透過電臺發表起義通電。通電明確了“兩航”是國家財產,歸屬中央人民政府,並宣佈斷絕與國民黨政府的關係,號召“兩航”留在香港的人員迴歸。
六個多小時後,所有起義飛機終於投入了祖國的懷抱。
1949年11月12日,毛澤東主席致電劉敬宜、陳卓林和“兩航”員工,他在電文中說:
“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全體員工,在兩公司總經理領導下,毅然脫離國民黨反動殘餘,投入人民祖國懷抱,這是一個有重大意義的愛國舉動,特向你們表示祝賀、歡迎和慰問。希望你們團結一致,為建設人民航空事業,併為保衛留在香港的祖國財產而奮鬥。”
11月15日,周恩來總理在北京飯店會見並宴請了兩航起義的全體北飛人員,他在致辭中說:
“新中國民航事業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建設新中國民航,人才是主要的,起義人員的前途是光明的。我們要爭取兩個航空公司起義人員都能從香港回來。我們有了這星星之火,一定能夠燎原。”
兩航北飛的12架飛機
和後來由兩航員工修復的
國民黨遺留在祖國大陸的17架飛機
構成了新中國民航初期的機隊主體
兩航起義歸來的大批技術人員
成為新中國民航事業建設中
一支主要技術骨幹力量
為新中國建設
做出了重要貢獻
監製:吳晟煒
編審:趙 斌
主編:陳 曦 崔 明
編輯:王亭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