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當今社會內卷化的加深,下一代的教育焦慮與日俱增。本應該享受童年的孩子,卻被校內作業和校外輔導班壓得喘不過來氣,家長也跟著繃緊了弦。
基於這種情況,號稱“史上最強減負令”的雙減政策落地,大大減輕課內作業和課外補習的負擔,讓家長和孩子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放鬆時光。
雙減政策下,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差距立見”,家長擔心的問題來了
雙減政策落地後,各大教培機構的轉行和倒閉,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迎來了“春天”,平時的作業量和學業負擔減少了,週末休息時光再也不用輾轉於課外培訓機構了,家長們也無需再被“製造焦慮”。
減負行動下的秋季新學期,學生和家長身上的負擔有所減輕,但與此同時,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這也正是家長朋友們所擔心的問題。
因為此次的減負政策,只涉及到公立學校,對於民辦學校的培養模式並沒有明確的限制和要求。
眾所周知,公辦和民辦學校最突出的幾方面區別表現在學費、招生、管理等方面。公辦學校必須按照國家和教育部相關政策辦學,而民辦學校相對來說就“自由”多了。
雙減之後,這兩類學校最為明顯的區別體現在學習任務和壓力。
公立學校對學生的到校和放學時間都有規定,在校學習的時間不能超過6個半小時以上;而民辦學校的學生每天7點甚至更早開始上課,基本上晚上的放假時間為7:30左右,光是校內的學習時間都長達10個小時以上。
也就是說,公立學校的在校學習時間減少、學業任務減輕,課下也不用再飽受輔導班的折磨;
而民辦學校的教學和管理模式基本不變,而且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減壓。
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民辦學校的成績和升學率會“節節高升”,而公辦學校的孩子由於放鬆導致成績下滑,在考試中也拼不過民辦出身的孩子,使得不少家長又忍不住開始擔憂了。
看到學生得以減負、露出笑臉,雖然這還給了孩子們一個正常的童年,也是為人父母希望看到的場景。
但家長們的擔心也不無道理,畢竟說到底成績才是王道,誰也不想自己的孩子整天只會傻樂、但成績卻是倒數。
基於這種情況,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公辦學校無法保證學習效率和成績,於是萌生了把孩子送去私立的想法。
其實,選擇公立還是私立不能如此盲目決定,還是要根據孩子自身的實際情況而定。
因為有些孩子並不適合進入私立學校,父母要是硬要“趕鴨子上架”的話,最後往往是家長白花錢、孩子也遭罪。
首先,私立學校的各項開支不菲,家庭經濟一般甚至貧困的不適合去
我國的九年義務教育針對的是公辦學校,而如果想要送孩子進私立學校,意味著從學費、伙食費、書本費、住宿費再到各項雜費都要學生家庭個人承擔,動輒上千上萬,幾年算下來其實並不是個小數字。
因此,如果是家庭經濟情況一般甚至是比較貧困的話,並不建議把孩子送進私立學校接受教育,踏實地在公立學校價效比更高。
其次,私立學校對學生要求嚴格,自制力和抗壓力弱的孩子不適合去
可能大家也有所耳聞,私立學校無論是對學生的生活還是學習,都有著非常嚴格和詳細的管理規定,趨於“半軍事化”管理模式。課堂上,學習時間長、作業練習多;生活中,對什麼時候起床、吃飯、睡覺都有時間規定。
這就對學生的個人素質有比較高的要求,如果是自制力和抗壓力較弱的孩子,無法適應私立學校中這一系列的管理,最後可能會由於承受不了種種壓力,在心理和情緒上產生不良的影響。
PS:本文配圖來自網路,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