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於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的凱旋門,出現了一點“小狀況”。
不少市民都發現,從兩個月前開始,就不斷有工人開始綁著安全繩在凱旋門上盪來盪去,他們所經過之處的凱旋門上,都被包裹上了銀藍色的塑膠布。
這一情況引來了不少遊客的駐足,畢竟凱旋門作為巴黎一處地標性的景點,每天都有不少遊客前來參觀,來往的行人也很多。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凱旋門在進行保養,不過事實似乎並非如此。
就在幾日前,這一活動終於全部完成,凱旋門已經徹底被銀藍色的環保布給包裹了起來,不過這之後就再沒了其他動靜。所以,這究竟唱得是哪一齣?
被“打包”的凱旋門
很快,讓人們猜測不已的謎底就揭曉了,原來這居然是一次大型的裝置藝術展,稱作《包裹的凱旋門》。
所謂“裝置藝術”,簡單點來說就是:藝術家利用人類生活中已經使用或未經使用的物質文化實體,在特定的時空環境內,對其進行二次利用、改造和組合,使其展現出全新的藝術形態,展現更豐富的精神藝術內涵。
不過這類裝置藝術和被大眾所熟知的行為藝術一樣,通常具有極大的爭議性,有人認為這極具文化內涵,也有人覺得是故弄玄虛。
這次凱旋門呈現出彷彿被“打包”的狀態,就是裝置藝術的一次呈現,至於它為什麼此次會引起這麼多的關注,也是因為它選擇了“凱旋門”這一世界級的著名建築作為其藝術載體。
據悉,提出這一裝置藝術想法的人是保加利亞著名的大地藝術家克里斯托·賈瓦契夫,《包裹的凱旋門》是其遺作,也是其與妻子珍妮·克勞德長達60年的夢想。
據悉,這次“打包”行為前後2.5萬平方米銀藍色回收織物和3000米紅繩,並且花費了1400萬歐元,換成人民幣是10613萬元。
9月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還為這一裝置藝術舉行了揭幕儀式,表示這一藝術品“為法國添光加彩”,感謝為這個作品付出努力的人,並且強調這個作品“沒有花納稅人的一分錢”,因為那1400萬歐元全部來自克里斯托作品、草圖、紀念品、模型等相關衍生作品拍賣。之所以有這樣的強調,或許和這件藝術品所帶來的爭議有關。
《包裹的凱旋門》的藝術爭議
根據克里斯托所想,這個“打包”的行為將讓凱旋門成為一件“有生命”的物體,它能夠在空中活躍起來,褶皺隨風飄動,顯得更有生機活力,也變得更加“感性”,會讓人們更想要去觸控凱旋門。
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進行“打包”的藝術創作了,在凱旋門之前,有很多地方都被他們“打包”過,甚至是德國柏林的國會大廈都沒能倖免,克里斯托弗夫妻倆試圖用這一舉動,探索如何改變物體的空間感覺和意義。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確實符合一個藝術家的腦回路,不過很明顯,就如同往常的現代藝術一樣,《包裹的凱旋門》也遭遇了巨大的爭議。
不少藝術評論家對這一藝術作品的評價很高,也有一些市民表示這是一件“宏偉壯觀的當代藝術品”。這件事傳到我國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不少網友都表示“無法理解”“看不懂,但大受震撼”。不過千萬不要以為是咱中國人不懂欣賞,不少參觀凱旋門的外國遊客、甚至是生活在“時尚之都”得“老巴黎人”,也不是誰都喜歡這一作品的。
有一位來自荷蘭的遊客就很不客氣地說:“這看起來像外面包裹的像車罩”;一位來自俄羅斯的遊客說,自己和丈夫就是專門來看凱旋門的,結果就看到這麼一個東西,感覺很失望。
有位在巴黎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家說得更直白,直言這就是巴黎的“恥辱”。所以很明顯,不是咱中國網友“土”“沒有藝術細胞”,這個作品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褒貶不一的。
關於現代藝術,一直爭議不斷,它不像那種古典的油畫、國畫或者其他藝術作品擁有藝術性,很多現代藝術作品比起視覺上的美感,更注重背後所表達的深意,也許和社會隱喻有關;也可能只是單純的一種需要去細細品味的“美感”,如果察覺不到這個作品背後想表達的,或者無法共情,那麼大眾看到的就只能是“一個醜東西”。
而關於現代藝術到底是服務於大眾還是小眾自嗨,也一直沒有個定論。就像《觸不可及》裡面的護工小哥不明白,憑什麼在畫布上灑紅顏料就能叫“畫”,還能買上萬美元。
有人說所謂的“藝術”,其實就是一群上流社會制定的規則,他們說你這畫值錢,那麼所有人都會來追捧你;他們說你這畫一文不值,那所有人就會立刻棄之如履。
尤其是大多數現代藝術作品不像傳統藝術作品那樣具有視覺美感,它們甚至有些幾乎算得上“醜”,但就是有人追捧。
每個人對藝術的感知是不一樣的,個人認為,就算體會不到《包裹的凱旋門》的藝術性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不過是這一藝術作品不適合你,你完全可以去換另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去欣賞。
結語
不過無論如何,為了一件國外的藝術品而大動肝火都是不值得的,不如將視線投向那些自己感覺美的作品,去感受它們帶給你的視覺和精神上的愉悅。
花10613萬元,把凱旋門“打包”,被遊客吐槽:像車罩
法國凱旋門被“打包”,這唱得是哪出?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行中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