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我們看看什麼叫非戰爭軍事行動?
標準的詞條解釋叫做,武裝力量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而進行的不直接構成戰爭的軍事行動。
中美兩軍不同的職責使命,產生了完全不同的非戰爭軍事行動。
先來看看美軍“非戰爭軍事行動”與我們的重大差別。
這個擁有1500餘架運輸機、一個航次可空運5.6萬士兵和7600噸物資到世界各地的美軍空軍;全世界基地遍佈、到處充當世界警察、打完喀布林打巴格達的美國陸軍;以11支航母編隊遊弋世界、要控制世界上16條海上戰略通道的美軍海軍。
當卡特里娜”颶風災害發生後,面對國內的災難救援,竟然是那樣的遲緩和乏力。
這不但飽受國內輿論批評,連時任聯合國秘書長也表示,他同全世界一樣,對美國南部“卡特里娜”颶風災民的困境和災區秩序的混亂程度感到震驚和難以置信。
這支首創“非戰爭軍事行動”概念的軍隊竟然沒有及時投入國內災難救援這真是一個頗為尷尬的問題。
但美軍並不覺得尷尬。
陸軍發言人說:救災應由州國民警衛隊完成,不是陸軍的任務。
國民警衛隊發言人反駁說:陸軍在伊拉克的作戰兵力不夠,原本夠用於救災的國民警衛隊大量抽調到伊拉克戰場,造成國內力量空虛不是國警衛隊的責任。
最後由美軍南方總部司令出面,回答新聞媒體對軍隊救援不力的指責。這位四星上將更加振振有詞:軍隊的所有裝備和訓練都是用於進行戰爭的,不是用於救災的!
一句話令美國媒體集體語塞。
再來看看我們的人民解放軍。
人民軍隊的本色、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永遠沒有變化,它是我們這支軍隊永恆的主題,這也是每一箇中國軍人內心緊緊握住的東西。
在撲救森林大火的時候,在與氾濫的洪水搏鬥的時候,在勇敢走上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時候,在倒塌的廢墟內傾聽微弱的呼喚、然後捨生忘死投人救援的時候,內心緊緊握住的東西又被極大地釋放出來了。
這就是在同一個概念“非戰爭軍事行動”之下,不同軍隊之間巨大的差別。我們從來沒有把對自己民眾的關心、幫助和對他們的災難救援看作是軍隊的負擔或分外之事。
中國人民解放軍從建軍之初起,就確立了自己獨特的傳統。
毛澤東說:“紅軍決不是單純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滅敵人軍事力量之外,還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於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項重大的任務。”
“離開了對群眾的宣傳、組織、武裝和建設革命政權等專案標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義,也就是失去了紅軍存在的意義。"
我們這支軍隊從建軍之日起,就與人民群眾形成了天然的、血脈相通的、休慼與共的緊密聯絡。這一點,是其他許多職業化的、僱傭制的軍隊所永遠無法明白、無法理解的。
毛澤東還說:“這個軍隊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所有參加這個軍隊的人,都具有自覺的紀律,他們不是為著少數人的或狹隘集團的私利,而是為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著全民族的利益,而結合,而戰鬥的。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的宗旨。”
人心向背決定著戰爭中的勝負,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