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雪紅
教嶺背的山不張揚,不聒噪,美得剛剛好,是人們親近自然的好去處。新晉的網紅路一面臨山,一面臨崖,幽靜而曲折。雖已入秋,但崖下的小喬木、蘆葦草以及小野菊依然蒼翠茂盛。向陽的山坡上,不知名的紅樹葉用生命演繹出“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絢麗,足以撩動心潮。
週末,喜歡在大自然行走的我,邀了好幾位朋友到教嶺背山步行遊覽。走在山路上,我們看見在樹杈間跳躍的小松鼠像精靈般,非常可愛,只是此刻它們忙於貯藏食物,好像無暇顧及我們的到來。滿樹熟透的野柿子溢位甜甜的香氣,引來各式山鳥,正在樹上合演著一出“歡樂頌”,彷彿是場盛大的Party。我們的突然造訪,讓它們慌亂起來,“轟”的一聲飛向山坳的玉米地,頓時,樂曲又在那裡奏響。狹長的山坳裡,香蕉、柚子、還有柑桔已經透出一片金黃,秋風中滿是淡淡的金桔香。我們都在猜想著這成熟的果香會不會引來野豬、果子狸或其他野生動物前來覓食。有同伴指著連綿的大山說:“你看這叢林多茂密,有野生動物很正常,說不定還有‘大傢伙’呢。聽說長潭景區都出現了很多珍稀動物,蕉嶺的生態環境真是越發好了。”
提起生態環境,我倒想起學校的同事說過,黃坑村那裡的山像極了原始森林。竹鼠、黃猄、野鴨等野生動物多了去了,她回老家不止一次見過一種通體潔白、拖著長長尾巴的大鳥從頭頂飛過。我當時還幫她分析可能是錦雞之類的,但她說她在山裡長大,鳥類見多了,那絕對不是錦雞。我以為,她又在“天方夜譚”,誰知隔天的梅州日報公眾號就推出一則新聞,說長潭景區的野外自動攝像機拍到了各種珍貴的野生禽類和動物。同事第一時間就把野禽白鷳的圖片發到我的微信,說她見的鳥比白鷳小一點,尾巴看起來更大更漂亮。無獨有偶,在鐵西山凹裡種茶的表妹也在手機留言說,山上植被多,茶山有穿山甲、黃猄的蹤跡,野豬都跑到她家門口了。看來,確實是我孤陋寡聞,總還以為與逢甲大道旁石窟河的一群群白鷺只是一場偶遇,沒想到它們真的是這裡的常客。都說生態好不好,鳥兒先知道,定是蕉嶺優越的生態環境,才引來這些挑剔的客人。
下山的時候,路上遇到了一位大叔,他斜挎著的一個鼓鼓囊囊的紅袋子引起我的好奇:“阿叔,採到什麼好東西?”他張開袋口,遞到我的面前說:“在深山趕蜂,帶點蜂蜜回家,順便採了點金線蓮。”“哎呀,那是清熱涼血的‘寶’呀。”見我有點“識貨”,大叔很高興,話也就多起來。他說:“從封山育林到現在,已有好幾十年,曾經鳥不拉屎的山頭又重新綠起來囉。你看,泉水清了,飛禽走獸多了,連珍貴的藥材也越來越多了。”大叔邊說邊邁開大步走在前面,隨後又回過頭來說:“生態環境好,可是金不換呀!採點藥材自用就行,不敢過度採摘。”大叔說得沒錯,不顧後果的亂採亂摘只會適得其反。
是啊,政府的重視和環境保護法的宣傳貫徹,再加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人們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大家已經逐漸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理,也就漸漸學會在行動上約束自己了。
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我相信,假以時日,天,會更藍;水,會更清;蕉嶺的生態環境也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