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應天
■化石產地:雲南省宜良噴水洞
■層位與時代:西屯組,早泥盆世洛霍考夫期(大約4.1億年前)
■命名人與命名年代:王念忠和王俊卿,1982年
劉玉海於1965年首次記述了產自雲南曲靖早泥盆世的多鰓魚化石——廖角山多鰓魚(Polybranchiaspis liaojashanensis)(圖2 A1)。但對多鰓魚的分類位置一直存在爭議,直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團隊於1979年底赴宜良地區採集化石時又獲得一種新的無頜類化石——高棘四營魚(Siyingia altuspinosa)。它的屬名錶示化石產地鄰近四營煤礦,種名表示該魚頭甲上的背棘較高(圖2 B1、B2)。王念忠和王俊卿用同屬多鰓魚科的滇東魚做“口孔”磨片,與中華盔甲魚、雲南盔甲魚、南盤魚、華南魚的“口孔”及各種特徵進行對比,王念忠和王俊卿發現多鰓魚類的“口孔”實為鼻垂體凹,它與盔甲魚類相應構造比較只是形狀不同。多鰓魚目和盔甲魚目應放入同一個亞綱中即盔甲魚亞綱中,高棘四營魚分類位置應是多鰓魚目多鰓魚科四營魚屬。多鰓魚科包括多鰓魚、四營魚、壩魚、寬甲魚、東方魚、滇東魚、團甲魚、顯眶魚和班潤魚,主要特徵是體形較小至中等的盔甲魚類,頭甲呈卵圓形、中背棘發育、角丟失、內角葉狀、中背孔亞圓形或橫的橢圓形,感覺管系統發育,具“V”形眶上管,眶下管上具有較多的側橫管,側背管上具有4對以上的側橫管,第4側橫管之後具有數目較多的側橫管。該科是盔甲魚分異度較大的一個科,主要發現於中國雲南、四川、廣西,以及越南安明、河江的早泥盆世洛赫考夫期至布拉格期地層中。
高棘四營魚頭甲(圖1)吻緣圓鈍,側緣呈弓形凸出。頭甲具背脊,背脊起點呈一鈍圓錐形隆起,位於中橫聯合枝後不遠處。頭甲後緣中央具伸向背後上方的背棘,棘高側扁,棘高約為鼻垂體凹長的兩倍。鼻垂體凹呈橢圓形,前後緣對稱地向外凸出,孔緣明顯地隆起,鼻垂體凹前區較長。眼孔位於頭甲的前側方,洞穿頭甲。
高棘四營魚頭和其他無頜類一樣“戴盔披甲”,這是因為它們先輩在更早的時代生長在群狼環伺的環境中,如志留紀板足鱟等,大多數無頜類都是底棲生活,為避免被吃,只能不停加厚他們的頭甲,來抵禦天敵,而高棘四營魚在加厚頭甲的同時,也嘗試反擊,它有著比前幾期寫的惠清駝背魚(圖2 C1、C2)更高,突起像利刃一樣的脊,它的背脊可能同樣具有控制水流,防禦和恐嚇天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