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是適用性知識點,實操性強,內容簡單,卻容易操作失誤導致扣分。
這份人教版第一單元測試卷,題目看起來很簡單,真做起來,滿分卻沒有幾個,為什麼?很多時候是粗心大意惹得禍。
填空題
綜合考查學生對測量物體長度和線段的動手能力,以及長度單位的正確運用和進行加減計算與比較的理解掌握。
題1考查學生對線段概念的理解和按順序數線段能力。
題2與題5考查學生正確認讀測量物體長度時的數值。用釐米作為測量單位測量物體時,測量時要把尺子的刻度0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釐米。起始端不是對著0時,右端刻度數減左端刻度的差是物體長度。
題3考查學生選擇恰當長度單位時恰當選擇長度單位的方法的掌握。選擇長度單位時,可以利用單位和資料相結合的方法或藉助參照物或日常的生活經驗去判斷,表示短的物體用“釐米”作單位,表示較長的物體用“米”作單位。解題思路:判斷距離的長短時,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上的經驗,以自已熟悉的物體長度作為參照物進行判斷。
題4比較長度單位的大小,先統一單位,再比較數的大小。
判斷題
題1考查學生對什麼是線段的理解與判斷;題2考查學生對如何正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題3考查學生對長度單位“米”與“釐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正確應用;題4則考查學生對生活常識的一個理解與判斷。
注意題4,絕大部分冰箱高度低於2米,只有極個別冰箱有2米,我們以多數為參考。
選擇題
題1考查學生對線段概念性知識的理解和靈活判斷,題3考查學生利用直尺測量線段長度並比較長短的實操性知識的理解掌握,而題2則是考查學生對“米”大概有多長的一個參考性長度的掌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心中有秤,做事無誤”。比如1米差不多講臺那個高,1釐米差不多拇指的寬度。
量一量,畫一畫
考查學生對測量線段長度,畫線段等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注意,在畫線段或是標物時,應該在相應的線段上面或下面標記一下線段的長度。
計算題
計算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題型,只要做到認真讀數寫數,仔細計算,不看錯,不抄錯,不寫錯,一般來說,夫分的學生比較少。
量一量
首先,我們要找到小蝸牛,並用直尺測量出它與圖書館之間的距離,並把測量結果填寫到題目中的小括裡。
然後根據圖示,提出一個新的問題,並解決問題。如右邊小動物去圖書館需要走多少釐米,又或小動物去小鍋牛那要走多少釐米,並列出算式和計算出結果,最後口答。
不論是題目的問題,還是我們新提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把線段的長度測量準確。所以,進行正確規範地測量是解決此題的關鍵。
附加題
提前準備好透明直尺,想想線段的必要條件是什麼,然後按照點的順序來畫,每畫完一個點,就標一個數,最後相加即可。爭取做到不重連,不漏連,而且計算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