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棉紡行業似乎正遭遇寒流,成品產銷情況不及往年,庫存增加,利潤有限。與此同時,原料市場也更顯冷清,新疆棉銷售進度緩慢。進入2022年,棉紡織企業經營情況如何?如何看待後市走向?
價格持續走弱
企業利潤有限
2021年10月之前,棉花、棉紗價格創出近十年新高,而2021年10月至今,隨著需求增長不斷放緩,棉紗價格重心一路振盪走低。
資料顯示,2021年12月24日全國普梳高配32支純棉紗均價為28650元/噸,較10月均價下降8.49%。受國內外疫情反覆、棉花價格高企、海運費上漲等因素影響,內外貿訂單利潤不佳,紡織企業接單積極性不高,加之紗、布庫存累積至高位,12月下旬部分紡織企業陸續開始降負荷,僅有少量棉花備貨。距離春節不到1個月的時間,疊加冬奧會召開在即,部分紡織企業計劃提前放假過節。
據江蘇一家紡企人員表示,目前客戶對後市普遍比較悲觀,紗線利潤低,產銷陷入困境。當前企業原料庫存維持在2個多月,產品庫存持續增加。下游布廠等庫存較大,臨近年關,企業都在積極去庫存,對紗線原料採購很謹慎。
該企業人員介紹,現階段採購新棉紡紗是虧損的,由於搭配使用了之前低價採購的棉花,企業產銷成本剛好持平,隨著棉花庫存下降,一旦將來完全使用新棉,按照目前紗價結算會造成虧損。為了降低風險,企業降低了開機率,每月紗線產量下降了30%左右,並計劃在春節延長放假時間應對產銷困境。
針對未來棉價走勢,該人員表示,春節前下游產銷繼續轉淡,產業面不支撐棉價繼續較大幅度反彈,一是年關將至,企業資金趨緊;二是大量棉花資源集中在軋花企業,如果繼續抬高價格,正好給了軋花企業套保機會,特別是2021/2022年度新棉銷售量不及100萬噸,社會庫存量很大,資金不會冒險進場。至於未來會不會出現變化,要看庫存消耗程度。
業內人士表示,在棉紗產銷價格倒掛,銷售暫時遇阻的條件下,棉紡產業面較為悲觀,反而鄭棉走勢與其並不一致,其實基本面與鄭棉走勢暫時背離屬於正常現象,畢竟期貨價格受到影響因素較多,而基本面只是影響價格的一個因素之一。
棉花銷售緩慢
庫存壓力較大
原料方面,新疆部分棉花監管庫反饋,近期庫存壓力較2021年11月份明顯上升,加上降溫降水天氣導致申報入庫、裝卸、出庫等工作受到一定影響,個別倉庫已經沒有多餘的庫容。
2021年10月中旬以來,新疆棉公路發運量相對低迷,皮棉移庫進度落後於2020/2021年度,主要原因是皮棉銷售進度緩慢,棉花貿易商、棉紡廠入市採購熱情不夠高。另外,2021年9月份以後新棉含雜高於3.5%無法註冊倉單,疊加新棉沒有很好的套保機會,因此出現了疆內鄭棉交割庫的庫容壓力反而低於大部分非交割庫的現象。
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顯示,截至2021年12月23日,全國皮棉銷售率為16.2%,同比下降22.1個百分點,較過去四年均值下降15.3個百分點;其中新疆棉銷售進度15.2%。為何2021/2022年度新疆棉銷售進度緩慢呢?業內專家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2021年儲備棉大量輪出,在有力保障用棉企業需求的同時,致使棉紡織廠2021/2022年度新棉補庫推遲;二是新疆棉成本高企,推測在庫成本達到23000元/噸~24000元/噸,棉花期現價差也達到1000元/噸~2000元/噸,因此棉花加工企業無法接收貿易商給出的基差報價,成交難以展開,促使貿易商只能透過“一口價”採購高指標皮棉,實現套保避險;三是含雜高於3.5%的新疆棉銷售成了難題,因為不能註冊倉單,除非有棉紡廠客戶接貨,否則貿易商詢價、拿貨意願很低;四是近期江浙、陝西等省份先後出現本土疫情,各地紛紛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司機出疆意願比較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2021/2022年度棉花銷售及運輸。
專家認為,從原料端來看,新疆新棉加工過半,但銷售進度偏慢,因此後期棉花供應依然寬鬆,但新疆皮棉加工成本明顯高於期貨盤面價格,軋花企業不願低價銷售現貨皮棉。從供應端來看,下游市場需求疲軟,產成品庫存高企,隨著春節的臨近,部分紡織企業降低開工負荷。從需求端來看,短期下游仍有備貨需求,元旦前後下游需求或有所增加,但預計備貨量不如去年。當前,市場主要矛盾在於棉花漲價難以向下遊順暢傳導,紡織企業訂單加工虧損,因此後市要密切關注棉花價格與下游訂單傳導情況。
因疫情反覆,原料價格高企,下游企業備貨不積極,棉紗累庫速度加快,加之臨近春節棉紡企業回籠資金主動去庫,預計短期棉紗價格或弱勢盤整。因棉花“強”棉紗“弱”,新棉紡紗利潤虧損程度或將加深,紡織企業或將提前一週左右放假。
春節後,市場將迎來春夏服裝訂單集中趕工期,進口棉配額也將陸續到廠,部分紡織企業認為東南亞疫情較為嚴重,2022年國外訂單仍有望迴流國內,加之金三銀四傳統旺季到來,預期國內棉紗市場有望回暖。專家表示,2022年應重點關注中美貿易關係變化、疫情動態、棉花價格走勢及下游訂單情況。
文| 本報記者 魏詩雯
部分來源| 卓創資訊 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