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初,科研人員在廠房內測試“東方紅一號”衛星。資料圖片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張愛萍將軍在試驗場向周恩來總理彙報。
資料圖片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張愛萍將軍在試驗場向周恩來總理彙報。
資料圖片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
50年前,“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我在陝北梁家河聽到這一訊息十分激動。當年,你們發憤圖強、埋頭苦幹,創造了令全國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勳已經牢牢銘刻在新中國史冊上。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志氣不能丟。新時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習近平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了打破大國核訛詐、核壟斷和抵禦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增強國防實力,保衛世界和平,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審時度勢,毅然作出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兩彈一星”偉業是中國人民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壯舉,“兩彈一星”精神體現了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兩彈一星”精神的形成
在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極不尋常的時期。
當時,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了抵禦帝國主義核威脅,儘快增強國防實力,黨中央高瞻遠矚,果斷作出了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科技工作者獨立自主、奮發圖強,僅用了10年時間,就取得了核彈(原子彈、氫彈)爆炸、導彈飛行和人造衛星上天的輝煌成就。
在研製“兩彈一星”過程中,廣大科研工作者培育和發揚了一種崇高的精神,這就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
“兩彈一星”精神的內涵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是“兩彈一星”事業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
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有一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身居海外、功成名就的科學家,懷著赤子心、報國情,義無反顧投身於“兩彈一星”偉大事業。
新中國的誕生,使客居異國他鄉的世界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心潮澎湃。他說:“我從1935年去美國,1955年回國,在美國待了整整20年。這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學習,後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日後回到祖國能為人民做點兒事。”1955年9月,錢學森歷盡艱辛回到祖國,著手建立導彈研究院。化學家楊承宗毅然放棄了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優厚待遇,帶著十分珍貴的10克碳酸鋇鐳標準源回國。他說:“我出國是為了祖國,回去也是為了祖國。”核物理學家彭恆武在英國留學10年,獲得兩個博士學位,是第一個在英國劍橋大學獲得教授職稱的中國人。有人問他為什麼回國,他說:“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核物理學家王淦昌從蘇聯回國,在領受研製核武器任務時,當即作出了“我願以身許國”的莊嚴承諾。此後,他化名“王京”,在主持爆轟物理試驗、炸藥工藝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從英國學成歸國的程開甲,在核武器試驗基地隱姓埋名,一干就是20多年,有人問他如果當年不回國,在學術上是否會有更大成就。他自豪地說:“我不回國,可能會在學術上有更大的成就,但決不會有現在這樣幸福。因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國緊緊地聯絡在一起。”26歲的鄧稼先在美國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的第9天,就迫不及待回到祖國。在接到原子彈研製任務的那天夜晚,他對妻子說:“從今以後我要去辦一件大事,辦成了,一生也值得。為了它,死了也值得。”在一次核試驗中,他不幸受到核輻射,身患癌症,英年早逝。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為了不給美國政府阻礙他回國的任何藉口,回國前,將他未完成的書稿付之一炬,把重要資料都記在腦海裡。回國後,他全身心投入核武器研製工作。當飛機遇險,在生命最後一瞬間,他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住有重要價值的絕密檔案。“作為新中國的一個普通科技工作者,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國早一天強大起來,永遠不再受人欺侮。”郭永懷說。
為了“兩彈一星”崇高事業,廣大科研人員遠離都市、遠離繁華、遠離家人,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有一位工程師接到秘密調令,按規定,她瞞著丈夫,藉口出差,神秘地從家中“失蹤”,來到遙遠的大西北戈壁荒漠,承擔測試技術研究工作。半年多後,在羅布泊孔雀河邊的一棵樹下,她與自己的丈夫意外相逢。原來,她丈夫也和她一樣,接到秘密調令,並且與她在同一支特種部隊裡。他們比鄰若天涯。前來羅布泊指揮作戰的張愛萍將軍聽到這個動人的故事,流著熱淚,來到那棵樹下,撫摸著那粗壯的樹幹說:“就叫它夫妻樹吧,它是一座紀念碑。”
“兩彈一星”研製工作者高舉愛國主義旗幟,胸懷摯熱的報國之志,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把個人志向與民族復興緊密相連。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中,他們甘當無名英雄,隱姓埋名,無私奉獻,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愛國奉獻的壯麗史詩。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兩彈一星”事業取得成功的根本基點。
在中國原子彈、導彈研製的起步階段,蘇聯曾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技術援助。但是,隨著兩國關係惡化,蘇聯終止合同,撤走專家。有人因此斷言,中國核工業已經遭受重創,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隨後,黨中央決定自己動手,從頭摸起,用8年時間搞出原子彈。
為了獲得製造原子彈的關鍵資料,鄧稼先領導的研究小組因陋就簡,利用手頭僅有的幾臺手搖計算機、計算尺,甚至是古老的算盤,夜以繼日進行計算研究,終於攻克了原子彈理論設計難題。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標誌著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掌握了核技術。
在研製原子彈的同時,我國把目標瞄準了能夠把原子彈打出去的武器——導彈。就在蘇聯撕毀合同、撤走專家後的第17天,錢學森等人就用國產燃料成功試射了我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東風一號”,隨後成功研製了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枚導彈“東風二號”。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標誌著中國從此擁有了可以用於實戰的導彈核武器。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後,為了進一步打破核大國的核威脅和核壟斷,根據毛澤東“氫彈也要快”的指示,中國科學家經過集中攻關,於1965年自主提出了製造氫彈理論方案的核物理學家于敏帶領一批年輕科技人員艱苦奮戰,終於發現了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的關鍵,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工作的空白。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實測當量330萬噸,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氫彈技術的國家。
中國的航天事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1965年初,中國開始執行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研製工作。衛星要上天,火箭須先行。當年,中國衛星與返回技術專家王希季利用水稻田,建立了火箭發射試驗場,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成功自主研製出我國第一枚探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國家。
“兩彈一星”研製工作者們組成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隊伍。他們在茫茫無際的戈壁荒原、在人煙稀少的深山峽谷,風餐露宿,不辭辛勞,克服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經受了生命極限的嚴峻考驗。沒有條件,創造條件;沒有儀器,動手製造;缺少資料,刻苦鑽研。正是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使他們在外援中斷及苛刻條件下,以頑強的毅力與驚人的速度,白手起家,知難而進,先後製造了幾十萬臺儀器裝置,攻克了幾千個技術難關,終於創造出“兩彈一星”的偉大奇蹟。
大力協同、勇於登攀是“兩彈一星”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兩彈一星”是現代科技成果的融合和結晶,它的研製是一項規模龐大、技術複雜、綜合性強的系統工程,廣泛涉及研究、生產、試驗、使用各個部門。為了加強對“兩彈一星”工作的統一領導,加快我國國防事業的發展,黨中央成立了中央十五人專門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央專委)。
根據毛澤東“要大力協同”的指示,中央專委將中國科學院、國防科研機構、工業部門、高等院校和地方科研力量等“五路方面軍”的科技力量協同起來,集智攻克“兩彈一星”研製中的各種難關。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全國“一盤棋”,擰成“一股繩”,大力協同,勇攀高峰。僅參加第一顆原子彈研製工作的就先後有26個部委,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900多家工廠、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當時在國防科技戰線流行著這樣一句口頭禪:“我們合寫一篇大文章。”“兩彈一星”研製需要各領域、各學科的科技人員通力協作,根據自身條件,發揮各自優勢,攻克技術難關。核物理學家錢三強曾說:“我們國家的原子科學,與世界先進國家比較,落後了幾十年,應該把全國的人才聯合起來,擰成一股勁,拼命地追趕才行啊!”
原子彈和導彈的研製都離不開計算機,為了集中力量早日研製高效能計算機,1957年1月,中國科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和第二機械工業部聯合簽訂了合作發展中國計算技術的協議書,僅用了一年半時間,就成功研製了中國第一臺計算機。1961年7月,國防部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決定成立兩個協作小組,用以保證充分發揮科研力量,協助“兩彈”研製工作。協作小組先後到瀋陽、長春、哈爾濱中國科學院所屬各研究所,安排了金屬鈾冶煉、核燃料化學和反應堆結構力學等方面的科研任務。協作小組還先後到長沙、上海、西安中國科學院所屬各研究所,安排了鈾礦地質、開採選冶、鈾同位素分離、核燃料前處理和後處理工藝、高效能炸藥等一系列在核燃料工業和核武器研製中具有關鍵作用的重大課題。當年孫家棟受命負責衛星的總體設計,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組建團隊。他足足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一口氣跑了幾十個有關單位,精挑細選,最後確定了18個人。這“航天十八勇士”來自不同專業,各有所長,協同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兩彈一星”事業的成功離不開大力協同的集體主義精神,離不開勇於攀登的科學創新精神。
“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揚
“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是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成就的重要標誌,它增強了國防實力,促進了科技發展,推動了人才建設,繁榮了社會經濟,振奮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國際地位。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我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
2021年4月29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成功。習近平總書記致賀電指出:“建造空間站、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是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重要目標,是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的重要引領性工程。天和核心艙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空間站建造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為後續任務展開奠定了堅實基礎。希望你們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自立自強、創新超越,奪取空間站建造任務全面勝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兩彈一星”精神是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科學創新精神的生動體現,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20世紀為中華民族創造的新的精神財富。這種崇高精神不僅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具有鮮明的時代價值。
(作者:劉學禮 杜豔華 系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