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對朋友說,理解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舉。當你坐在一個人面前,聽他啟齒說話,看得到各種複雜、精密的境況和命運,如何最終雕琢出這樣的性格、思想、做法、長相,這才是理解。而有了這樣的眼鏡,你才算真正“看見”那個人,也才會察覺,這世界最美的風光,是一個個活出各自容貌和體系的人。
我向來是一個不喜歡寫書評、影評的人,只因看書的人不同,心境有所不同,感悟自是不會相同。所以我在推薦書籍給朋友的時候,最多不過說上一句:“這本書我看著不錯,你無聊的時候可以翻來看看”。
這篇書評是受一位不熟悉的書友所託,當他提出要我幫忙的時候,都怪情緒作祟,我隨口應了下來。又不能失信於人,只能淺談一些自己的感受,故而為《皮囊》寫書評實乃無奈之舉。
對《皮囊》的圖書簡介中,有這樣一句話:文集風格沉穩,表達了這一代理想膨脹卻又深感現實骨感而無處安身的青年人對自己命運的深切思考。我想,很多人捧起這本書,是受到了這個“思想膨脹卻又無處安身的青年人” 的指引。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話,早幾年就開始流行,時至今日,這句話依舊活躍在很多人的微信、微博、朋友圈上。這看似玩笑的一句話,之所以可以存活這麼久,是因為它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不管是談豐滿、骨感,還是論理想、現實,這看起來反差很大的詞語,在某種意義上是相通的。豐滿瘦下來是骨感;骨感胖起來是豐滿,理想和現實亦如是,理想,是活在現實中的人的;現實,是有理想的人面對的。一如三毛在《親愛的三毛》中寫到的那句:理想,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坎坷道路。
讀《皮囊》,讀的是作者的人生,那些刻印在作者骨子裡的故事,皆來源他所經歷的人情冷暖。
蔡崇達作為一個最平凡的人,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一邊經歷著苦難,一邊享受著人世間的愛情親情友情。那些或遺憾,或不解,或同情,或退避的愛,在一個個平凡的日子裡,最終變成記憶,變成財富,錘鍊出作者不屈的意志,不羈的靈魂。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你會跟隨書中的文字或悲慟或惋惜,看完之後,免不了心裡會有一些堵,那種胸口處有一口氣提不上來咽不下去的感覺,成了我對這本書的最終記憶。
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這一顆心的羈旅。蔡崇達的《皮囊》,有著令人自願將低沉的孤獨變為自甘寂寞的幽獨的魅力,那些一遍一遍剖開傷痛的文字,讓我一邊感受孤獨,一邊享受孤獨。
書中無一處不散發著孤獨,年老的阿太、殘疾的父親、堅韌的母親… …年老的老太在說:“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時,是孤獨的;殘疾的父親從家庭的頂樑柱變成“拖油瓶”後,是孤獨的。
若是阿太不孤獨,我們看不到阿太對生命的超脫;若是父親不孤獨,我們看不到父親對行走的渴望;若是母親不孤獨,我們看不到母親對修建房屋的執著;若是張美麗不孤獨,她也不會自殺。
因為孤獨,我們不得不帶著各種各樣的面具生活。尤其當我們將“孤獨”與“中年危機”、“青年迷茫”、“少年困惑”相結合時,就容易生出 “靈魂無處安放”的寂寥感,真可謂是,一具皮囊,多個面具。
不過,我倒不認為孤獨是一件消極的事,相比於孤獨,沒有思想和靈魂的人更讓我害怕。只有孤獨反映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困惑,那些在痛苦中迸發的靈魂才是人類最珍貴的東西。
正因為孤獨,才會使我們發覺,這世界上最美的風景,是一個個活出各自模樣和體系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不盡相同。所以哪怕我有再多心得,也無法把自己的思想強加解釋給別人,與其如此,倒不如聽一聽他們看過之後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