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國的工業化程序源自清末的洋務運動,沒有洋務運動弄的那點點工業化底子,北洋和民國時代的中國,將依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業國,更加難以在抗日中對抗日本。
工業革命是改變世界歷史程序的大事件!
在這場革命中迎頭跟上的,都成了強國,沒跟上的都成了被欺負的物件。這也是即便今日,無數國家依舊心心念念於工業化的根源,因為那是強國之本,富國之基。
這強國富國,看歐洲就懂了!
最早完成工業化的歐洲,已然進入後工業化時代,他們躺在原來的積累之上,配合高科技高階製造業,就能吃香的喝辣的,過著高福利的生活,就是這先發優勢的體現。
那麼民國時代的工業發展如何?
給了後來者什麼樣的經驗教訓,我們又如何避免走彎路的,就值得書寫一二了。
一:民國工業化,輕工業湊合,重工業沒有。
工業門類有輕重之別,諸如服裝、紡織、陶瓷、食品、文體用品或家電之類的就是輕工業。
大多數生產的是和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以滿足居民日常消費需求為主,是改善民生的必要工業類別。
重工業則和輕工業相對應,是生產生產資料的工業部門。
它生產的是輕工業所需要的原材料,化工製品還有配套機械。比如鋼鐵、冶金、機械、能源、化學、材料等就屬於重工業的範疇。
這兩個工業類別是相互交融的,沒有重工業意味著輕工業所需要的各種原材料都需要進口。
比如今日的印度,屬於輕工業的仿製藥行業非常發達,但是他們重工業不行,就只能從中國進口各種製藥的原材料。
以印度舉證,就會得出一個結論,如果想要工業體系不受制於人,那麼發展重工業,兼具輕工業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可重工業是投資大,見效慢的重資產行業,發展需要資金、時間和土地。
在這樣條件制約下,就註定了北洋時代,還有民國時代,中國的重工業難以發展起來。
作為一個系統性工程的重工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時間,還要忍受短期看不到效益的現實,屬於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比如,一個北洋軍閥突發奇想要自己造槍造炮。
於是他先打了一個地基,建設了廠房,然後又去國外買了不少的機器,買了不少原材料,招募了一批人,還請來了技術專家,指望能將產品做出來了。
但,問題來了,裝置有了,材料有了,人員有了,電從哪裡來?
電這玩意是不能進口的,於是又要建發電廠,發電廠建完了還要架輸電線路。
廠有了,電有了,貌似可以造武器了,但另一個問題又來了,原材料進一批不夠,要源源不斷的進口。沒有重工業配套,大量的原材料不能自產,全部都要進口的話,造出來的東西耗費的成本,很有可能比買還貴,供應還不穩定。
這時,你是選擇造兵工廠和配套的一系列工業體系,還是選擇直接買軍火?答案不言自明!
除了成本之外,收益也是要考慮的項。
相較於輕工業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可以直接在市場上變現,重工業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在沒有工業體系的國家,變現很難?因為沒人用原材料啊?
這尷尬的現實,讓北洋時代,民國時代,敢於弄重工業的軍閥大佬們少之又少。
山西閻老西算一個,東北張作霖算一個。
他們敢弄重工業,除了統治基礎相對穩固以外,也和山西、東北煤鐵資源豐富,不擔心原材料有關,換其他區域,就真沒這耐心了。
二:買出重工業不是沒可能,為何民國政府不幹?
買出重工業有可能嗎?答案是有可能,而且有成功者。
這個成功者就是在全球大蕭條時期,透過大肆購買歐美工業機械,實現重工業化的蘇聯。
蘇聯用兩個五年計劃,就以跑步前進的速度完成了重工業佈局,從一個有點重工業基礎的農業國,一舉變成了歐洲第一大工業國。
靠的是什麼?答案是,買、買、買!
蘇聯在哈爾科夫、車里雅賓斯克的33個拖拉機廠,高爾基和莫斯科的汽車製造廠,都是整體打包購買的外國技術和裝置甚至工人。
十六個黑色冶金企業,所有的裝置技術,甚至管理流程也是買來的。
買出的重工業,蘇聯可以,民國政府只要願意當然也可以。
但民國政府依舊沒這麼幹,願意很簡單,沒錢是一方面,斷了自己財路是更重要的原因。
民國時代的腐敗是出了名的,在這樣的政府看來,耗費巨資弄重工業和自己的利益相悖。
原因無他,買辦階級是民國政府最重要的利益階級。
買辦是什麼?簡言之就是代購代銷的進出口中間商。
這群人將國外生產的商品,倒賣回國內,賺了錢之後,就繼續貿易迴圈,不斷擴充資本,成了買辦資產階級。
他們賺錢的關鍵,就是產品必須從國外進口,國內沒辦法生產。
如果因為國內弄工業化,讓政府將原本採購國外工業品的錢,投資到了工業化上,自己的利益不就受損了嗎?
這是他們無法忍受的。
這群人,為了集體的私利,面對工業化的誘惑,當然是極力反對,他們的反對勢必影響統治者的決策,進而影響國家建設。
三:沒有長遠規劃,弄不好工業。
買辦階級因為自己利益,會阻止民國時代和北洋時代的工業發展,那麼主政的掌舵人難道看不到工業化的好處嗎?
答案是他們看得到,但無能為力,原因很簡單,時局動盪而已。
北洋時代,就袁世凱主政的時候稍許安定一點,但也就是稍許而已,主政四年的袁世凱,因為稱帝的孟浪之舉,成了眾矢之的。
牆倒眾人推之後,就憋屈而死了。
接替他的人,名單那是有一長串,什麼馮國璋、段祺瑞、黎元洪、吳佩孚、徐世昌、曹錕、張作霖啊,一個個走馬燈一樣的換。
換一次,就打一場,打一場國家就亂一次!
這樣的政治生態下,如何會有對國家建設的長遠打算?除了少部分地方軍閥,如張作霖和閻錫山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不碰重工業。
北洋時代結束後,民國時代相對比較穩定一點,黃金十年就是這穩定的體現。
不過這十年的大背景也有必要說明一下。
這十年時間,是在明確了以“門戶開放”為原則情況下,借力一戰二戰間歇期國際環境的和平,產生的國際貿易福利而已。
基於國際貿易的需要,當時的中國成了世界市場上很不錯的原材料輸出國,各種礦產和自然資源的出口,換來了財政收入的增長和進出口業態的繁榮,有錢了後的民國政府,終於進入了一個正迴圈階段。
只是,這正迴圈投入的資金,並沒有用在真正能強國的重工業和製造業上,民國的工業能力依舊拉胯。
當日本帝國主義不再滿足於和“多國支配中國”的現狀時,日本的步步侵略,還有英美的綏靖相輔相成,終於迎來了抗日戰爭的爆發。短暫的和平和經濟發展,麻痺了民國政府。
所謂的“攘外必先安內”策略,也讓他們即便有心,也從未認真弄工業化或準備抗戰。
這也是抗日戰爭前期打得如此慘烈根源,間歇期和平的短暫繁榮,被日本的侵略擊得粉碎。
黃金十年,看上去是黃金,實質卻不過是廢鐵時代。
四:就算有心也弄不成。
黃金十年期間,蔣介石也曾雄心勃勃的說要弄工業化,甚至還派人專門制定了一份發展工業化的方案。
只是這方案,面臨的阻力很多,四處受到制約。
首先:蔣介石自己不給力。
蔣介石在那段時間依舊在到處打仗,各種軍閥派系戰爭,圍剿紅軍,讓蔣介石將大量資金投入打仗,甚至借錢打仗。為這個事情,蔣介石還和宋子文起過沖突。
宋子文說要發展工業你要給錢啊,就找老蔣要錢,老蔣說要打仗沒錢,弄的宋子文很不爽,最後爭了起來,氣的蔣介石打了宋子文一巴掌,弄的宋子文當場辭職。
宋子文不幹了,接任的是孔祥熙。
這孔祥熙是個聰明人,為了自己的位置穩固,致力於幫蔣介石籌措戰爭經費。
錢都去打仗了,哪來工業建設的錢?
後來宋子文復職成主管財政的人之後,就再不提啥工業建設,變成徹頭徹尾的大買辦,估計蔣介石那一巴掌,將他的理想也打飛了。
蔣家天下陳家黨,宋家姐妹孔家財,四大家族真沒幾個關心國計民生的。
其次:大地主階級的反對。
發展重工業的關鍵是什麼?除了決心和錢之外,土地也是必不可少的。
沒有工業用地,如何有工業發展,無論工廠也好,礦產也好,發電廠也好,公路、鐵路也好,都跟大片土地有關。這土地都是有主的,大部分在地主富戶手裡,這群人也不好惹。
惹急了沾親帶故都是山頭。徵地?給錢多了錢不夠,給錢少了不願搬,咋整?
今日印度就是如此,沒有徹底土改的印度,政府如果要修個什麼基礎設施,比如鐵路啊機場的,遇上土地所有者死活不同意,最後往往是不了了之。
這裡不得不補充說一句,但凡弄工業化能成功的國家,都有一波土地紅利期。
英國工業革命的時候,弄圈地運動,讓農民成了工人,是徵收土地的辦法。
美國工業革命的時候,弄西部開拓,讓西部海量的無主土地,成了工廠和基礎設施。
法國工業革命的基礎,是路易十四時代將貴族地主集中在巴黎,讓地方失去了強勢阻力。
德國工業革命的基礎,立法弄土地強制徵購,由此才有了工業革命的土地資源。
上面這些辦法,民國一個都幹不成。
最後一個阻力,則是之前說過的買辦階級。
這買辦階級,以江浙財閥為首,當年蔣介石能上位和虞洽卿有很大關係,要不是他們真金白銀的幫扶,蔣介石如何能成為國民黨總裁?
基於此,蔣介石當然要投桃報李,保障他們的利益。
他們的利益是什麼?就是透過壟斷渠道,倒買倒賣國外武器和商品啊。
只要國內不能生產的,他們就有利可圖,國內要是能生產了,他們賺啥錢?
由此才有了宋子文的名言:美國的盤尼西林吃不完,還用自己生產?
這階級在今日依舊存在,名言也相似:聯想沒必要自己做晶片和作業系統,全球化是趨勢。
由此可見,這買辦才是或許才是民國工業化最大的阻力,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國家,擁有工業體系,有了他們將失去發財的機會。
財力雄厚的他們,在政治上足以左右民國政府的決策,當然也影響了國家的發展。
這群人控制民國政府,那時的華夏發展重工業,發展基礎設施和製造業,無疑是做夢。
五:新中國的選擇。
看完以上所有之後,我們應該對民國時代的工業基礎有了一定了解。
輕工業,民國政府還是有一點建設成就的,只是在戰爭破壞之後,變得蕭條了、
重工業,那就真是慘不忍睹,跟清末都強不了多少,甚至更差。
這就是新中國誕生之後面對的產業困局,也因此才有建國之初,關於先發展輕工業,還是先發展重工業的討論。
相較於發展重工業的難度而言,輕工業因為投入少,難度低,無疑見效更快。重工業則投入大,出成績慢,費力也不一定討得到好。
但,遠見者和短視者的最大區別就是,看到時光流逝後的區別。
輕工業能強國嗎?唯有重工業才能強國,只有重工業發展了,不忘輕工業,才有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基於被封鎖的實情,還有跟蘇聯的關係,以及朝鮮戰爭中的奮戰。
老一輩人們,堅定了重工業強國,輕工業富民的道路。
先強國,後富民,最後健全工業體系!
如此才有了重工業建設上的傲人戰績,才有了今日中國避免被封鎖,被金融收割的底氣。
尾聲: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席捲亞洲的時候,最遭殃的是那些國家?答案是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
四小龍為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四小虎是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這小龍小虎的產業結構也各有特色。
韓國和中國臺灣、新加坡擁有工業基礎,在經濟危機之後,能迅速恢復,中國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背靠祖國大陸的幫扶,頂過了危機,反觀四小虎,就一直沒咋緩過來,而四小虎的經濟結構,就是輕工業農業為主的國度。
古人常說,以史為鏡,以史為鑑,這就是了。
工業基礎,才是強國基石,高科技產業,才是富國根源。
先輕後重,還是先重後輕,歷史給了我們答案,也證明了正確的路線為何。
遠見者,因遠見而卓越,短視者,因短視而平庸。
感謝第一代人的努力,感謝曾經為了工業化奮戰的那一代人,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