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倒計時日曆,我們會發現,春節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除了感慨這一年的收穫與艱辛,更多的可能也對各大衛視的春節晚會陣容,表示很大的關心。前幾天就有訊息,說安徽春晚已經錄製完畢。緊接著,北京臺也放出訊息,稱春晚代言人人選已經敲定,是大家熟悉的葛優,和擁有超大流量和人氣的Angelababy。
不管是安徽春晚、江蘇春晚、上海春晚和這次的北京春晚,老百姓和觀眾的要求,其實並非特別極端。大咖的出現,也並不能拯救如今的電視困局,也不是拯救電視臺收視下滑的妙藥靈丹。對於北京春晚邀請的葛優,葫蘆哥沒有一點意見,畢竟演技抗打,圈裡的口碑也非同一般。而楊穎的出現,估計也是為了照顧年輕觀眾的喜歡,但作為表演系出身的演員,葫蘆哥對毫無演技的流量明星,真的提不起一點興趣和好感。
如今的我們似乎對各地方臺春晚走馬燈似的面孔常變,也隨著年齡的增長,繼而感覺這種晚會可看不看。關鍵是網路時代的出現,讓我們有了很多選擇,也對於這類的晚會,不是特別感冒,也感覺並非必須要看。如今的地方晚會,已經成為了一種形式化的表演。就類似於公司每年的團建,工廠節日裡的集體聚餐。而真正的營養和水準,看似高科技燈光舞美相當酷炫 ,而讓大家打心眼裡感覺,我們曾經對春晚的那種迫切期盼,其實也在一點點變淡。
從1983年央視春晚開始,春節晚會伴隨著我們走過青春。記得葫蘆哥還是幼年,每每到了過年,小夥伴們都是迫不及待,關心著年夜飯吃什麼,能拿到多少壓歲錢。那時的我們,家家戶戶歡歡喜喜集體團聚,伴隨著春節晚會的大咖雲集,除夕晚上開啟電視機,已經成為了一種形式必須。
雖說這些年,離開趙本山大叔的壓軸表演,也不見了經典相聲的集體出現,或者說,春節的年味正在一點點變淡,但是我們那種期望見到遠方父母的歸心似箭,其實一點都不曾改變。過年,成為了我們成長的車站,也是我們逐漸成熟和懂得擔當的計劃起點。
懷念趙麗蓉老師,滿嘴唐山話《如此包裝》的樸實表演;懷念趙本山老師的四六八句,《賣柺》忽悠範偉上當一遍一遍;懷念牛群馮鞏《小偷公司》敢講敢言,懷念陳佩斯朱時茂,為了《主角與配角》相互拆臺不留情面。而這樣的春晚,如今的我們,也只能在網上看看影片片段,神仙打架的年代,估計再也不會出現。看似懷念的是笑星聯歡,其實,我們懷念的是失去的青春,和一去不回的少年。
娛樂八卦每日吐槽,關注葫蘆哥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