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新貌
——我的家鄉之四
明正德年間,泰安知州戴經有詩曰:
五汶縈洄一脈深,巡崖轉壑下千尋。
飛流畫艗波光動,界道長虹草色侵。
曲水亭邊雲漠漠,文姜臺畔雨沉沉。
渡頭憑弔當年事,卻羨漁舟傍綠潯。
泰安八景之一的“汶河古渡”,彙集了牟汶、贏汶、石汶、柴汶、泮汶之水,水深流急,河床寬闊。兩岸沙白柳翠,綠雲蔽日。據《泰安縣誌》記載:渡口傍文姜之城,匯五汶通濟。抱魯伏流,百川環碧。野渡任橫斜,閒鷗浴晚晴。若群山漲發,其水聲如嘶馬秋風。待天晴朗,微波鱗鱗,可窺岱嶽之倒影。
往事越千年,換了人間。
我是土生土長的大汶河人,雖然年過半百,兒時的時光依然記憶猶新:攔河壩白練飛瀑,萬馬轟鳴;發電站水流湍急,水花飛濺;軟軟的沙灘上,白鴨在棲息;潺潺的流水中,魚兒在遊動;打漁人拋撒漁網,浣紗女捶搓衣服……
今天,我來到汶河,一切都改變了模樣:原來的攔河壩沒有了蹤影,代之而起的是一座氣勢宏偉的封沿閘壩。閘房氣派,鐵閘高懸。由於還沒有蓄水,水流回旋而下,水波跳躍,波光粼粼;巨石突立,水坑遍佈,蘆葦茂密,把水流分隔成無數的細流,涓涓流淌。
岸邊已經變成了溼地公園。沿著林蔭小道,是各種各樣的樹木,白楊參天,綠柳婆娑;松奇柏怪,花紅葉黃。再加上形態各異的巨石,曲徑通幽,花木濃深。我在樹林裡散步,清風泉水般從我的心靈和肉體上潤過。婉轉的鳥鳴,嘩嘩的水聲,遠處傳來知了的鳴叫,彙集成一曲大自然的合唱。使我產生了幸福的幻覺:我彷彿是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在塗抹了綠色的樹葉上,在綻開了紅花的芯蕊中在快樂地舞蹈。這一刻,我感覺到自己純潔而高尚。自然的陶冶,勝過道學家多少蒼白的說教。
來到明石橋,我更有了對家鄉的眷戀和思考。明石橋修建於明朝隆慶年間,故稱“明石橋”,清代粥店著名石匠薑桂松進行義修,故又稱為“姜公橋”。它見證了大汶河文明五百年的興衰歷程。
這裡曾是商貿交流要道。石橋的建成,結束了汶河兩岸人民交往僅靠舟楫的歷史,並促進了大汶口作為工商小鎮的迅速崛起,給大汶口帶來了繁榮,明石橋是功不可沒的。
走在石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橋面上深深的車輪痕跡,記錄著歲月的滄桑,也見證了磁窯和汶口這兩座千年古鎮作為九州通衢,商旅雲集之地的繁榮景象。橋面寬約2.5米,橋孔長短不一,讓整個石橋顯得富有靈氣。值得一提的是,橋的中間一段是藉助一片突兀的巨石修建,沒有橋洞,沒有流水聲,所以當地人又叫啞巴橋子。這充分體現了古人的智慧,既節省了人力物力,又富有美感,遠遠看去,整個石橋就像一個大寫的“之”字。
千古汶河不捨晝夜沖刷著石橋,橋墩上佈滿綠色的青苔。這座石橋的橋墩、橋面都是泰山石砌成,暴曬不裂,沖刷不毀,所以五百年年來它還能在激流中永駐。它用堅韌的體魄承載著絡繹不絕的行人,車水馬龍的車輛,來來往往的牛羊……望著靜靜地大汶河水自東向西天水相接處,古時候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繁榮場面又浮現在我的眼前。
大汶河平展而寬闊,水流豪放而不張狂,文靜而又不失詩意。我追蹤著天真爛漫的童年,拾掇著風沙流雲、蹉跎歲月的足跡,走過了人生的五十多年。我的笑聲曾留在了河岸的灌木叢中,我的淚水滴在流水泠泠的碧波里。“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歲月一去不復返,早已物是人非。而大汶河,依舊長岸蜿蜒,楊柳依依,西風染黃,樹葉蕭瑟。又經秋雨點潤,柳墨如炭,水墨的韻味躍然目簾。
汶河北岸是肥沃的汶陽田,人煙稠密,豆麥桑麻,自古富饒。春天白蒿芳香,夏日蟲鳴蟬唱,秋天五穀豐登,冬日草黃雪白,春秋時期的齊國公主文姜,連同她的一抹羞紅已乘車離去。只留下追逐落霞的孤鶩,一色長天秋水……
面對著美麗的汶河,思忖著可愛的家鄉,我禁不住感慨萬千:
汶河好風光,檣櫓繁忙,遷客商賈爭來往。
一路坎坷向西方,閱盡滄桑。
古渡依舊靚,碧波盪漾,文姜城內無文姜。
古橋新壩共一河,萬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