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外地的朋友詢問,如何制定一條高質量的蘇州旅遊線路。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蘇州人,我來介紹下我心目中的一條完美蘇州遊線。
都說“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竊以為, 與其打卡門庭若市的拙政園、獅子林等名園,不如造訪一下蘇州一干小眾園林,一樣有山有水、有亭有閣,人少清靜還閒適。
比如耦園,處於倉街小巷中,三面縈水,只有一條小徑與外面的世界相通,頗有“一去紅塵三十里”的味道,如幽蘭一般孤芳自賞,像蘇州古城那樣遺世獨立。它的佈局,讓我聯想起古人日常起居、吃喝拉撒等種種光景,有點像我那多年前住過的老宅。因此,在我內心深處,從未把它當成一座園林,一處風景。
這裡沒有訪客每日的接踵摩肩,卻有著大隱隱於市的閒適散淡。在耦園的雙照樓茶室,祁門、龍井、猴魁、普洱、烏龍、毛峰……應有盡有,要一杯最便宜的炒青,靜靜坐著,就已經很美好。
還有藝圃,隱匿於古時“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閶門腳下一爿老宅民居的夾縫中。這裡,私家車是通不過的,乾脆棄車步行,穿巷而入。藝圃不大,佔地不過六畝。好在蘇州人習慣了“螺螄殼裡做道場”,園不在大,貴乎景深。只要位置關係處理妥當,便能讓人產生“方寸之間,窮盡變化”的錯覺。遠山近水,“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瓦屋紙窗,層層遞進,轉朱閣,低綺戶,仰首俯瞰之間、駐足迂迴之際,讓人總覺得,那原本沒有幾間房屋、沒有幾條迴廊的小院,卻怎麼走也逛不夠,怎麼玩都看不厭。
逛過園林,該吃點東西了。蘇州的吃食口味偏甜,對於天南地北來蘇的遊客來說,眾口難調。蘇幫菜可以不吃,但是,來蘇州,倘若不吃上一碗地道的蘇式湯麵,等於白來了。
“一望二三里,麵館四五家”,形容的就是星羅棋佈在蘇州大街小巷裡數不清的麵館。吃麵最講究一碗湯水,因為湯裡藏著蘇式面的靈魂。蘇式麵館湯料配方有鱔骨、雞(雞架)、蹄髈、豬骨、蝦殼、青魚、火腿等,用文火熬製8、9小時,“吊”出了五味混元的神韻,出湯後選用豬腿骨、脊樑骨,再慢慢煨上三小時左右。蘇式湯麵曾憑著518種澆頭,成功創下“世界上澆頭種類最多的原湯麵”的世界紀錄。
一碗蘇式面正確的開啟方式是過橋,即面歸面裝碗,澆頭則另放一小碟,一口面、一口澆頭、一口薑絲,篤篤定定的吃。蘇州人素有“不時不食”的講究,不同季節去蘇州吃的時令面也不一樣。開春有三蝦面,盛夏有楓鎮大肉面,金秋有禿黃油拌麵,冬令有凍雞面。一碗蘇式面,就像一位溫柔婉約、情深意濃的吳地美人,將蘇州人的細膩精緻發揮得淋漓盡致,也讓外地遊客產生了“對一個城市的記憶只需一碗麵”。
到蘇州來,走馬觀花看不出個所以然,須得篤悠悠逛一下蘇州的小街小巷,那裡才是最有看頭的老底子蘇式生活。
藝圃所在的那一爿姑蘇老民居群,在縱橫交錯的舊屋陋巷間兜兜轉轉繞“迷宮”:慵懶的貓兒蜷臥在屋簷底下打盹、上了歲數的老嫗踮起腳尖晾曬被單、沿街的窗戶飄出一陣吳儂軟語評彈聲……
從新民橋到虎丘的六里山塘。清晨走進巷子,升騰著縷縷煙霧,一隻煤爐開啟了小巷新的一天。巷口水井邊汲水的少婦慢條斯理拉著吊桶繩,那領肥大條紋的睡衣裡頭似乎還帶著昨夜朦朧的睡意。其實,小巷老早就醒了,上了年紀的阿爹或足不出戶,在自家庭院裡侍弄花草;或進了園林打拳、練氣功;茶館最鬧猛,老茶客們一手擱方桌,一腳翹條凳上。從風雲聊到風月,整個廳堂一片嗡嗡聲,說到口乾舌燥,端起玻璃杯或紫砂壺,“咕咚咕咚”一個勁兒往肚皮裡灌水,這叫早上皮包水。“梔子花、白蘭花”清脆軟糯的叫賣聲從耳畔飄起,“吱嘎吱嘎”的黃包車輪從青石板面轔轔碾過,店鋪開始一一卸下排門。樓上的婦人拿出了晾衣裳的竹竿,從自家窗臺探伸著擱到對面的屋簷上,然後放下竹簾、虛掩長窗。
山塘的閭巷是饒有風味的,它曲折幽深、變幻無窮,櫛比鱗次的粉牆黛瓦分隔著水與陸、靈動與恬靜,一面是波光瀲灩,一面是塵世喧囂。小巷彈石鋪路,平時無灰沙,即便陣雨剛過,亦能穿布鞋而不溼腳。閭巷深處有遺世獨立的高牆深院,宅邸大門上方“厚德載物”的匾額,傳承著耕讀世家的流風遺韻。
我曾在這樣的大宅院生活了十數年,吊著銅環的沉重朱門終日緊閉,四周的風火牆高得要仰面張望,“一枝紅杏出牆來”成了奢侈的念頭。那漫牆的爬山虎、紫藤,流蘇似的掛著。房屋是一間挨著一間,左邊一個廳堂,右側一方院落。鐘鳴鼎食之家,朱欄小樓,妻妾兒女,各佔一房,關起門來,冷暖自知。
更多的是低矮平房,小院大門通常敞開或虛掩著的,主婦在廚下,可聽得切菜剁肉、煎炒爆聲,響連四壁,炊煙從後院嫋至前廳,一抹亮藍動人心。我曾爬上小樓,趴在老虎天窗往下看,兩側廂房連在一起,那天井小得像一口深井。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河面視野開闊了很多,兩岸人家沿河面街,前門是小巷煙火,後門是枕河生活。臨河一面有長窗和石碼頭,那條石一頭騰空,一頭嵌入石駁岸,逐級插進河床。站在對岸看上去就像一條條石制的雲梯掛在家門口,女人們踩著“雲梯”凌空上下,淘米、洗菜、洗衣……河面上楫來槳往,船隻上裝著魚蝦、菜蔬、瓜果。臨河視窗一旦有人叫買,那船便似箭一般射到樓窗下,雙方交易談成,樓上便緩緩放下一隻籃筐,錢放在筐中,東西放在筐中吊上去。隨後,樓窗“吱呀”關上,小船悠悠隨波逐流……這時蘇州的味道就已經融入你的生活了。
最後,借用最近很熱的一句話:待無恙,君再來,訪蘇州,探江南。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陳抒怡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申功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