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胃火亢盛和口渴之間的關係。
關於口渴,我前幾天曾經寫過一篇文說,講到了肝鬱和口渴之間的關係。
其實,相對來說,胃火偏亢引起的口渴,更普遍和多見一些。
來,我給你說個真實的醫案故事。
話說有這麼一個男子,醫案記載姓齊,當時是30歲。
初診時間,為1990年的2月19日。
他什麼毛病呢?就是口渴。從早晨起來,他就開始渴,怎麼喝水都無濟於事。身邊的水壺,不過一會兒就喝光。
等到晚上的時候,他渴得睡不著覺,常常半夜起來喝水。喝完水,還沒等重新入睡呢,口渴之感又出現了。
與此同時,他食慾旺盛,而且多尿。這沒啥意外的。喝得多,尿得當然就多。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開始,此人高度懷疑自己是糖尿病。
於是,他就到醫院去檢查血糖和尿糖。結果呢,各項數值都在正常範圍內,不能確診。
既然如此,我為啥這麼渴呢?患者百思不得其解,就只好投中醫治療。
刻診,見患者脈象細滑而數,舌苔黃燥,舌質偏紅,舌體瘦,面赤。
患者自己說,他現在大便乾燥,已經三天沒排便了,夜裡睡不好覺,尿黃,容易飢餓。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在口渴難耐的時候,痛痛快快地喝涼水。
瞭解到這些情況以後,醫家就說了,你這情況,考慮消渴,而且是屬於“中消”。
患者當時就問,說這個消渴,是不是等於糖尿病?
醫家答,類似,但並不完全等同。
接著,看醫家書方一首。但見——
黃連,石膏,知母,當歸,生地,丹皮,赤芍,麥冬,梔子,甘草。
所有這些,水煎服。
結果如何?患者服用5劑之後,口渴現象大大減輕。這時候,醫家在原方中加入葛根和花粉各15克,繼續投用5劑。這時候,患者諸症消失,口渴現象沒了。
症狀改善以後,患者十分高興。他又查了一下血糖尿糖,基本和從前一樣。雖然化驗數值上沒變化,但是症狀的確改善太多了。
這張醫案,最初記載於山東中醫學會和青島醫學會,早年出版的醫案集子裡。我看到以後,覺得很典型,所以就剪下來收藏。
我來給你談談這裡的道理。
你看,這個患者的主訴,就是口渴、多飲。
為什麼口渴?
患者最初想到的是糖尿病。可經過化驗,發現患者的血糖和尿糖正常。
這就提示我們,得換一種思路來看待問題了。
換什麼思路呢?這就是胃火。
沒錯,患者有胃火。
你看,脈象滑數,這是有熱的象徵。舌紅苔黃燥,這是胃火偏亢,灼傷津液。胃火上擾於心,他就睡不好覺,覺得煩躁。心,其華在面。心神被火勢所擾,熱迫血行,所以臉紅。
胃火大,相當於篝火燒得旺,無論添多少柴火,都添不飽它。所以,這個患者就特別能吃。
胃火大,耗傷脾陰。脾的運化之能下降,所以無法很好地疏布津液。津液直接下趨於膀胱,所以患者就口渴多尿。
陽明之火,灼傷津液,患者大腸津虧,所以就大便乾燥。
所有這些,綜合起來,基本就屬於中醫所謂的“消渴”。由於主要問題在於胃火偏亢,所以中醫稱此為“中消”。
請注意,中醫所謂的消渴,基本類似現代醫學所說的糖尿病。只不過,糖尿病的診斷,需要結合嚴格的數值量化。而中醫的消渴症,考慮的是患者切身的症候。這就造成一個現象,中醫確診的消渴,西醫可能無法確診糖尿病。
因此,上文醫案裡這個患者,就不要糾結於血糖和尿糖的數值了。而是要集中精力,清胃火。
我們再來看看當時醫家用的配伍——
這裡頭,石膏清胃火,知母清熱滋陰。黃連直折胃火。生地、麥冬用於滋陰清熱。丹皮、赤芍、梔子清熱去火。
這就是基本的用藥思路,十分簡單明瞭。後來,為了加強生津止渴之效,故而加入葛根和花粉。
其實,類似這種因為胃火導致的口渴,在生活中非常常見。患者的主要表現,就是口渴、口中熱,甚至有冒熱氣的感覺,外加口臭。喜歡喝冷飲,便幹,尿黃。舌頭,往往是偏紅的。舌苔,要麼少而幹,要麼發黃燥。平時的飲食,則喜歡辛辣,或肥甘厚味。患者的主要群體,集中在青壯年。
這類人,我建議能及時看看中醫。用清胃火的方式,來適當改善。文中所述方藥,其實是清胃散的加減。非專業的讀者朋友,務必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適當借鑑。
關鍵是,我們得清楚,胃火偏亢和口渴之間的關係。中醫關於消渴一症的認識,我覺得很有價值,應該讓更多的人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