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明戈,一個愛好歷史的草根學習者。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中國姓氏由來,主要是為了幫大家理解先秦時期的人物關係,如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等就更容易理解。在此不參與討論現代社會的姓氏關係以及孰優孰劣的無趣話題[祈禱],千千萬,萬萬千都是中華好兒女。
上古黃帝時期,便有了姓,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
除了與圖騰相關,還與女性密不可分,史料記載中國最早出現的八大古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均有女旁。這實際上與母系社會脫不了干係,當時每個部落的首領都是女性祖先,母系社會,只知有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話裡流傳著“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許多故事(如周朝祖先後稷的身世)。由此可見我們祖先歷經母系氏族的痕跡。自然而然帶女旁的姓也就成為了每個部落的標誌和象徵。後來進入父系社會,依然沿襲了姓的制度。
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上蒼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
自夏、商、周起至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人們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發展的過程中,又衍生出“氏”這個稱號。姓和氏是分開的,“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看來老祖宗一開始就知道近親是不能通婚的[害羞]。
隨著部落的不斷繁衍,單個部落的人越來越多,有一部分人就會前往別處,為了區分這些人,氏就誕生了。傳說,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所以作為部落象徵的姓經過先秦時期不斷演化,逐漸出現今天我們見到的姓氏。周朝初年,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式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大夫的後人又以受封國的名稱為氏。以後,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並且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至於貴族婦女,則無論怎麼稱呼都必須帶上姓,我們前面講過的趙盾之子趙朔娶晉宗室之女莊姬,後人稱之為趙莊姬。這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謹性。到戰國時期,社會劇烈變動,舊貴族沒落了,有的還淪為奴隸。這表明貴族身份的氏,已無存在的必要。
再有如周文王的叔叔太伯,也是姬姓,但為了不影響周文王之父季歷的統治,遷往今江蘇一代,後來被封吳國,他的後代就以吳為氏,後來就演化為今天的吳姓,因此吳姓可以說是“姬姓吳氏”。同理以封地命氏就演化出周氏、鄭氏、王氏、魯氏、曹氏、魏氏等。除了這些以封地命氏之外,還有以官名命氏,如司徒、司馬、司空等;以職業命氏,如陶、屠等;以居住地命氏,如西門、東郭、邱等;以先人的表字命氏,如林姓來自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以兄弟排行命氏,如伯、仲、叔、季、孟等。
炎帝的姜姓是呂氏、謝氏、齊氏、高氏、盧氏、崔氏等的重要起源之一。舜帝的姚姓演化出陳、王、胡、孫、虞、田、袁、車、陸等姓氏。這些演化出的姓氏,在先秦時代就稱為氏。
到了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從那以後,姓就是氏,氏就是姓,基本已沒有區別。
大家有什麼高見,可以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