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域沉船中打撈上來的中國瓷器殘片
▲沉船出土的非陶瓷文物。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提供)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
海洋考古學家在新加坡海域發現兩艘沉船,
其中一艘可追溯至14世紀,
為新加坡歷史首次。
船上出水的中國瓷器等文物
計劃在今年底於本地博物館展出。
2015年,有商業潛水員在白礁(Pedra Branca)附近的新加坡水域進行一項海事作業時,意外發現一些瓷盤。第一艘沉船過後在白礁西北約100米的位置被發現。
一年後,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委託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ISEAS)的考古團隊對這片區域進行勘察,並打撈這艘沉船中的物件。
▲潛水員在水下發現寫有華文字的瓷碗。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提供)
▲工作人員在海底打撈沉船上的物資
對第一艘沉船的打撈工作持續到2019年,期間團隊在進行周邊勘察時,又在距離白礁以東約300米處發現第二艘沉船。對這艘沉船文物的打撈工作直到今年年中才告一段落。
白礁一帶暗礁處處,歷史上時有途徑這裡的船隻擱淺甚至是遭遇船難。
考古團隊研究發現,第一艘沉船中裝載的中國瓷器,與2015年在皇后坊及歷次在福康寧山出土的文物類似,可作為證據,證明其歷史可早至14世紀,那時新加坡被稱為“淡馬錫”。
▲部分出水瓷器
參與兩次勘察與打撈工作的ISEAS海洋考古專案主管、海洋考古學家費克(Michael Flecker)博士說:“除了大批龍泉青瓷和其他陶瓷貨物,第一艘沉船載有的元代青花瓷器數量超過世界上其他有文獻記載的沉船。其中許多文物都很罕見,有一件相信是獨一無二的。”
▲青花瓷瓶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提供)
費克所指的,是一個儲存相當完整青花瓷瓶,擁有細長直頸、球狀圓瓶身和喇叭瓶腳。文物局在昨天釋出的文告中寫道,“就目前所能確定的情況來看,這是世界上唯一有文獻記載的例子”。
第二艘沉船相信是名為“Shah Munchah”的印度制商船,它於1796年從中國駛回印度途中沉沒。
從第二艘沉船上找到的文物包括各類中國陶瓷,銅合金、玻璃和瑪瑙製品等,以及船錨和大炮。這些大炮通常安裝在18世紀和19世紀初東印度公司僱傭的商船上,主要用作防禦和訊號用途。
▲考古團隊打撈起第二艘沉船中找到的大炮。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提供)
新加坡文物局文化遺產研究與評估司長楊克翔說:“這兩艘沉船上廣泛且數量眾多的文物將為新加坡早期及本地區的海上貿易歷史帶來寶貴的見解,反映了19世紀前新加坡的連通性。我們將繼續研究它們的重要性,並設法推廣這些知識,讓更多人瞭解這些文物和新加坡的海事歷史。”
兩艘船上打撈起超過九公噸重的文物有待文物局和ISEAS進行脫鹽、清潔、儲存和編目。待研究與記錄工作完成後,文物局希望能在今年底在屬下博物館展出這些文物。ISEAS也可能會發表相關考古研究報告。
▲部分被發現的瓷器 @鳳凰網
▲部分出水瓷器 @海峽時報
那些中國海底沉船上的珍寶
01
黑石號
1996年,德國人沃特法在新加坡以南約240公里,接近蘇門答臘島勿里洞島西岸不到三公里的淺水區,發現了一艘沉船。因為勿里洞島附近遍佈黑石礁,在發現沉船150米的地方就有一塊很大的黑礁石,於是沃特法將其命名為“Batu Hitam”,中文意譯為“黑石號”。
“黑石號”的打撈始於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基本完成,從2000年開始對打撈文物進行整理,今天黑石號上的瓷器和珍寶被新加坡整船購買並妥善珍藏。
“黑石號”上共發現了67000多件文物,基本上都是中國製造,其中98%都是瓷器,以湖南長沙窯為主,還包括浙江越窯、河北邢窯、河南鞏縣窯和廣東窯瓷器,種類豐富,色彩鮮豔。另外的珍貴文物,是數十件精美的金銀器和銅鏡等器物。
部分出水文物:
▲八稜胡人伎樂金盃
▲“卍”字元金碟
▲天鵝團花金碟
▲從“黑石號”沉船上打撈起的金銀器
▲唐代真子飛霜紋銅鏡
▲白釉綠彩魚底吸杯
▲白釉綠彩龍紋盤
▲文字碗
內寫“湖南道草市石諸孟子有明樊家記”字樣,
有專家認為關注公眾號老窯它應該是那時的廣告宣傳語。
▲青釉褐綠彩飛鳥紋碗
▲各種圖案的碗是“黑石號”出水最多的器物
▲白釉綠彩高足長柄壺
▲江心鏡
帶有四神八卦紋飾和銘文,約造於759年,專貢皇室。
▲唐青花瓷器
02
南海Ⅰ號
“南海Ⅰ號”是中國水下考古發展的標誌之一,它的發現與中國水下考古的發展密切相關。
20世紀80年代,世界興起一股尋寶熱潮。1987年,英國海洋探測公司與廣州救撈局在中國陽江的南海海域搜尋一艘東印度公司沉船時,意外在距陽江東平港20多海里處,打撈上金銀器、錫器和陶瓷器等珍貴文物200多件,經鑑定,這是一艘宋元時期的沉船。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國家文物局將之定名為“南海Ⅰ號”沉船。
為使“南海Ⅰ號”能長久儲存,沉船被整體打撈起來,目前被置於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宮”內,並模仿它原來所處的海水環境。
2019年8月6日,“南海Ⅰ號”宋代沉船船艙內貨物已清理完畢,出水文物總數超過18萬件,堪稱中國水下考古之最,其中尤以鐵器、瓷器為大宗。
部分出水文物:
▲福建建窯系黑釉瓷盞
▲福建德化窯青白釉刻劃花帶蓋碗
▲福建德化窯青白釉粉盒
▲福建磁灶窯褐釉扁陶瓶
▲鎏金虯龍紋環
▲銅環
▲宋代銅錢
▲木梳(殘)
▲墨石用具
▲宋青石硯
▲硃砂
▲綠釉印花葵口瓷碟
▲福建德化窯青白釉印花四系罐
(內套裝小瓷瓶)
▲鎏金腰帶
▲石雕觀音佩飾
03
南澳Ⅰ號
“南澳Ⅰ號”沉船為一條明萬曆年間的古船,位於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東南海域。2007年當地漁民網撈作業時發現,後經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調查確認為一處明代沉船遺址。2010——2012年夏,連續開展了三次大規模的水下考古搶救性發掘工作,成果豐盛,並獲評2010年全國考古十大發現。
和“南海Ⅰ號”不同的是,“南澳Ⅰ號”沉船打撈只是把船上的器物打撈起來。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原真性原則,水下文化遺產保護要儘量保持原真性,希望不要動船,因為船拆下來之後,就很難再裝回去。為了保證“南澳Ⅰ號”的船體不被破壞,水下考古工作者採取了另外一種措施,就是用一個大型框架把它罩在海底。
部分出水文物:
▲左上:青花雲龍紋碗 右上:青花立鳳紋盤
左下:青花纏枝花紋瓶 右下:青花折枝花紋粉盒
▲左上:銅線圈 右上:柿餅
左下:銅炮凝結塊 右下:描金漆木板“攜琴訪友”圖
▲醬釉堆塑龍紋六龍系甕
▲篦梳
▲骰子
▲青花折枝花卉紋套裝蓋盒,三件套裝,景德鎮窯
▲瓷碟
▲青花花鳥紋“玉”款杯
▲青花纏枝菊花紋大罐
04
丹東一號
“丹東一號”沉船遺址地處黃海北部、丹東市東港西南約50多公里的海上,曾為1894年甲午海戰時的交戰海區。
2013年11月,為配合丹東港建設專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會同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啟動“丹東一號”水下考古調查專案。在歷時三年的工作中,考古人員開展了檔案研究、物探搜尋、沉艦定位、探摸試掘、回填及初步保護措施等工作,確認“丹東一號”沉艦基本情況。該艦殘長約61米,最寬處11.5米,艦體儲存的高度約2.5米,發現殘損的水密艙室、鍋爐艙、穹甲板等結構。考古工作提取文物200餘件,包括船體構件、船員生活用品及武器配件等。其中,帶“致遠”刻銘餐盤、銅加特林機槍以及刻有致遠艦大副陳金揆名號(Chin Kin Kuai)的單筒望遠鏡等尤為珍貴。經考古、軍事、艦船專家研究認定,該艦為中日甲午海戰沉艦——北洋水師致遠艦。
重要的出水文物:
▲帶“致遠”篆書的瓷盤
▲水下發現的穹甲結構
▲水下發現的魚雷引信
▲水下發現的152毫米副炮彈頭
▲在恆溫箱保護的加特林機關炮(除鏽處理後)
▲加特林機關炮銘牌(除鏽處理後)
▲水煙壺煙倉內蓋刻字
▲呂義泰白銅壽紋水菸袋
▲物鏡筒上Chin Kin Kuai 為大副陳金揆英文拼寫
▲陳金揆(Chin Kin Kuai)所用單筒望遠鏡
▲57毫米哈乞開司炮的肩託
05
華光礁一號
“華光礁一號”沉船遺址位於西沙群島華光礁礁盤內側,1996年由漁民發現,1997年曾遭到非法盜掘,沉船遺址破壞嚴重,1998—1999年做過一次初步調查和試掘。
2007年3—5月,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對該沉船遺址進行了全面揭露的大規模考古發掘,逐層、按探方清理船內遺蹟,對發掘過程、船體與遺物做了全面測繪,出水了一大批瓷器等遺物。2008年11—12月,再次對船體進行了發掘,對船體構件進行編號測繪,分解提取運回博物館進行脫鹽、脫水保護處理,還採集各個部位船板、艌料、珊瑚砂等不同樣品進行鑑定和測試,以全面獲取船體及其儲存環境等資訊。
“華光礁一號”沉船出水遺物近萬件,有瓷器、鐵器、銅鏡、銅錢等,瓷器有青白釉、青釉、白釉、醬釉等,多為日常生活用器,分別產自景德鎮窯、德化窯、磁灶窯、閩清窯、南安窯、松溪窯等,年代屬南宋時期。後考古發掘出一件刻有楷書“壬午載潘三郎造”字樣的青白釉碗,推斷該船應是南宋中期左右。
“華光礁一號”沉船遺址的試掘與發掘,是中國第一次開展的遠海水下考古發掘工作,同時也是在水下環境良好的條件下開展的一項較為全面系統、記錄詳盡的水下考古實踐。
部分出水文物:
▲德化窯青白釉菊瓣紋盤口小瓶
▲磁灶窯醬釉執壺
▲德化窯青白釉菊瓣紋印花粉盒
▲青釉刻劃花卉紋碗
▲南安羅東窯青花釉刻花執壺(帶蓋)
▲黑釉描金盞
▲花卉紋菱口銅盤
▲小罐與珊瑚礁結塊
▲青瓷碗與珊瑚礁結塊
▲青白釉菊瓣紋印花粉盒(南宋)
-END-
(文章轉自:陶冶圖說,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