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了,不少家長希望孩子親近閱讀,會買些課外書籍給孩子。然而走進書店,看著密密麻麻的書架,如何幫孩子選好書、讀好書,讓很多家長犯了難。特別是,一些家長髮現自己給孩子買的課外讀物,竟一不小心就踩了“雷”。
比如,在課外讀物《胡小鬧日記》中,以胡小鬧為首的孩子們,在和家長髮生分歧的時候,採取的方式不是對話交流,而是集體不回家甚至絕食抗議;又如,有家長質疑《小豬唏哩呼嚕》一書中,部分故事傳達了重男輕女、走後門送禮等不良觀念;再如,在科普童書中出現吃野味的不當表述;還有英語啟蒙繪本《RAZ》中有“我好喜歡罌粟花”的描寫……青少年課外讀物讓人很“迷惑”,一些早已被歷史拋棄的陳舊觀念、“少兒不宜”的內容出現在課外讀物中,有的甚至打著“專家推薦”或“經典必讀”的名號,這些無疑給家長提了個醒。
課外讀物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重要媒介,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讓孩子受益終生。但如果孩子閱讀的是一些不良書籍,那麼書籍不僅不能成為良師益友,反而於身心有害。而相比於對網路上各種不良資訊的“嚴防死守”,不少家長對書籍更為放心,在篩選時警惕性容易降低,可能會讓不良讀物鑽了空子。
閱讀很重要,讀好書更重要。在全民閱讀大趨勢下,重視閱讀是好事,我們樂見家長求書若渴。在選擇課外讀物時,家長要當好“守門員”、花功夫精心挑選,不要盲信一些所謂的推薦書單,而要選擇真正適合孩子的書籍。買了課外書之後,也不要丟給孩子就撒手不管了,家長最好是能和孩子一起閱讀,在發現有不當內容時加強引導、及時糾偏。只有在科學與適度的節奏裡,幫助孩子進入美好的閱讀世界中,才能真正讓孩子樂享閱讀、快樂成長。“盡信書不如無書”,孩子到底讀什麼好,自主權掌握在家長和孩子手中,等著家長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和發現。
(張冬梅)
來源: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