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當下的網際網路電商、直播、短影片等等產品都涉及了人貨匹配模型。人貨匹配模型中最核心的就是人貨匹配的方法以及步驟。這篇文章從導購型匹配、門店型匹配、商場型匹配三個方面來跟大家介紹人貨匹配模型。一起來看看吧。
多資料分析書本、文章都提過人貨場模型,但對於其中最核心的人貨如何匹配,沒有詳細介紹。
人貨匹配是非常底層的分析理論,涉及到轉化率分析、使用者分群、推薦演算法訓練等重要議題,無論網際網路的電商、O2O、短影片、直播等產品都會考慮這點。
廢話不多說,今天詳細介紹一下。
一、導購型匹配
設想一個最簡單的場景:顧客站在櫃檯前,說“我想要個電風扇”。
此時顧客需求已經跋山涉水來到店裡,成交意願很高。
且需求已經表達得很清晰了。作為導購要確認的,就是:到底是啥樣的電風扇。
這就是常見的:導購型匹配。
此時匹配的,主要是:具體商品資訊,比如:
- 場景:出門用?辦公桌用?臥室用?客廳用?
- 款式:手裡拿的、臺式的、落地式的?
- 價位:價格大概在XXX範圍內?
- 設計:這個外觀/顏色/造型,您滿意不?
注意,這四點資訊的匹配,是層層遞進的關係。
使用場景決定了款式、價格、設計。
價格又決定了設計、做工等等細節。所以一個優秀的導購,一定是由大到小確認,這樣更容易鎖定顧客需求,提升匹配成功率。
這就是為啥名字要叫:導購(像嚮導一樣引導購買),而不叫推銷員的原因。
無腦的推銷員才是一上來就blabla講一堆:“我們的產品有十八項功能二十種專利好好好各種牛逼……”
當然,不同商品,導購提升匹配成功率的手段也不同。常見的手段包括:
- 場景式匹配:常見於耐用品、大件商品。從需求場景出發,逐步引導到具體價位、功能。
- 體驗式匹配:常見於快消品、服裝、美業。直接讓使用者體驗產品,體驗良好馬上鎖定需求。
- 陳列式匹配:常見於快消品,特別是啤酒瓜子礦泉水這種小金額即時消費產品。反正顧客買了也就圖個新鮮,直接陳列幾十款,看中哪個拿哪個。
- 價格式匹配:常見於快消品,特別是日用、家居、護理、清潔類產品。這些化工產品成本低、囤貨週期長、日常都要、使用者對價格敏感,只要價格有優惠都能吸引一波囤貨。
所以理論上,場景式匹配是最佳的導購匹配模式。
但實際上,相當多快消品,消費者並沒有耐心細細思考:到底為啥要買。消費者本身就是衝動消費。
因此不需要事事都場景匹配,體驗、陳列、價格都很好用。
只有大件商品,才適合細細梳理場景,進行引導。
總結以上要素,可以推匯出導購型匹配的分析模型(如下):
二、門店型匹配
設想一個略複雜的場景:
顧客在商場裡逛,還沒有決定去哪個店。
此時顧客成交意願並不高(甚至都不確定他是不是來購物的),需求也不明確。
因此不可能一上來直接精準匹配到一件商品。
此時要做的匹配,本質上是:把有需求的使用者挑出來,引導到店裡。
注意:在這個場景,是無法準確獲取使用者資訊的。
客人還在商場裡晃來晃去的時候,就叨叨問一堆問題,不但囉嗦,而且會把客人嚇跑。
此時更需要的是引流手段,能吸引有需求的客人來,同時儘量規避無需求的客人,避免浪費資源。
常用的手段,有:
- 基於自然週期的:大部分消費品都可以用,因為大部分消費品在一年中,都有自己固定的熱銷時間段,比如:週末、月末、季度末、逢年過節。在相應的時間段開展活動即可。
- 基於消費週期的:根據顧客消費記錄,之前購買的預計已消耗完了,提醒二次購買。
- 基於使用者分層的:常見於美業、健康等大客戶聚集的行業。針對高階使用者定向邀約,定向開展活動,一方面防止客戶流失,另一方面給潛在的大客戶樹個榜樣,吸引加入。
- 基於生命週期的:常見於母嬰、教育、健康等生命週期強烈的行業。想攔截媽媽、寶寶、老人,去公園、遊樂場、波波池拿著玩具、雞蛋、米麵油等等就行了……
- 基於渠道的:常見於金融、地產、家居等需要大客戶的行業。在目標客戶的聚集的渠道(企業、小區、商會等等)集中推廣,吸引客人。
由於既不確定顧客購買意向,又不確定需求,因此這個階段的匹配成功率必然是大大降低的。
並且夾雜的影響因素太多,根本無法分析清楚:
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的問題導致不成交。
因此為了提高分析效率,一般拆成兩段進行分析:引流到店、到店成交。
單獨考核各種手段引流到店的質量,再看到店後怎麼引導成交。
總結以上要素,可以推匯出門店型匹配的分析模型(如下):
三、商場型匹配
設想一個更復雜的場景:
顧客在步行街裡逛,還沒有決定去哪個商場。
此時顧客成交意願和需求非常不明確,甚至只是單純路過而已。
注意:在這個場景裡,商場和門店思考的問題是不一樣的。
- 門店:如果商場沒有人流,就關了這個店,找有人流的商場開店。
- 商場:不在乎具體一家店的死活,只要我有人流,就有源源不斷的人來開店。
只有商場才在乎:如何把步行街的使用者匹配到我這裡來。
商品的匹配邏輯是非常簡單粗暴的:
- 搞壟斷:我用超低價補貼乾死競爭對手,或者我直接把步行街的主幹道給佔了!使用者自然到我這裡來。
- 拉同夥:我低價拉一些大品牌門店入住,自然能吸引高階使用者進來。
- 造流量:我在負一層開一個便宜的巨型超市,顧客自然會蜂擁來買。
- 做配套:我開一個大型兒童樂園,爸爸媽媽們就會帶娃來玩,順便逛個街。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這裡幾乎沒有考慮使用者需求。單純地靠商業運作即可。
實際上,商場也是要考慮使用者需求的,畢竟以上四點,只能把使用者拉進來。
想進一步賺錢,還得吸引小商家入住。因此涉及:怎麼把使用者匹配給小商家的問題。
商場是完全不在乎某一個小商家的死活的(除非這是自己的親兒子)。
所以商場處理使用者與商家匹配的問題,也是非常簡單粗暴:
- 直接出錢買。誰花錢買好的鋪位,我賣給誰。
- 按區域分配商家。有電影院入住了,就把奶茶、小吃擺在旁邊。
- 觀察使用者行為。比如媽媽們都喜歡在波波池溜娃時順便看母嬰商品,就推親子消費季。
這樣就足夠了。
然後還可以包裝一些成功案例,給還沒入駐的小商戶看:“你看入住這裡多賺錢呀,快來快來。”
四、傳統企業 VS網際網路企業
有的同學會說:
陳老師,你這講的都是傳統開商場,可我們是網際網路行業呀。
其實認真看了這三種匹配模型,大家發現什麼沒有……
所謂網際網路,根本就是把傳統商場搬到線上而已!
把導購換成網紅,就是所謂直播電商玩法。
把導購換成加個人微信,就是所謂私域流量玩法。
把門店投在商場的廣告,換成直通車,就是平臺電商的玩法。
把門店投在路邊的廣告,換成加企微群,就是社群營銷的玩法。
把門店VIP老帶新有禮,換成裂變廣告,就是裂變增長的玩法。
把商場換成XX平臺,這幫網際網路APP燒錢、派券、1元購,是不是很熟悉了。
把按區域分商家,換成按首次點選商品屬性計算商品間距離函式,就是推薦演算法裡相似性推薦演算法。
把按人群行為推活動,換成按相似點選行為分人群,再推薦商品,就是協同過濾演算法。
所以,所謂電子商務,還是商務,本質上運作的邏輯是一樣的。
不同的是,網際網路上使用者行為能留下充分的資料記錄,因此能進行相對準確的分析。
再也不用像傳統門店那樣,靠研究人員現場肉眼觀察消費動線了。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
不要迷信所謂“大廠推薦模型”,不同角色、不同場景、推薦商品的思路和關鍵要素完全不一樣,一味抄襲,只會畫蛇添足。
作者: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學堂
本文由 @接地氣學堂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