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17
編輯 | 嘈坊
2020年,馮雷在訪談節目中提及《人民的名義》時,曾調侃這部劇把他給害了,不僅讓他十年間塑造正面角色的努力白費了,還直接讓他成為了反派中的“戰鬥機”。
臺下的觀眾被他的調侃逗笑,實際上這些並不僅僅是玩笑話。
從1997年開始,馮雷演了將近十年的“惡少”。為了不侷限於反面角色,此後他又用了十年的時間,演了不少的好人。
然而,十年的好人並沒有讓他收穫太多的關注,反而是客串的反派“趙瑞龍”,讓他終於迎來了事業的春天。
二十年的時間,終究還是以“惡人”為天下人所知,讓他覺得多少有些可悲,也有些辛酸。
事實上,他這一路走來,已經不單單是辛酸,更是幾經沉浮,甚至還曾放棄了自己的演藝事業。
01 出生於演藝之家
1975年,馮雷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演藝之家,父母均是河北省話劇團裡出色的舞臺劇演員。
因為父母時常忙著演出,馮雷自小便被帶到了話劇團,他不是站在舞臺的側幕邊上觀看演出,就是呆在後臺。
話劇團裡的工作人員看他性子乖巧,有時候還會讓他跟著用道具配上各種聲音。
耳濡目染之下,他慢慢對錶演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父母見狀,立即順勢對他展開了在身臺形表方面的訓練。
1980年,年僅五歲的馮雷,經由話劇團裡的人介紹,參演了電影《笨人王老大》,飾演劇中王老大的小兒子,正式開啟了演藝之路。
從此,他也開始了每逢寒暑假便被領著去客串一些影視作品中的兒童角色。
小小年紀的馮雷,此時只是覺得好玩,還不知道這段經歷將會為他帶來重要的機會。
1988年的夏天,臺灣省推出的少年組合“小虎隊”風靡兩岸三地,也給馮雷送來了第一個機會。
時任春晚總導演的鄧在軍,準備選拔一波年輕有活力的孩子,在春晚上表演歌舞。她去挑選孩子的地方,正巧是馮雷的學校。
平時喜歡唱歌、跳舞,還有表演經歷的馮雷,被老師推薦給了鄧在軍。
於是,那一年,年僅13歲的馮雷,便抱著一把吉他,登上了春晚的舞臺。
雖然馮雷沒能搭上春晚的快車,一夜紅遍大江南北,但這段經歷使得他保持了對文藝的興趣,從而繼續行走在演藝之路。
緊接著,第二個重要的機會也到來了。
1990年,鐵路文工團需要招收一批兒童演員,有表演經驗,還上過春晚的馮雷,被特招進了文工團,和傅彪、王志飛、吳秀波成為了同學。
年僅十五歲便進入了文工團,任誰來看,都會說一句前途無可限量。
然而,馮雷一向順利的演藝之路,卻突然成為了起起伏伏的征途。
02 起起伏伏,轉行擺攤賣衣服
成為文工團的學員後,馮雷平日裡除了辛勤排演話劇,還會一如往常地接拍一些影視劇。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量的拔高,他不再侷限於兒童角色,開始接拍一些有重要戲份的配角。這其中分量最重的,當屬和宋丹丹、李保田合作的電視劇《好男好女》。
不過,這部劇因為題材的問題,連播出的機會都沒有。
此時,馮雷還在為此事感到鬱悶和不解。
殊不知,這條充滿起伏的征途,已經悄無聲息地拉開了序幕。
1993年,馮雷拿到了電影《紅塵》的劇本,因為是電影,加之已經確定陳寶國、徐松子、陶澤如等一眾實力派演員會加盟,他想也沒想便接了下來。
不過,他的內心除了喜悅和期待,還夾雜了一絲耿耿於懷。
這是因為,那時的他,還是留著披肩長髮,熱衷捯飭的時尚弄潮兒,但他接演的角色,卻是殘障人士,還要醜化自己。
他一時半會無法接受。
母親察覺到了他的情緒,便說了一段話。
“你漂亮,你也只是漂亮的一個人而已。”
“你叫演員,你要演好戲,你只有把戲演出來,才能叫演員。”
這句話點醒了馮雷,也讓他真正下定了決心,為角色“拋棄”了樣貌,並且他也時刻提醒自己,一切要為角色服務。
心態的轉變,使他從學員蛻變成了演員。
但是,對他有如此重要意義的作品,卻又一次因為題材的問題,無法和觀眾見面。
這一次,馮雷的滿懷期待,變成了滿腔的憤懣和無可奈何。
在無可奈何逐漸消散的時候,事情卻突然迎來了轉機。
一年後,在經歷了各種波折和反覆之後,電影上映了,不僅收穫了當時最高的票房,社會反響也很大,還成功入圍金雞獎的多項重要獎項。
那個時候,金雞獎的評選規則與現在不同,獲獎結果會提前隱晦地告知入圍的演員。
因此,馮雷在接到了出席頒獎晚會的通知之時,也已經知道自己會將最佳男配獎收入囊中。
屆時,他將會迎來充滿無數機會的未來。
然而,命運卻給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無情地將他的期盼,絞得支離破碎。
頒獎晚會前夕,金雞獎主辦方突然接到通知,電影《紅塵》以及所有的主創人員,取消所有獎項的提名資格,不得參加任何獎項的評選,不得組織任何的宣傳活動。
原本以為會迎來事業的高峰,不料臨門一腳,卻是直接跌入了冰冷的低谷。
馮雷所有的鬥志,瞬間被突然襲來的寒流所冰封;曾經對演藝行業的熱愛,如今也演變成了滿滿的質疑和厭惡。
他開始變得吊兒郎當,不再認真對待話劇的排演,甚至還開始外出擺攤賣衣服。
他幾乎把所有的熱情都灌注在了這份買賣上。在他賣力的吆喝下,生意越來越好,收入也越來越多,這也讓他一度覺得沒必要辛苦去演戲。
馮雷以為自己徹底放棄了表演,事實上,他的內心在悄無聲息地掙扎,這表現在他一直沒有放棄文工團。
讓他對錶演還殘留了一絲餘熱的,或許是當年金雞獎評委的做法——直接放棄評選最佳男配角和其他重要的獎項。
這給了馮雷一點安慰,他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
但這也僅僅只是安慰,真正把他拽回來繼續當演員,他的兩個好友起到了重要作用。
03 與傅彪和張國立的友誼
馮雷在街頭吆喝著賣衣服,喜滋滋地拿著大哥大擺闊的時候,傅彪剛經過不懈的努力,從說唱團調回了話劇團,一切重新開始。
兩人本就相識,一同跑龍套讓兩人的關係更加親近。
他們對待表演的態度,也造成了巨大的反差。
一個是漫不經心,一個是哪怕只有一句臺詞也要仔細揣摩人物。
馮雷見傅彪如此費盡心思,暗自搖頭,只覺得大可不必,再多的努力也敵不過一個“意外”。
傅彪卻和他說,自己能回到話劇團不容易,對他而言,每個機會都很重要。
“那你也沒必要這麼累。”
傅彪又說:“咱們倆起點可能不一樣,你可能條件好,但是演戲真的得努力。”
他還說自己是笨鳥,得先飛。
這一番談話,讓馮雷的內心有了很大的觸動。
不久後,他開始接演一些小角色。
那時,傅彪因出演馮小剛的電影,已經小有名氣了。為了拉扯兄弟一把,他還會時刻注意著有沒有適合馮雷的角色,也給他介紹了不少的好戲。
不過,幾次過後,馮雷卻是拒絕了傅彪的好意,只因為他不好意思經常去找功成名就的朋友,擔心過多的聯絡會被誤解為阿諛奉承。
這彆扭的性子,使得他和傅彪的聯絡逐漸減少。
1997年,在籌拍《康熙微服私訪記》的時候,張國立給馮雷打電話,邀他出演劇中的惡少。
兩人之間的淵源,還得從1988年說起。
這一年,張國立跟隨中國南極考察隊到了南極。在經歷了生死考驗之後,他決定聽從內心,放棄四川的工作,北上尋找發展機會。
1991年,張國從四川調到了北京。調令就是馮雷去跑完了所有流程辦下來的,他後來還不時調侃:“張國立是我調到北京的。”
多年的好友邀請自己拍戲,馮雷並沒有立即答應,甚至還準備拒絕,沒有其他原因,只為了看世界盃比賽。
為了不錯過比賽,此前他已經拒絕了所有需要到外地拍攝的戲。
馮雷最終答應了張國立的邀請,還是因為這部戲在北京拍攝,並且戲份不多,不會耽誤他看比賽。
令他沒想到的是,這部戲播出後大獲成功,他在劇中飾演的“惡少”呂洪,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他帶來了無數“惡少”的劇本。
由此,馮雷真正從小攤上被拽回了演藝圈,並且開始一步步走向“反派專業戶”。
04 十年演好人,一朝遇上“趙瑞龍”
在張國立名聲大噪的時候,馮雷的彆扭性子又開始了,下意識地減少了兩人的聯絡。
2004年,馮雷突然接到了張國立的電話,邀請他參演電視劇《五月槐花香》。在這之前,兩人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了。
後來張國立還因此開玩笑,說他其實差的只是一個電話,要是他能主動打電話,早前有一個更好的角色,可能就是他的了。
馮雷卻看得開,覺得要是真的適合他,張國立自然會找他。
這讓張國立很是無奈,直言他大概是“有病”。
對於好友的吐槽,他虛心接受,但就是不改。
此時的馮雷卻是不知道,很快他會因為這彆扭的性子而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2005年,傅彪因病去世。
那時,馮雷正因為《五月槐花香》迎來了事業的上升期。這突如其來的噩耗,直接消除了小有成功所帶來的喜悅。
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深陷悲痛之中。旁人不能提起“傅彪”兩字,只要一提及,他便忍不住痛哭流涕。
他時常會想,如果當初沒有再拒絕傅彪的好意,和他多合作幾部戲,也許關於兩人的回憶能更多一些。
但這隻能是他心中永存的遺憾了。
從好友離世的悲痛中走出來後,馮雷決定轉型,開始接演正面角色。
這其中最具顛覆性的,要數《小姨多鶴》裡的“活雷鋒”石玉良,一個敦厚、熱心腸的老實人。
此後十年的時間,他很少再接演反派。
2017年,《人民的名義》的導演李路,找到了馮雷,希望他能接演這部劇。
此時,馮雷已經兩年多沒有拍戲了,並且也有轉戰幕後的想法。作為多年的朋友,李路對此感到十分可惜,並極力勸他放棄這個想法。
其實馮雷也仔細考慮過,可是他的工作行程與劇組的拍攝安排,根本無法協調。
在他打算放棄的時候,《人民的名義》的投資商突然撤資,以至於拍攝一度無法繼續。
為了幫好友一把,馮雷決定客串劇中的“趙瑞龍”。沒有片酬,劇中所穿的服裝,還是他準備的。
“趙瑞龍”壞得簡單粗暴,看得觀眾恨不得鑽進電視機裡把他胖揍一頓。而本人與角色的反差,又讓他收穫了不少觀眾的喜歡,人氣大幅提升。
只是,馮雷此前十年塑造的正面形象,一朝“毀”在了“趙瑞龍”的手上,他更是被直接拽回了“反派專業戶”
雖然讓他有些哭笑不得,但他也放緩了轉到幕後的安排,繼續活躍在熒幕上。
05 結語
2020年12月,因為“趙瑞龍”被塑造得深入人心,因此當馮雷出現在《巡迴檢查組》的時候,許多觀眾從一開始,便咬定他所飾演的熊紹峰是壞人。
隨著劇情推進,不少觀眾有了動搖,開始在“他是好人”和“他是壞人”之間徘徊。
殊不知,觀眾帶著這種情緒看完整部戲,正是馮雷想要的效果。
2021年12月27日,電視劇《小敏家》熱播,馮雷在劇中飾演的洪衛,因挪用公款而進了監獄。
這一次“進監獄”,還引發了眾人的調侃。
有觀眾笑他演部生活劇,也能去坐牢。
也有觀眾調侃“趙瑞龍”又進去了,這些人中就包括了“達康書記”吳剛。
而他們的這些反應,恰好證明了馮雷的演技和角色的成功。
戲中的馮雷做盡了壞事,戲外的他卻十分低調,平時喜歡宅家看書和看電影,或者是觀察生活,為自己的創作積攢素材。
在經歷過作品無法面世和觸手可及的獎項與自己無緣後,他依然保持著對錶演的熱忱和初心,仍然記得母親說過的話,只有把戲演出來,才能叫做演員。
也正是因為這份熱忱和初心,他才能夠將每個角色,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塑造得十分出彩。
誠如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道路不相同,但在路上難免都會遇到艱辛和坎坷。
可再難的坎坷,終有邁過去的一天,最重要的則是初心和堅持。
只有保持初心,心無旁騖,走好每一步,才能在熱愛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