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以前並不知道三里溝這個地方,更不知道從三里溝可以走到雙峰山,因為連本地人知道的也不多。一直到去年夏天,老W帶我去見故人,才第一次知道有一個地方叫三里溝。三里溝在通往觀音湖的觀雙旅遊線上,有一個叫潘衝的山村,村裡有一條衝叫三里溝,這裡人往往把兩山之間的狹長地帶叫做“衝”。那時,已近黃昏,因為時間不允許,我們是開車上山去的,山路彎彎沒有什麼特別的,倒是滿山遍野的油茶著實讓人震撼。
無限風光在險峰。當我站在山頂,便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三里溝真是個好地方,感覺來到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我知道,我還會來的,因為,第一次就愛上了這個地方。如果站在三里溝頂穿龍石上,放眼四望,就會發現,東邊的雙峰山的“雙峰”清晰可見,因為直線距離才6公里(用手機測的),但走起來卻要2、3個小時。
因為隨後的一個星期天早上,我們相約一行3人全副武裝,我和老W穿了一套旅行服,老曾說,這是爬山前必須做的功課。但我發現這條路有驢友走過,因為有喝過的礦泉水瓶子。魯迅先生說的話有道理: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路上,我們跟著老曾走,老曾在前面拿著砍刀開路,因為需要披荊斬棘。我們好像在穿越神農架的原始森林,所以我們跟的很緊,生怕跟丟了迷路。老W開始還好,要與我比賽爬山,但是半程未過,就跟不上了,老讓我們慢一點兒。因為,如果兩個人的距離超過10米,就看不見前面的人了。我告訴老W,向著太陽的方向走。其實,我也爬的很吃虧,汗水把衣服好像洗了幾遍,完全溼透了。好不容易翻過兩座山後,來到了雙峰廟,廟已經破敗了,聽老曾說,文革時破四舊,把廟拆了,看著雙峰廟的殘磚斷瓦,雜草叢生,我覺得很可惜,可以想象雙峰廟曾經的煙火氣。不過,廟前留有一處泉水,叫雙峰泉,我素不知這麼高的山還有泉水,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山高水高。泉水當然很清涼,很乾淨,我直接爬在泉邊來了一個牛飲,一來解渴,二來解暑,因為我帶的6瓶礦泉水早喝光了。喝生水,還是小時候常乾的事情,那時水沒有汙染一說,塘裡的水、河裡的水、溝裡的水,都可以喝。其實,人類總是自己害自己,把水汙染了,再去花重金治理。
我們稍事休息,繼續前進,才到了雙峰山北極峰下,老曾問我們倆上不上北極峰頂,看著山不高,但我想起“看山跑死馬”的俗語,我有些猶豫,因為人感覺有些虛脫。老W說,要留有遺憾,下次登頂,更有意義,不要把所有的風景一次看完。這當然是不想爬、不能爬的一種很好的理由。後來,我們沒有原路返回,也沒有走到雙峰山大門,而是叫車來接的。
這是印象極深的一次旅行,隨後很多次,還想再走一次從三里溝到雙峰山,都未成行,有很多理由,但有一點肯定的:都有些畏懼那條很少人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