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的一位拳友,看了我發在頭條《學練董虎嶺先生傳統楊氏太極拳之“單鞭”練法分享交流》的影片,在影片的評論區留了言,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與我交流,這正是我發影片的目的,就是想和拳友們交流,傾聽不同的聲音,渴望行家裡手的指導。
“讓我不明白的是。董英傑和傅鍾文都是楊澄甫的弟子。但他們的打法完全不同。差別非常顯著。他倆肯定有一個走樣了。可惜沒有他們老師的影片可參照。以我判斷應該是董家走樣了。他在論述太極拳時說過,高低快慢隨意。想怎麼打就怎麼打。他打拳時並不保持頭身中正。彎著腰。有時頭低的很厲害。身子擺動也很厲害。”
上面這段文字是那位拳友的留言,我認真地拜讀了,寫下了這篇文章,並從中節選作了回覆。
首先感謝先生參與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先生即說到楊氏先賢澄甫公,我想問問您是否細讀過楊澄甫公的拳照?他練拳時的拳照,上身都是前傾的,您是否也定義為楊公澄甫立身不中正?(董虎嶺先生是董英傑之子,大概您說的是董虎嶺先生影片上的拳架吧?)
您說“董英傑和傅鍾文都是楊澄甫的弟子。但他們的打法完全不同。差別非常顯著。”,我以為太極拳術,由於層次不同,練法自然不同,境界也不可能相同。拳架上出現了差別是很正常的。所以楊家海內外也衍生了諸多體系,各有打法,各有特點。陳拳也派生了馮氏、洪氏、田氏等不同風格的陳家拳。這都是一個客觀的規律,您能定性誰對誰錯?
我們回過頭來再談董虎嶺先生的拳架,我認可董先生的拳架,是因為他的氣勢雄渾,在他的拳架中,我看到了太極拳論、拳理的要領“周身一家,節節貫穿,以身領手,一動無有不動,有前必有後,有上必有下,隨曲就伸”的出現。個人以為,董先生的外在拳架,應是內在運功的外溢,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是內外合一的體現。
個人以為,董先生在盤拳時,頂頭始終是懸著的。“頂頭懸”不一定是說百會穴都是一直向上朝天,才稱之為頂頭懸。“頂頭懸”的目的,一是精神領得起,再一個就是,骨節放長,抻筋拔骨。我都有點質疑今人是否錯誤的理解了頂頭懸的要意。董先生在盤拳時,和楊公澄甫一樣,基本上上身是前傾的,在他的影片中,身體的前傾,卻始終和下面的腳跟、上面的頭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他的下頜內收,頸椎拉長,其實就是在詮釋頂頭懸的要意。至於您說在他對太極拳的論述中說到“高低快慢隨意。想怎麼打就怎麼打”,還說董虎嶺先生在“打拳時並不保持頭身中正。彎著腰。有時頭低的很厲害。身子擺動也很厲害”,我認為董虎嶺先生說的是對的,遵循法度又要走出的法度,這也是打太極拳的大境界。其實董虎嶺先生盤拳時也不是像您說的那樣,他的拳架理法嚴謹,遵循法度,大有楊公澄甫的風範。當然,我也看出董虎嶺先生拳打的不是很鬆,可我偏偏喜歡他如同扯拉皮筋的彈性勁,(鬆了又哪來彈簧勁?)開合有致,蓄放自如,這應該是訓練太極拳內在功力的有效方法。
反過來看,現在許多太極拳名家在行拳時,脊椎的確做到了立身中正,猶如旗杆,(這是不是受陳家溝的“牌位大王”的雅稱所影響?)可他們的拳架動作鬆散,毫無韻味。我認為這不符合人的運動生理學,人在運動中,脊椎不可能始終保持著立身中正,試想舉重運動員在發動的那一瞬間,脊椎是直還是彎?肌肉是不是要瞬間收緊爆發?同出一理,無論推車和拉車,人的脊椎是前傾還是立身中正?農民兄弟做農活時,揚場向天空拋灑稻麥,用鍬剷土或鋤田,立身中正行得通嗎?那太極拳“攬雀尾”中的掤捋擠按,在運作時到底上身要不要前傾?透過以上所舉生活的事例,已是不言而喻了。
所以盤拳時的“立身中正”,也不是一概而論的,就如同在盤拳時對尾骨(尾閭)的要求,一味地講求斂臀和一味地講求泛臀都是不全面的,而是隨著開合蓄放,陰陽虛實的變化,斂臀和泛臀是交替運作的。
習練太極拳各求所需,為了競賽和表演,你把腿翹得高高的,把上身挺得直直的,也無可非議,那是太極拳運動的一種舞蹈形體美。
前人遺留下來的東西,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習練太極拳,一定要有一個清醒的認知和分辨力,不能在“圈子”裡打轉轉,這樣才能從傳統的太極拳理法中汲取營養。
如今的社會上,江湖中,太極拳大師如雲,他們有的把拳打的看似鬆鬆的,上身挺挺的,卻少見腰襠胯的功夫,二手亂掄,根本談不上以身代手,太極拳的理法在拳架中一點反應不出來,可嘴裡卻在不停的說著以腰胯為主……。更有甚者,有些大師,不去教初學者太極拳應該怎麼打,而是振振有詞地大談空談虛無縹緲的理論,彰顯自己太極拳學問的高深。自己在溝裡,還要把初學者往溝裡引。這就是他們所謂的意氣運動,(太極拳的意氣運動,應該是在熟練了正確拳架基礎上的一種昇華。)可這種意氣的運動,在外在的拳架中無法得到體現,別人也看不到,只有他自己最明白,自己到底練得如何,就如同飲水下肚,冷熱自知!
相對而言,董虎嶺先生拳架就實在了許多,他的每一式(勢)每一動,都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所以我非常認可董虎嶺先生的拳架,習練太極拳要想長功夫,這是一個必經過程。
以上文章乃一家之言,未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