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民官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對於我們這些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講,能夠回到老家過年,那絕對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
仔細想想,人在旅途的時候,想的最多的是家;人在最幸福的時候,想到的也是家;人在最不得意甚至是最煩惱的時候,想到的還是家。家給人的感覺總是溫暖的,是充滿了希望的,是人生遇到風浪後避風的港灣。回家過年,與親人團聚,更成為中華民族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童年印象中的過年是美好的,儘管那時的日子過的並不富裕,物資也比較匱乏,拜年的頭嗑得山響,親戚長輩最多能夠給個2分或5分的硬幣,在當時已覺得是很多的錢了。年前或平時攢夠2角5分,就能夠買一掛《瀏陽河》牌100響的鞭炮。頭天晚上還會小心翼翼地放在土炕邊烘乾,大年初一的一大早,再把捆紮它的線小心翼翼地拆開,弄散了往口袋裡一裝,點根貢獻用的香或香菸後,就與童年的夥伴們跑到雪地裡瘋去了。
看看現在的孩子,有個別的壓歲錢給50元都嫌少,100元也不覺得多,給錢還要圖個吉利數。手裡有錢了,自然也就不太珍惜,於是上網聊天聊得天昏地暗,唱歌唱得嗓子冒煙,蹦迪蹦得腰痠腿疼,泡吧泡得不知白天黑夜……花起錢來大手大腳,春節真正成了孩子們高消費的主要時段,一年中的勤勞辛苦,彷彿都要在新春佳節中釋放了出來一樣。結果便出現了過年後,上學的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上班的意猶未盡,談論著吃吃喝喝的事情;醫院裡也是排隊掛號、病員陡增;咱中國人傳統文化裡就這麼個習慣,大傢伙都這麼集中地在一起,也圖個喜慶和快樂。當然,如不節制地、沒黑沒白地玩,也很累人。
過年的時候首先就是要打掃清除衛生,好象要把這一年的灰塵都要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接下來的就是貼春聯,糊窗戶,貼剪紙,掛燈籠了。家裡好象別的活也挺多,但到了上學以後,寫春聯、貼春聯的事,基本上都是由自己來幹了。儘管那字還顯得多少有些稚嫩和潦草,但總歸是自己寫的,也很是自豪。
想想那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在年三十晚上開始包餃子。於是這個擀餃子皮,那個剁肉剁菜,拌餃子餡。這個掰蒜,那個偷偷地往餃子裡塞硬幣,做記號。人人動手,一家人都忙碌得熱火朝天。待到大年初一,天還沒有亮就早早地起來,開始燒水,準備下鍋煮餃子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說不定誰不小心還能從餃子裡吃出個錢幣來,也預示著撞上好運,年年發財。那年月,即使是家裡再窮,孩子們也要新衣新帽新鞋,串門拜年,互相說著祝福的話,這年就開始過起來了。
看看現在的過年,除了看電視還是看電視,電視成了全家活動的主角。有了手機和網路後,更是一刻也放不下手中的手機,一個個沉湎其中不能自拔。上網聊天,網上互相拜年,也使得我們相對懶散起來。能網上聊的,絕對不會走出去體驗。網路帶給我們娛樂方便的同時,也束縛和綁架了我們的手腳。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網路也一樣,有它太多的利好,也就有它帶來的弊端。夫妻即使是躺臥在一個床上,也是用手機來對話,缺少了家庭原先的那種浪漫與溫馨。而我們自己真正的東西,那些中華民族傳統的東西也在漸漸地消失,大家真不知現在這個年該怎麼過了。看著電視到零點,跟著電視裡的主持人一起吆喝歡呼,這就算是過年了。大年初一早晨,人們都懶得起床。儘管春節晚會年年都想著法變花樣,電視臺也花費了很大的精力,但眾口難調,年年評獎,年年都弄個第一,但年年也總是留下許許多多的遺撼。這樣形式的過年已如同嚼蠟,過得是越來越沒有什麼味道了。各地因環保的要求,又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即使是吃個餃子,也感覺是平平常常,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所以,現在的人對於年的感覺也是越來越淡了。什麼應當保留,什麼應當推陳出新,什麼具有生命力,什麼東西才會贏得大眾的青睞,用什麼方法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求?諸如此類,我們真的應當好好地反思和研究了。
所以,筆者倒是覺得,一方面,現代化的網路確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新的色彩,使我們的日常生活、思想觀念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應當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對於那些傳統的,那些千百年來所流傳下來的東西,我們也應當賦予它新的生命力,賦予它全新的概念。否則,我們將變得不倫不類,甚至迷失自我。當然對於傳統的東西,如何揚棄,在新的時代裡給予它全新的定位、賦予全新的理念,這正是我們所應該進行積極地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一年下來,大家的工作都比較忙,何不在這難得的春節裡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把一年的壓抑釋放一下,把一冬的憂鬱排解一下,把一時的煩惱不快扔邊上一下,歲月靜好,生活爛漫,讓我們的心沉靜下來,讓我們的生活節奏放慢一些,暢享天倫之樂,感受人世間的美好與大愛。
由此,忽然想到杭州靈隱寺內掛有的這麼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這副對聯看似簡單通俗,實則寫盡了人生真諦,言簡意駭。對聯的點睛之筆在於那個“半”字,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裡有一種智慧叫做“中庸”,這副對聯便體現了中庸之道。對於中庸的解釋雖然有很多,但站的立場不同,解釋的也就不一樣。通常認為,中庸是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這與靈隱寺名聯的“半”字內涵相似,我們常說的“過猶不及”、“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其實都是強調萬事有一個量度,所以人生不會事事稱心如意,福禍總是相依,小滿正好,大滿或太滿則是過了。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宋 ·蘇軾)
海濱青島
錦繡太原
此心安處是吾鄉。想想,人,無論扮演什麼角色,無論處在什麼地位,在任何時候,面對任何問題,最終都要給自己一個心靈的歸宿。心安即是福地。福地,有道教裡神仙居住的地方的意思,住在福地即為福人,神仙居所。由此,心安即為悟道,似乎心安是個最易得道的途徑。所以家是我們的福地,家是我們的心安之處。
讓我們彼此都開心快樂,期盼著對春天的渴望,充滿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猶豫什麼,徘徊什麼,計較什麼?回家過年吧,與家人們團聚,共度良宵,這便是發自我們內心真誠的期盼和祝福。不管世道如何變化,回家與全家人一起團聚過年時,所感受到由衷的愉悅與快樂,卻是永遠也不會改變!
2022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