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蘋果公司釋出了全新iPhone 13系列智慧手機,有研報指出,該系列機型在今年的全球出貨量將近1億部,為確保iPhone 13準時發售,蘋果公司也早早將訂單委託給供應鏈上下游工廠,而這條蘋果產業鏈常被稱為“果鏈”。
負責整機組裝的富士康為加快量產,不得不加緊招工。為此,富士康鄭州廠區甚至不惜發放高額獎金,最高達每人12700元。得益於蘋果公司的訂單,2021年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收1960億元,同比增長10.97%,淨利潤為67.27億元,同比增長33.44%。搭上蘋果產業鏈的快車,一些企業賺得盆滿缽滿。但另一方面,對蘋果公司這一“單一大客戶”的依賴,也造成了潛在風險↓
主攻手機鏡頭模組製造的歐菲光曾是“果鏈”中的一員,該公司收入的30%來自於蘋果公司的訂單。然而在今年三月,歐菲光被蘋果終止了合作關係。
被蘋果公司解除合作後,歐菲光蒙受了鉅額經濟損失,8月30日釋出的半年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營收117.42億元,同比下降49.96%;淨利潤0.34億元,同比下降93.25%。
“果鏈”上的其他企業,營收狀況也不復往日。8月24日,立訊精密釋出了2021年半年報,該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21.73%,而去年同期該數字為69.01%,增速大幅放緩;為蘋果提供精密零部件的領益智造,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為3.965億元,同比下降37.2%。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胡英奇:“果鏈”企業存在單一客戶的風險,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蘋果公司可以不要你,那麼生存就成問題了。你的議價能力很弱,利潤就不高,甚至導致虧損。
企業多領域佈局 減輕“蘋果依賴症”
今年5月,蘋果公佈了2020年全球供應商名單,其中有34家供應商遭到剔除。長期以來,“果鏈”企業受困於被踢出蘋果產業鏈的風險,議價能力也被大大削弱。曾經發家於蘋果的公司們,如今正在積極尋找新的出路,以此來減輕“蘋果依賴症”。
2015年,手機面板製造商藍思科技,因加入蘋果產業鏈而取得巨大紅利,蘋果一度為它貢獻了超過一半的營收。而隨著國產手機開始崛起,藍思科技開啟了多元化佈局。不僅接下蘋果的訂單,也積極與國產手機合作。如今,華為已經成為藍思科技的第一大客戶。
無線藍芽耳機廠商歌爾股份,從2012年開始就積極佈局AR/VR業務,並透過成立合資公司、收購國外音訊技術公司等方式,確立了自身在VR聲學設計、光學鏡片設計等方面的產業領先地位。8月26日,歌爾股份公佈半年報,2021年上半年,以VR為核心的智慧硬體板塊總營收112.1億元,同比增長超兩倍。
(原標題:蘋果發新機,富士康急招20萬人保iPhone13發售,iPhone13如何影響果鏈企業) 來源: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