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中國隊與日本隊打得十分膠著,比分2:2,很快到了賽點局,毛主席也坐在電視機前,關注著這場比賽。
決定勝負的時刻到來,場上出現了一名少年,電視機前的毛主席一見他走上來,不禁鬆了口氣,隨後笑著說:“我的小祖宗啊,你快給我拿下來吧!”這個毛主席口中的“小祖宗”,就是最早的乒乓國手,莊則棟。
乒乓少年的冠軍之路
莊則棟出生於一個富裕家庭,小時候,其身體羸弱,父親便將他送去學武,以強身健體,從小在武學氣息下浸染的莊則棟養成了雷厲風行的性格。
11歲那年,莊則棟愛上了乒乓球,家中富裕,有餘力支援他的愛好,莊則棟便沉浸在乒乓球的世界裡不亦樂乎。
14歲時,他進入北京少年宮業餘體校乒乓球隊,也是在這裡的,剛過舞勺之年的莊則棟便想清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想做一名職業乒乓球運動員。
家中對他的決定給予了有力的支援,使他可以心無旁騖地投入訓練中。1957年,17歲的莊則棟進入北京市乒乓球隊,真正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誰也不知道,包括莊則棟自己也想不到,他進入職業生涯的那一刻,意味著中國也迎來了統治全球乒乓球界的時代。
到了市乒乓球隊,莊則棟訓練極其刻苦,17歲少年本該有的驕矜在他身上一點也看不到,每天早晨6點,莊則棟第一個站在訓練場上,訓練8小時後,同伴們都離場了,他還會留下給自己加練。
這個十幾歲的少年很早就意識到了時間的寶貴,他說:“我一想到我這個事業,是吃這個青春飯的,就這麼十幾年,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在訓練過程中,他獨特的球風也慢慢形成,和他的性格一樣,雷厲風行,尤其愛打快球。
1959年,中國國家乒乓球青年隊成立,莊則棟成功入選。第二年,第二十六屆乒乓球世界錦標賽馬上就要舉辦,中央體委從國青隊抽取了一部分孩子,和其他各省代表隊組成108人的隊伍,到北京進行集中訓練。
體育的發展不僅關乎著國民良好的身體素質,也關乎著外交尊嚴,此屆世乒賽於北京舉行,是中國人的主場,就更要打好。
毛主席對於這群即將站上世界賽場的孩子們頗為重視,常常抽空關注他們,而莊則棟的勤奮和風格鮮明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這一年緊張的訓練中,莊則棟遇到了一個有力競爭對手,也遇到了人生摯友,而這兩者,都是一個叫李富榮的少年。
兩人常常一起切磋訓練,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練乒乓球的莊則棟第一次真正接納了一位朋友,使得自己的路途不再那麼孤單。
1961年4月,世錦賽如期舉行,莊則棟跟隨前輩們出戰。團隊賽很快進入白熱化階段,中國隊與日本隊角逐冠軍。此時,比賽進入賽點局,中國隊與日本隊2:2平,打得很膠著,所有人都捏著一把汗,連毛主席也坐在電視機前,一直關注著這場比賽。
莊則棟作為接下來比賽的主力,反而摩拳擦掌,日本對手有著特殊的意義,莊則棟打心底裡想給他們“好好上一課”,他說:“一句話,就是有你就沒有我,有我就沒有你。”
比賽開始了,莊則棟和隊友走上賽場,一見到氣宇軒昂的莊則棟走上來,毛主席不禁攏掌道:“我的小祖宗,你快給我拿下來吧!”
莊則棟沒有讓毛主席和中國觀眾們失望,其球風犀利無比,一上場就給了對手一個出其不意的下馬威,他的絕技是打快球,只要對方一個球沒接住,那就亂了陣腳,很容易越來越慌亂。
莊則棟這場比賽打得充滿了表演性,利落而又殺意十足,在場的觀眾無不直呼爽快。
最終,中國隊以3:2的比分打敗日本隊,奪得冠軍。在個人專案上,莊則棟和李富榮亦是雙雙打進決賽,莊則棟打敗李富榮,奪得冠軍。
一夜之間,全國人民都認識了這個犀利的乒乓小將,莊則棟的名字傳遍大江南北。但莊則棟彷彿不知道自己出名了這回事一樣,他已經沉浸到了新的世界裡:研究短揮拍和彈打。
這時候,獲得絕大多數乒乓球員和教練們認可的揮拍方式是揮拍至頭頂,這樣的揮拍才算是標準的一次揮拍。
但莊則棟認為,這樣在比賽中往往會浪費很多機會,只要拍子接觸到球,就可以停止揮拍,圖謀更多的進攻機會。
這樣的揮拍方式由於各個球員的球風、打法不同,顯然並沒有在當時得到大家廣泛的認可,但是這使莊則棟的進攻越發犀利。
彈打也是莊則棟較早去使用的,對於當時講究沉穩流暢的球員們來說,莊則棟的彈打是很不具有觀賞性的,通俗一點來說,就是頗有些“狼吞虎嚥”的感覺。
但是這兩個絕招的好處也很明顯:雷霆大雨一般的攻勢很容易打亂對手的節奏,將對手帶入自己的節奏中去,而一旦順著莊則棟去打,就很難再有反撲的機會。
這兩項元素的完善,使得莊則棟在乒乓球的世界裡立於不敗之地:自1961年起,以莊則棟為絕對主力的中國乒乓球隊連續3屆奪得世錦賽冠軍,莊則棟連續3屆獲得男子單打冠軍。
在整個60年代,他代表了中國乒乓球、乃至世界乒乓球的最高水平。甚至毛主席視察國乒時,都會握住他的手,喊一聲“小莊”。
雷霆小將與乒乓外交
站上賽場的時候,莊則棟是一個雷霆小將,走下賽場,他卻又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國青年,會因為得到他人的鼓勵而開心良久。
那時候,由於國家對於體育的重視,群眾們很支援為國爭光體育運動,有很多人自發地往中國乒乓球隊寄送糧票,為運動員補給。
雖然隊裡的伙食並不差,但是這些糧票意味著群眾的認可和關心,莊則棟每每聽聞隊裡收到這些,都十分感恩、開心。
練習乒乓球之餘,他還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國畫,誰能想到,也正是因為他的一幅書畫卷軸,推動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事件。
1971年,中國和美國都需要和對方尋求新的發展關係,由於國際環境新的改變,美國顯然比中國更為急切一些。
第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美國授意美國乒乓球隊向中國乒乓球隊發出邀請,在比賽結束後訪問中國,國乒隊將此訊息上傳中央,接受美國訪問請求,意味著中美建交關係的新局面。
外交部綜合考慮後,認為還不是最佳時機,於是起草了“關於不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報告上交周總理。
周總理已在報告上面批註“擬同意”的標誌。但也就是在4月4日,美國乒乓球運動員科恩跳上了屬於中國隊專用的汽車。
語言交流不暢,科恩又是地道的嬉皮士文化愛好者,一身色彩奇特鮮亮的衣服、長長的頭髮,使得車內有意緩解沉悶氣氛的中國隊球員望而卻步。科恩更是尷尬無比,此時下車又不太好,他只好僵硬地坐著,車內一時氣壓極低。
這時,一個人突然從後座擠到他身邊,用英語說出了一句在科恩看來彷彿救命稻草的話:“你好啊,美國兄弟。”這個人就是莊則棟。
科恩立刻友好地回覆莊則棟,再看向其他中國球員,發現他們都微笑地看著他,他僵直的身體一下子放鬆下來。
莊則棟緊接著又從包裡掏出一隻卷軸,遞給科恩,告訴他:“我們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一直是友好的。你在我們國家有許多朋友,今天你來我們車上,我們大家都很高興。我送你一件禮物吧……”
科恩徹底放鬆下來,他打開卷軸,發現那是一幅繡著中國山水的織錦,摸起來手感順滑,精美不已,科恩頓時很不好意思,他對莊則棟說:“多麼好的禮物!我也要送你些什麼!”
隨後他翻遍了自己的揹包,卻什麼也沒找到,這個19歲的美國少年不禁沮喪不已。莊則棟安慰他道:“禮物只是一種友好的形式,沒有它也不影響我們做朋友。”隨後,兩人便談天說地地聊了起來。
專車停靠在體育館門口,科恩和莊則棟友好地握手告別,兩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哪知道這一幕被記者拍了下來,第二天報紙上花了很大篇幅報道“中美球員熱切交談”的新聞,引發了眾多猜測。
訊息傳回中國,報至毛主席書桌上,4月6日,毛主席認為這是一個絕佳機會,改變暫不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中國的主意,囑告外交部以電話通知在日中國乒乓球代表團負責人,正式邀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問我國。
科恩和隊友們收到了中國乒乓球隊發出的訪問邀請,明白是這場“上錯車”的意外推動了這次訪華。
他想起還沒送出的禮物,趕緊拿出已經準備好的、帶有美國乒乓球隊紀念章的T恤,送給了莊則棟,表示自己很期待這次訪問。
4月10日,美國乒乓球隊便抵達中國,以此為契機,中國邀請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僅僅一年後,中美關係恢復了正常。
周總理幽默地說,這是“一顆小球的轉動推動了大球轉動”。而這次乒乓外交,使得莊則棟更為家喻戶曉。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後來莊則棟升任國家體委主席,他雖然已經30多歲,但多年來一直沉浸於訓練場上,思想單純,升任了,卻不一定能勝任。
1980年,疲憊的莊則棟來到山西,擔任山西省乒乓球隊教練,重新懷抱著一顆熱愛乒乓球的心,站在訓練場上,雖然已經不是運動員,但卻以另一種方式在這裡發揮餘熱。
在山西任教3年後,莊則棟回到北京,在少年宮擔任乒乓球隊教練。
二十九年前,他初次進入少年宮,開始了自己的乒乓球之路;二十九年後,風塵僕僕的他又回到這個夢開始的地方,這裡使他沉靜,使他安心,也恢復了自己的初心:做好關於乒乓球的一切。
他說:“人生的道路有時真像一個圓,它既是開始又是終結,它的終結又是一個新的開始。過去,我在少年宮打球,現在又去少年宮當教練,這就是一個新的開始。在熱愛的事業中重新找到我自己!”
他兢兢業業地在少年宮執教,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教給孩子們,有許多他的學生,還考入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1985年,因為長期感情不和,妻子與莊則棟離婚,莊則棟頓時陷入人生低谷。也是這一年,佐佐木敦子走進了莊則棟的世界。
佐佐木敦子是莊則棟在日本的球迷,她崇拜於莊則棟已經十多年,不久前公司要派遣一批員工來中國出差,為了能實現“見莊則棟一面”的心願,佐佐木敦子立馬積極爭取了這個機會。
到中國工作以後,佐佐木敦子輾轉得知莊則棟此時在北京少年宮任教,便常去看望莊則棟。
退出賽場多年的莊則棟很開心有人還記得自己,便常常和佐佐木敦子聊天。在佐佐木敦子一次又一次地探望和關懷中,漸漸地,兩人產生了超出球迷和偶像之外的情感。
不久,兩人便正式確立了戀愛關係,可是這時,佐佐木敦子在中國的簽證到期,儘管千般不捨,但她還是不得不離開了中國,返回日本。
莊則棟為了留住這份珍貴的感情,鼓起勇氣向鄧爺爺提交申請,為佐佐木敦子爭取移民中國的機會,最終得到了同意。
聽聞訊息的佐佐木敦子,立馬辭去令人羨慕的高薪工作,放棄日本國籍,離家遠行,移民北京,加入中國國籍,與莊則棟喜結連理。
婚後,佐佐木敦子和莊則棟住在老舊的四合院,那時候莊則棟工資很低,條件不好,但是佐佐木敦子毫無怨言,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莊則棟。
在佐佐木敦子的陪伴下,莊則棟狀態越發良好,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還被評為特級教師。
但是他對自己曾經的事情耿耿於懷,尤其是和老朋友李富榮和老戰友們的隔閡,讓他一直如鯁在喉,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件事幾乎成了他的心病。
佐佐木敦子鼓勵莊則棟給老朋友們去信,終於,2002年時,莊則棟鼓起勇氣,給李富榮寄去一封道歉信,言辭十分真誠,請求李富榮與老戰友們可以原諒自己,重修舊好。
信的末尾,他懇切地說道:“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收到來信,李富榮感慨萬千,曾經的少年知己,如何不為這份友誼遺憾呢?他和老戰友們接受了莊則棟的邀請,眾人一笑泯恩仇,彷彿又回到了1961年的春天,陽光明媚,少年意氣風發。
2008年,剛為汶川地震捐款30萬元的莊則棟,突然被確診為癌症晚期,進入醫院治療。
治療5年後,他的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進一步惡化,已經到了毫無辦法的地步。備受折磨的莊則棟已經不願意再接受治療,他已經做好了坦然面對生死的準備。
他囑咐佐佐木敦子,在自己離世後,不要為自己舉辦遺體告別儀式,讓自己“有尊嚴地走”。
佐佐木敦子含淚答應,最後,莊則棟對全力救治他的醫護人員說:“感謝北京、上海及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為延續我的生命,精心治療所付出的心血。”
2013年2月10日,莊則棟與世長辭。佐佐木敦子按照他的囑咐,沒有舉辦告別儀式,但“小莊”的許多老戰友們前來悼念他,多年前和他們一起並肩作戰的少年“小莊”,永遠活在了他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