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專案,起源於英國,為國家的外交做出過巨大貢獻,在那個運動賽事被外國包攬的年代,“乒乓球”突破了新中國零獲獎的成績,促使中國體育行業的發展,乒乓球也因而被稱為中國的“國球”。
中國的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各個領域均有湧現的傑出運動員,作為中國“國球”的乒乓球領域也毫不遜色。
有著“乒乓王子”之稱的孔令輝,中國男子乒乓球歷史上的第一位大滿貫得主劉國樑……還有如今我們所熟悉的“六邊形戰士”馬龍,“大蟒”許昕,“藏獒”張繼科。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也有著這麼一位響噹噹的乒壇女將曹燕華,拿了59個冠軍,被譽為“乒壇女皇”,是當之無愧的初代乒壇大魔王,曾是許昕的恩師,年近60依然美豔動人。
曹燕華
拿比賽冠軍,入國家隊
初代乒壇大魔王與乒乓球的結緣還要從1965年說起,彼時3歲的曹燕華就像個“小跟屁蟲”一樣,姐姐在前面打球,她就跟著在後面撿球。
小朋友們之間也從單純的撿球演變為“撿球比賽”,小燕華特別喜歡這樣的活動,也非常投入其中。
曹爸爸可以說是曹燕華“乒乓球”道路上的一位啟蒙師,引路人,從與女兒小燕華的朝夕相處中,曹爸爸漸漸摸清了女兒的品性,開始讓她學習打乒乓球。
5歲起,曹燕華在爸爸的督促之下,開始了正式學習乒乓球的旅程,而她的天賦也在一天天的練習中顯露出來,小學二年級時,這個半大的孩子就已經能夠打遍全校無敵手了。
透過在各項乒乓賽事中的優異成績,再也不會有人小瞧這個才十幾歲的孩子了,甚至隱隱地能夠看到她以後在“乒乓球”領域的成就。
1977年,曹燕華剛打完一場全國比賽下來,就被上海隊主教練於長春叫到面前,等走到教練面前時,才發現跟教練一起還坐著兩個人。
於長春看了一眼曹燕華,指著身邊坐著的人介紹道,“這兩位是李富榮和徐寅生。”
曹燕華連忙點頭叫人,對著兩位以前只是在電視上見過的前輩很是緊張,李富榮看著眼前這個小姑娘,和藹的笑了笑,問道,“想不想拿世界冠軍?”
曹燕華先是一驚,看向李富榮的眼睛裡充滿了震驚,條件反射的看向於長春,就見其也是十分期待的看著。
曹燕華深呼吸之後,堅定地向三位前輩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和想拿世界冠軍的願望,而聽到曹燕華回答的三人均是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
一個月以後,國家隊的橄欖枝也向曹燕華拋了過來,“要求曹燕華出國比賽”,在將身邊的事情處理好之後,曹燕華踏上了前往國家隊的道路。
在國家隊經過一個月的集訓,曹燕華被派去參加斯堪的納維亞比賽,那是除世界錦標賽之外最重要的賽事。
比賽進行的十分順利,曹燕華更是不負眾望,一舉拿下了冠軍,國家隊也起了惜才之意,破格讓曹燕華留在了國家一隊。
乒壇大魔王
國際賽事中的一炮而紅,媒體也稱讚這個15歲的女孩為“天才運動員”,還有身邊人的各種稱讚,讓曹燕華稍稍有些“飄”了。
加入國家隊之後,曹燕華在技術上並沒有很大的突破,訓練上也沒有投入過多的努力,因此帶來的便是比賽的失利。
國家隊的領導對曹燕華從最初的期望變成了逐漸的失望,甚至有人提出將曹燕華退回上海隊,訊息傳到國家體委副主任徐寅生處請求拍板時,卻遭到了反對。
“她還年輕,再給她一次機會吧。”
因為徐寅生的堅持,曹燕華得以繼續留在國家隊,同樣的,因為徐寅生的堅持,曹燕華一改之前的態度,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訓練中。
1979年曹燕華在主教練周蘭蓀的幫助下,改為弧圈打法,不僅保持了原先發球好,前三板主動的優勢,還彌補了以前基本技術不足的弱點。
通過幾次公開賽的冠軍,曹燕華奠定了自己在國家隊一姐的位置,成為中國女隊的領軍人物。
36屆世乒賽,曹燕華在團體賽中共出場20次,均大獲全勝,37屆世乒賽以第一主力的身份搭檔倪夏蓮,與東道主日本隊進行決賽,並順利衛冕。
37屆世乒賽之後,由於國際乒聯對球拍的規定限制,曹燕華不得不“捨棄”換板發球和換板搓球,將防弧的那一面的膠皮改成了長膠。
國際乒聯的規定並沒有對曹燕華造成特別大的影響,曹燕華照舊訓練,為即將到來的比賽努力著。
38屆世乒賽之後,曹燕華因為肝病等問題選擇退役,離開乒壇,離開這個她為之奮鬥了十幾年的舞臺。
曹燕華縱橫“乒壇”,大大小小拿下了大大小小共計59枚賽事金牌,是中國運動員中贏得世乒賽4個專案大滿貫第一人。
創辦學校,傳承體育文化
旅居海外10年以後,曹燕華回到上海,許是懷著對乒乓的熱愛,曹燕華選擇創辦一所乒乓學校。
問及曹燕華創辦學校的初衷時,她先是沉思,隨即微笑著答道:
“專業運動員所吃的苦是常人所想象不到的,所以一旦功成名就以後,第一個念頭就是離開這個行當,這叫幹一行怨一行吧。”
頓了頓,曹燕華繼續道,“剛退役的時候,我曾經以為我可以離開乒乓球,再也不要去碰它,但是在國外生活十年之後,我才感覺到,我的生命中絕不能缺少乒乓球,所以回到上海後,我開辦了乒乓球學校,我想這一輩子是不會離開乒乓球了。”
曹燕華憑著自身“世界冠軍”的吸引力,獲得了許多旁人無法得到的“資源”,中國乒協主席徐寅生和中國乒乓球隊總教練蔡振華分別擔任名譽校長和顧問。
上海紅雙喜集團為其送來價值幾萬的乒乓器材,與各方進行商談,成功以個人名義建立起這座寄宿制乒乓培訓學校。
曹燕華深知彼時上海的環境非常有利於乒乓球新生代的培養,適而為了能夠培養出優秀的運動員,曹燕華到全國各地網羅人才,志在打造一支業務水平過硬的教練隊伍。
秉著“有教無類”的想法,曹燕華在學校特地設有一個班級,對社會普通愛好者開放,在招生簡章上,有一個標準就是“年齡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只要你喜歡乒乓球,就一定能在曹燕華乒乓學校找到合適的定位。”
曹燕華致力於為國家輸送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為此,她結合自己的運動員生涯特地為學校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
每天早晨6點至8點訓練,早餐後8點至11點半上文化課,下午2點至5點訓練,晚餐後6點至8點訓練,8點半熄燈就寢。
晚上一律不準看電視,不準無故私自外出,每天的零花錢不得超過3元,超過部分交由班主任保管,並於放假時交還給學生家長。
不得不說,如曹燕華這般接受過正統的乒乓訓練的人,更是知道如何激發一個人的潛力,而事實也證明,在曹燕華的嚴格制度控制下,孩子們都成長的很優秀,如今的“乒壇大蟒”許昕就是曹燕華的學生。
“乒乓臺就是一個舞臺,希望奧運年,所有人都能在體育中展現人生多姿多彩的一面。”這是曹燕華的乒乓理念,亦是她為人處世的信念。
年近60依然美豔動人
人生不可能一直是一帆風順的,有順境就會有逆境,曹燕華與施之皓相識於國家隊時期,二人的愛情在經歷過隊內反對,周邊壓力之後依然堅持著。
1985年,曹燕華退出國家隊之後,跟隨丈夫旅居日本、德國十多年,生活平淡而又安逸,每天除了帶帶孩子,做做飯,遛遛狗,除此以外再無其他。
但是這樣一個曾經歷過賽場的輝煌,看過無數的鮮花與掌聲的人,又豈會滿足於這樣平淡而又安逸的生活。
最終,曹燕華還是選擇了回國,其實最開始的那段時間,她的日子並不好過,屬於冠軍的那些輝煌大多都隨著時間被慢慢淡忘,曹燕華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重新融入其中。
回國之後的日子雖然艱難,但是曹燕華樂在其中,也就是這個時候她的丈夫施之皓向她提出了離婚,雪上加霜的是,有人匿名舉報曹燕華“中飽私囊”。
慶幸的是,調查組在調查之後,不僅給予了曹燕華清白,還在瞭解完曹燕華的創學宗旨之後,給予她很大的鼓勵和支援。
與施之皓的婚姻最終還是走向了滅亡,曹燕華並沒有在這樣的悲傷上停留過久,只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校裡,放在了學生的身上。
如今的曹燕華依然閃耀在閃光燈中,在一些有關乒乓球的賽事中,還可以看到曹燕華的身影,2019年的時候,在東方衛視的中國新相親的節目上,曹燕華作為馬克西姆的親友團出現在了閃光燈之下,為侄子“站臺”。
2020年,“上海體育”特地採訪了這位曾經的乒壇大魔王,雖然已經年近60,但是依然能夠在曹燕華的舉手投足之間感受優雅與親切。
疫情防控期間不能外出,曹燕華每天除了陪伴家人之外,就整天窩著看科幻小說,看劉慈欣、王晉康的書。
今年,在上海大學的體育節上,許昕被聘為上海大學的客座教授,而曹燕華作為許昕的老師陪伴他一同出席。
歲月優待美人,曹燕華多年以來一直保養的很好,看著完全不像是一個將近60歲的人,她的二婚老公高大威猛,二人的婚後生活也十分幸福美滿。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枯燥而又乏味,他們日復一日艱苦地訓練,為了祖國的榮耀,身上留下了不知多少傷,卻依然努力著。
競技體育很是殘酷,金字塔尖的運動員更是少數,絕大多數人可能最終只能成為墊腳石,乒乓球是國球,國人對於乒乓球運動員的要求更高。
曹燕華的一生,從5歲起,彷彿就獻給了乒乓球,只是從最初的為了“奪冠”,變成了如今的“育才”。
以後也會有更多的運動員將自己的餘生獻給熱愛的體育事業,在此,也只希望國人能對這些為國爭光的運動員們少一點苛責。
參考文獻:
《乒壇傳奇曹燕華》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