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核專家:李獻紅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作為成年人,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無論是面對同事、同學、家人,或是上司,似乎總有一段時間,無論如何努力,總也得不到他們認同或讚賞。我們開始懷疑,也開始不斷反問自己: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去年《女心理師》的熱播引發了人們的共鳴,大家或多或少地能從人物的片段中聯想到身邊真實的事件和感受。
來源丨《女心理師》劇照
劇中的小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努力地討好所有人,迎合所有人的請求,不拒絕所有人的加壓。當自己被辦公室排擠的時候,默默忍受,最後被逼到崩潰。
可能還有很多人覺得這樣的不順情緒很正常,但是這就是 “精神內耗”。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相關的概念,叫“思維反芻”。
思維反芻是什麼?
反芻是從牛、羊等動物的生物學概念中引進來的,最初是用來描述食草性動物中在進食的時候,會把食物進行反覆的吐出和重新消化。心理學應用其引申義,認為反芻與積極和消極情緒均有關係。
來源丨網路
其中,反芻的積極作用在古語中也有例子——三思而行、謀定而後動,這本身就是一種良性的自我反思狀態。然而,反芻的消極情緒所帶來的危害,更不容忽視。
心理學家Nolen Hoeksema將思維反芻定義為個體無意識地持續關注自己的行為與思想,對當時的負面情緒及產生情緒狀態可能的原因、可能帶來的後果以及對事件中的細節進行持續而重複的思索,而不是積極地解決問題。
作者丨見圖
這種精神上的內耗,隨著時間和程度的延伸,可以分為4個層次:
第1層——影響個人的情緒;
第2層——降低生活質量;
第3層——降低信心,透支心力;
第4層——惡性迴圈,心理失衡。
1999年,心理學家Fritz將思維反芻的內容具體分為情感、認知以及行為三個層面。情感方面的思維反芻主要是情緒性反芻,指個體持續停留在對事件的消極感受上,如“這感覺太糟糕了/我感覺很不好”;
認知層面的思維反芻主要是意義尋找性反芻,指個體著重在尋找事情所發生的原因,如“他們為什麼這樣對我,我是什麼事沒有做好?”;
而思維反芻的行為層面主要是功能性反芻,個體主要關注於負性事件所帶來的實際影響上,如“我沒臉見人了/我一定會被辭退吧/我肯定會被罵死……”。
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來源丨網路
就像牛羊吃東西,嚥到胃裡又再吐出來,然後又咽下去,迴圈往復。思維反芻就是有一個想法或者一個念頭我們反覆去想,逐漸陷入迴圈,但是始終想不出具體解決辦法。
思維反芻的不良後果
一大部分研究認為,思維反芻是抑鬱情緒的認知易感因子,會引發、延長或者加重個體的抑鬱情緒。
負面事件會擴大人們對所要達到的理想目標與現實的差距,同時生活中傾向反芻的人,往往會傾向於關注自我的負面,加重了對差距的錯誤估計,同時企圖縮小兩者差距,來獲得心理的平衡,因此增加反芻的頻率,陷入更大的惡性迴圈,增大“內耗”。
舉個例子——某學生想在期中考試中獲得好成績,但是奮力刷題,竭盡全力後發現獲得的分數比想象中要低很多,甚至沒有之前好。此時的矛盾就是考試的低分數和理想的進步之間的差距,這就會引起思維反芻。
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的人記性差,情緒一段時間後被帶走,將不會進入思維僵局;
有的人直接轉換賽道,不在這個學科繼續鑽研,也不會有大問題;
但是如果有的人陷入了“我這麼努力是不是笨……我前天不偷懶是不是就不會這樣……”,進入反芻的思維而不對已經發生的事情進行解決,那麼“精神內耗”就不會終止。
我們害怕的是什麼?我們害怕的這個事情最終真的會實現嗎?
有的時候我們會誇大這個災難性的後果,但思維反芻不是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痛苦的想法,我們思考的東西不僅不能讓事態有所好轉,而且還使我們陷入自身思緒中越來越難受。
解決無意義的思維反芻
1. 不要想太多,果斷行動起來,減少精神內耗;
2. 定時休息,恢復我們內耗的精力;
3. 減少低成本、高快感的事,如刷手機等;
4. 多讀書,提升認知,自如處事;
5. 降低自己的敏感度,不要胡思亂想,關注自我;
6. 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專注當下,立刻著手解決使你焦慮的事情,把焦慮源搞定;
7. 理性歸因,把對事件的解釋放在經驗不足、知識不同等可控因素上;
8. 停止完美主義,養成先完成再完美的迭代思維,並在第一階段就追求完美。
特別是前兩條,在平時一定要多注意,這樣才能走出內耗,迎接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