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119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上一節我們解讀了燕國的上谷郡。應該說,燕國在西北方向的開拓,主要還是基於防禦的需求,畢竟懷延盆地——軍都陘一線是遊牧民族入侵華北平原,最為直接的線路。當然,要是有充足的時間,和相對弱小的對手,燕人也並非不願意,順著洋河和桑乾河開疆。只是對於已經習慣於平原生活的燕人,如果想在高原地區有一番作為的話,其實並沒有特別的優勢。因此上谷郡以西的區域,成為了來自山西高原的趙人,與生活在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博弈的主戰場。
就“郡”這個概念而言,在秦人將之正式定為一級行政單位之前,在戰國時其實是諸侯們設在邊地的,一種軍政合一的單位(後來也有在核心區內推廣的)。在中央之國的北部邊境,由於擴張到農牧(漁獵)分割線,因此燕國沿燕山一線設定的“塞上五郡”,其影響力一直持續了上千年。而在燕山以西,山西高原與蒙古高原的接觸區,趙國也同樣設定了三個郡級機構,以護衛它在山西高原的核心區。它們就是代郡、雁門郡、雲中郡,合稱為趙國的“北三郡”。而其中與燕國的上谷郡相鄰的,就是“代郡”。
趙〈雁門郡——代郡〉地緣關係示意圖
對於“代郡”,我們不應該感到陌生,因為在趙武靈王滅代一節中,我們已經清楚了“代”這個地緣概念的由來,也知道了它的核心區是在蔚縣盆地。不過無論是之前的“代國”,還是後來的“代郡”,其覆蓋範圍並不止於蔚縣盆地。
如果我們從蔚縣盆地出發,向北走的話,最先進入的地理單元會是“大同盆地”的東北角。儘管一般理解中的“盆地”應該是一個近似於圓形的,四面高、中間低的盆形區域。但在真實的環境中,卻很少有盆地達到這種理想狀態,更多的是呈現不規則,甚至有明顯條狀突出部的狀態(比如沂定盆地),而大同盆地就是這樣一個不規劃的盆地,它最為明顯的突出部,就是在它的東北方向,也就是蔚縣盆地的北部。
這塊條狀突出部,目前所設立的縣級行政機構為河北省陽原縣,因此我們也可以將這部分單獨稱之為“陽原盆地”。其實所謂的“陽原盆地”與“大同盆地”之前,並沒有明顯的山體進行分割,之所以將這個突出剝離出來,是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它的狀態。事實上“大同盆地”更全面的名稱就是“大同——陽原盆地”。
當我們北向穿越呈東西條狀的“陽原”盆地後,我們會進入另一個條狀的盆地區——“陽高——天鎮盆地區”。如果我們從整體來觀察的話,會發現“陽高——天鎮盆地區”、“陽泉盆地”,與大同盆地主體之間的關係,象上手掌和兩根伸出的手指的關係。只不過“陽高——天鎮盆地區”與大同盆地之間存在的明顯的山體分割,因此得以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地理單元。按照我們的命名原則,這個獨立的盆地區裡面的縣級行政單位,自然是“天鎮縣”和“陽高縣”。而在“陽高——天鎮盆地區”東北方向的就是“張家口盆地區”了。
至此我們應該清楚燕國“上谷郡”以西地區的地理結構了。不算“張家口盆地區”,南北排列的“陽高——天鎮盆地區”、陽泉盆地、蔚縣盆地整體呈一箇中文的“目”字形。這個目字形的盆地帶,就是趙國“代郡”的主要管轄地區。
對於軍事家而言,每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都會有它的戰略地位。就蔚縣盆地而言,它的戰略作用就是南出“飛狐峪”,溝通忻定盆地與華北平原的跳板——淶源盆地;而陽原盆地則是溝通大同盆地腹地,與懷延盆地區的戰略通道;至於說你想從大同盆地腹地,東北方向直線切入張家口盆地腹地,再北向進入蒙古高原的話,“陽高——天鎮盆地區”就是必經之路。
從地緣關係的角度來看,代郡的設立的最初目的,是為了防範來自華北平原的地緣威脅。坐實了這個區域,即使中山國或燕國,控制了淶源盆地和懷延盆地,他們也很難在前進一步。而如果趙人想東進的話,代郡也是必須先控制的橋頭堡。至於說趙人的主要敵人,或者說是戰略擴張方向,我們都知道是中山國。因此代郡的郡治被設在了“蔚縣盆地”的“代”邑(代王城)也就不足為怪了。
不過在中央之國統一之後,蔚縣盆地的戰略價值就沒有那麼高了。因為那時的主要地緣矛盾已經變成華夏農耕民族與草原遊牧民族之間的博弈了。而這個時候,張家口盆地區北側的陰山一線,則成為了爭奪的焦點。如果可以的話,張家口盆地區的北沿應該是華夏族建立第一道防線的地方。
只是就這個盆地區而言,能夠得到燕山山脈主脈保護的東部,其防禦力顯然要高於它的東西部。這是因為陰山山脈整體呈斷續狀態,既然是其黃河以北的主體部分,也可以明顯的被分割為狼山、陰山、大青山三個部分。而陰山山脈的東段,也就是與山西高原對應的這一段,山勢則非常的亂,亂到我們無法用一個統一的標籤來為這段山體命名。
這些整體排列無序的山體,一部分就成為了西“張家口盆地區”的北沿。這也是為什麼習慣於燕山山脈保護的燕國人,在佔據了“張家口盆地區”的東端(宣化盆地為主)後,沒能再向西再多進一步的原因。再進一步,就意味著將處在遊牧民族和趙人的三面包圍之中了。
至於趙國有沒有佔據張家口盆地區的西段,現在還有爭議。一種說法認為,趙長城已經修到了張家口北部(張北縣南部),也就是以陰山東脈作為與遊牧民族的分割線了。另一種說法比較保守,認為張家口盆地區與“陽高——天鎮盆地區”之間的山體,應該是趙國在這個方位的北疆,這倒與明朝外長城的走向是一致的(也就是現在山西與內蒙的邊境線)。
從地理格局上來看,由於得不到縱深更寬的燕山山脈保護,張家口及其以西地區,的確是非常容易受到遊牧民族的攻擊的,歷代中原王朝都在這一地區構築多重防禦工事,但都不能穩定據有。事實上由於燕山山脈主脈與陰山山脈主體之間,沒有連續貫通的山體,整個大同盆地的地緣結構都不能算很穩定。為此,後來的明帝國在山勢走向非常清晰的恆山山脈又構築了一道內長城,為的就是在大同盆地失守後,能夠據沂定盆地以自守。
這樣看來,張家口盆地區的西段,頗有點四戰之地的味道,誰能佔的住,要取決於誰更強大。而趙國在強盛期應該還是有可能佔據了張家口盆地區的西段,畢竟當時的趙國對遊牧民族還是佔據有優勢的。不過即使趙國人的相對實力再強,他們也沒有興趣向蒙古高原前進一步。
就趙國人而言,他們當然沒有能力象我們一樣,分析出“等量雨線”、“暖溫帶”、農牧分割線這些概念來。但再多的理論也不及直觀感受,在趙國人眼裡,陰山以北的蒙古高原就是一塊“無窮之地”,也就是沒有邊際的未知世界。而出入這個無窮之地的大門“無窮之門”,就在現在的張家口市與張北縣之間,這裡有條山嶺叫作野狐嶺,是蒙古高原和張家口盆地的地理分割線,也可以說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博弈的第一線。
“無窮之門”不僅是趙人防禦遊牧民族的第一線,在二千年後,也成為走西口的山西人去蒙古高原淘金的重要通道。不過所謂的“無窮之地”只是農耕民族的看法,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張家口盆地以北的這片土地,可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好地方( “敕勒川”指的就是這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