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丨載濤
前言
周總理將這位清朝王爺載濤的情況上報了中央,毛主席在看到載濤的情況後,內心也是感慨頗多,便親自作了安排。
毛主席對載濤認可
毛主席之所以在聽到載濤的情況時而感慨萬千,並不是因為他是清朝的王爺,而是載濤身上的那種凜然的民族氣節!
在大清王朝滅亡後,往日坐享榮華富貴的清朝皇族頓時慌了神。因為他們深知,倘若沒有了特權,他們本身的謀生手段,根本不足以支援他們在亂世中生存。
不過在剛開始的時候,不少皇族家底殷實,透過變賣家產等方式,倒是生活得好不逍遙。然而在當時那個年代,這些皇族人士,無疑是眾人眼中的“冤大頭”,外加上大手大腳的生活方式,讓不少皇族很快就瀕臨破產了。
儘管載濤家庭雄厚,但也經不住長時間的入不敷出。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載濤只好自己出馬,親自理財治家。
圖丨載濤舊照
在談起理財治家時,相比較其他皇族而言,載濤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在載濤看來,想要將這個家族維持下去,那麼最好的辦法無疑是開源節流。
在節流方面,載濤對家裡的開支管得非常嚴格,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類小事,他都會親自過問。孫女們上學,需要買支鉛筆、買塊橡皮,不過幾分錢的事情,也得寫張條子,需要經過載濤的同意才行。
當時載濤也養成了記流水賬的習慣,每日買了什麼東西,花了多少錢,他都會一一記錄下來。最開始的時候,家裡有賬房專管這件事,載濤只需將每月所要支出的生活費一併交到賬房,每晚同賬房核對一下支出賬就可以了。
不過為了節省開支,載濤便將賬房先生給辭退了。從此記賬的事就由載濤的三兒媳擔負,而他本人則要親自過問。每天晚上,三兒媳到載濤房子裡一筆筆記下當天年花的錢,一筆筆用算盤算好,錢物相符了,這天的賬就算結了。
載濤對賬目一絲不苟,一分錢也不能錯。如果哪一天有一筆賬對不起來,就是說花了找不到東西,或者雖有東西但同花的錢數不符,載濤都要追根究底,直到錢物相符為止。
節流固然不錯,但如果沒有穩定的收入的話,這個家族也會陷入到“慢性死亡”中。對於這一點,載濤向來認識很深刻。
不過載濤身為皇族人士,平日裡都是在政壇上摸爬滾打,何曾接觸過商業,自然沒有什麼經商頭腦,只好過著坐吃山空的生活。
然而隨著局勢的發展,長時間的入不敷出讓載濤家中的生活很是艱難。載濤為了這件事整天非常發愁,可又實在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某天在家閒居時,載濤聽到外面有收舊衣服小販的聲音,為此將其請入家中,賣掉了幾件舊衣服,這也算有所進項。
圖 | 李經邁(李鴻章之子)、愛新覺羅·載濤、清末陸軍大臣蔭昌
但是收衣服的小販並不常來,這也給載濤帶來新的難題。不過好在載濤生性豁達、樂觀,不管遇到什麼天大的難題,他也善於利用事情的積極一面,自行排解,為自己找到一條生路。
慢慢地載濤放下自己皇族人士的傲氣,和這些走街串巷的小販熟悉後,一個想法出現在載濤腦海中:實在不行我也去擺地攤吧?
載濤在有了這個想法後,便在家中隨意折騰,四處找那些破舊衣衫。在將一切準備好後,載濤便帶著王妃一同到德勝門外的小市擺地攤。
不過在剛開始的時候,載濤的夫人認為自己是皇族,如今卻在擺地攤覺得有點丟人。不過載濤在得知妻子的想法,反而義正言辭的說道:“我們既沒有偷,也沒有搶,做點生意有什麼丟人的?”
就這樣,原先的大清王爺便帶著夫人開始了自己的擺攤生涯。那麼載濤作為的光緒皇帝的胞弟,宣統皇帝的叔父,難道真的沒有手段,甘願過這樣清苦的日子?其實不然,在日寇侵華期間,無論是溥儀還是日本人都曾拉攏過載濤,可都被載濤拒絕了。
載濤儘管出生於皇族,但有著很強的民族精神。在日寇侵華前,他的人生目標就是復辟皇室,不過在日寇侵華後,他的這種願望就開始慢慢淡化,尤為不同意藉助日本人的力量實現復辟。
早在溥儀最初與日本人互相眉來眼去時,載濤就極力反對。在溥儀逃到東北後,載濤也不止一次和他說道:“溥儀完全鑽到日本人的圈套中,只能充當俯首帖耳、為人所用的兒皇帝。”
1932年,溥儀藉助日本的力量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重新當上了皇帝。前清貴族中許多成員紛紛投奔偽滿朝,希望能撈個一官半職,好繼續過上那舒服的日子。
在此期間內,溥儀還三番兩次前來請載濤來東北,以壯大他的威風。如果載濤真答應的話,他這位當年大清王朝的王爺,必定是官職顯赫。可是出乎人意料的是,載濤決絕了:“我不去當亡國奴!”
可以說載濤在日寇侵華期間,閉門不出,表達了鮮明的政治立場。這是他在舊時代,頗為難得的壯舉,面對日本人時,載濤要麼橫眉冷對、要麼沉默對待,堅決不發國難財,這同樣也是毛主席認可他的緣故。
毛主席親自給他安排職務
1949年隨著新中國成立後,可週總理內心卻一直有一件事放心不下,那就是清朝皇族的下落,為此便派人四處去打聽尋找……
不久後工作人員在衚衕巷口找到了正在擺地攤的載濤!此人是光緒皇帝的胞弟,宣統皇帝的叔父,哪怕是在愛新覺羅家族中同樣享有重要的地位。
周總理在得知這個訊息後,內心高興,不過從工作人員口中得知,這位清朝的王爺生活很是艱辛。隨後,周總理便將這位清朝王爺的情況上報了中央,毛主席在看到載濤的情況後,內心也是感慨頗多,並親自給他安排了工作:小攤就不要再擺了。
圖丨毛主席
1950年8月10日,毛主席親自簽署的對載濤的任命狀“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
載濤在當上馬政局顧問之後,立誓要報毛主席的知遇之恩,勤奮工作,為改良軍馬作出自己的貢獻。
載濤是個言出必行的人,在開始工作後,為了能儘快熟悉手頭的工作,載濤是連家都不回了。他平日裡都是居住在單位,只有星期天才回一次家。儘管當時他年紀大了,機關距離他家有二十里路,但是他堅持騎腳踏車,而且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從來都沒有遲到過。
為了熟悉解放軍軍馬改良情況,載濤知道只窩在辦公室,是遠遠不及去一線考察的。經過上級批准後,載濤便開始親往東北視察各軍馬場。
圖丨騎兵
1951年6月4日,載濤一行人便來到牡丹江軍馬場。載濤一到軍馬場,就看到一個土疙瘩上建成的“閱馬臺”,上面懸掛著歡迎載濤顧問來指導工作的橫幅,載濤看後心裡感到熱乎乎的。
當看到馬場職工透過自己努力蓋起的五間平房招待所時,載濤看著稱讚道:“你們修的房子還挺別緻,解放軍裡能人多,還真有土木建築工程師啊!”場裡的人請載濤在門首題詞,他欣然揮毫,寫下了“牧馬山莊”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傍晚載濤登上“閱馬臺”觀看萬匹駿馬奔騰歸來的壯觀景象,讚歎不已。
6月9日,載濤來到小興安嶺的扎蘭屯視察。他對這個軍馬場早有所聞,當年“張大帥”曾把這裡作過軍馬場,日本侵略中國後也把這裡作為軍馬場。抗戰勝利後,經周恩來總理批准,把這個軍馬場撥給解放軍作為炮兵軍馬基地。
在經過這段時間的視察後,載濤也明白了新中國軍馬事業的發展情況。
馬政局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指導軍馬馴養,選擇優良馬種裝備部隊。載濤不顧高齡,愉快地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馬政局的工作,不知疲倦地視察軍馬生產,傳授改良馬種的知識和技術。
當時的軍馬場都遠在邊疆地區,載濤為了儘可能地做工作,便不辭勞苦地先後到東北、西北、甘肅等地指導工作,傳授改良軍馬的知識。不過也正是在載濤等人的不辭辛苦下,新中國的軍馬事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載濤除去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載濤作為全國第一、二、三屆人大代表,參加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歷次會議。
載濤幾乎每次都在會上發言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聯絡自己的經歷及所見所聞,言辭懇切、感人,引起與會代表的廣泛注意。
1957年7月,全國人大一屆四次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正在外地考察的載濤,只好提前趕回北京參加這場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懷著十分喜悅的心情,聽取了周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
圖丨右一為鄭新潮局長,右二為顧問載濤
載濤在這次發言中,衷心擁護了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完全同意周總理所說的關於國內外形勢、今後任務及方針政策。
1957年9月,載濤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任命為北京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對於這個任命,載濤是萬萬沒有想到的,在他看來自己搞點軍事還行,可自己對政治卻是一竅不通的。
不過載濤也明白這是黨和國家對你的信任,同樣也是新中國民族政策的體現!為此載濤決定,在自己有生之年內,為維護祖國的民族大團結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每日清晨,載濤準時騎腳踏車上班,春夏秋冬,風雨無阻。機關多次派車接送,都被他婉言謝絕。看到載濤身穿馬褲,精神矍鑠,人們很難相信他竟是七十多歲高齡的老人了。
在工作當中,載濤與大家相處得也非常的融洽。他待人平和,親切自然,一點官架子都沒有。只要有同事來到他的辦公室,他都會熱情地起身相迎,親手遞過一杯熱茶。在工作之餘,大家都喜歡找這位清朝王爺聊天,聽他講講清朝的趣事。
圖丨載濤和溥儀等親屬在一起
載濤對民族問題的研究,日漸深入。為了進一步發揮這位民族專家的作用,上級又調他擔任全國政協民族組副組長。
在全國政協民族組工作期間,載濤曾多次參加有關會議,在會議上,載濤說道:
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民族政策照顧下,我們滿族人民普遍地得到溫暖,得到和各兄弟民族所受的同等待遇,得到有力的鼓舞,請容我首先代表我們滿族人民表示衷心的、共同的感激!
在之後的歲月中,在黨和毛主席的關照下,載濤以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身份,到全國各地進行視察。從北京的城區到遠郊縣城,一直到廣東、四川等地。古稀之年的載濤,四處奔波,到處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為促進各民族的大團結,可謂是盡職盡力。
毛主席的特別叮囑
毛主席除去給載濤親自安排職務外,還曾對他特意叮囑一番。
1955年7月5日,載濤作為滿族人民代表,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議休息期間,周總理見到載濤後,便親切地向他問好。
隨後周總理便將載濤介紹給毛主席認識,毛主席親切地握住他的手說道:“載濤先生好,你現在還和溥儀聯絡嗎?”
圖丨毛主席與載濤握手
在聽到毛主席的詢問後,載濤有些緊張地說:“溥儀是戰犯,我怎麼會和他聯絡。”毛主席聽後便特意叮囑道:“你們家族要關心她、幫助他,共同使他改造成新人。聽說溥儀學習得不錯,你可以去看看嘛……”
載濤在聽到毛主席的這番叮囑後,便答應了下來。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結束後,載濤便帶著溥儀的家人一起去看望他。臨行前,載濤帶著兩個侄女去市政府拜訪彭真,彭真一再叮囑那邊天冷,要穿暖和點並給他們每個人發了100元。
當天載濤一行人就去了戰犯管理所,因為事先沒有通知溥儀誰來探親,為此當溥儀看到是自己的七叔和兩個妹妹時,便喊了“七叔”然後嗚嗚痛哭起來。
在這次和溥儀的談話中,載濤將自己近些年的經歷都講給了溥儀聽,希望他能夠在戰犯管理所好好學習,爭取早日出來為新中國的發展貢獻一份力。
圖丨左起:溥儀、載濤、溥傑
在之後的歲月中,載濤始終堅持在工作的一線,踐行著自己的誓言:不辜負毛主席對自己的信任!
1970年載濤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在他病逝後,經過周總理的安排下,他的骨灰被安放於八寶山革命公墓內,這也無疑是對他一生最好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