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安石輕詆大臣,趙抃反唇相譏
王安石剛任參知政事時,目中無人,對那些朝廷同僚不屑一顧。一天,在推行新法問題上與一些大臣發生爭執,王安石指責那些大臣:“你們這些人說三道四,錯誤百出,都是由於不讀書!“
趙抃當時也是參知政事,聽了這話不服氣,反駁王安石說:“你這話就不對了,古代的皋、夔、 稷、契,那時並沒有什麼書可讀,他們不是一樣被後人譽為賢臣嗎?“
王安石聽了,不禁默然無語。(本文摘編自《邵氏聞見後錄》卷二0)
02、周草窗對印結嫌隙,趙孟頫巧對釋塊壘
元代魏國公趙孟頫有“水晶宮道人”一方印章,周密(字公謹,號草窗)聽說後就用“瑪瑙寺行者”一印來與他相對。於是,趙孟頫就不再用這方印章 了。
後來,趙孟頫看見周密同鄉崔進之藥店裡掛著一塊“養生主藥寶”的招牌,就用“敢死軍醫人”來與他相比,崔進之也不再掛這塊牌子了。
趙孟頫對人說:“我今天才為‘水晶宮’出了口氣。"(本文摘編自《古今談概》)
03、師長互相輕視,學生左右為難
長興臧壽恭、烏程嚴可均,同屬湖州籍,同時號稱通經博學,但兩個人之間互相輕視。
楊峴是臧的弟子,也向嚴請教過學問,任湖州太守時,曾到長興探望老師臧壽恭,回來時,船停在湖州城外,見到正在鄰船獨自飲酒的嚴可均。
嚴問他到哪兒去的,楊如實告訴他去探望臧老師。嚴可均驚訝地說:“臧某人是村夫子,也配做你的老師呀?”
過了幾天,楊太守又請問臧壽恭,嚴先生學問怎樣,臧輕蔑地說:“他剛剛能讀《三字經》。”
《三字經》是學童剛入學時讀的啟蒙教材。文人相輕,就是著名的學者也在所難免啊!(本文摘編自《清朝野史大觀》卷一0)
04、候補知縣爭美差,屈膝熊鬥出頭龜
山東有兩個候補知縣,一個姓熊,一個姓卞。熊知縣常常得到美差,卞知縣對他十分嫉恨。
一天,熊卞兩人同時應邀去一個朋友家做客。兩人相遇,卞覺得正是譏諷熊的好機會。於是他端起酒杯對熊知縣說:“能者多勞,跪斷四條狗腿。”
熊知縣一聽就知:卞知縣拆“熊”字為句譏笑自己,於是不緊不慢地接下去說:“下流無恥,伸出一點龜頭。”
卞知縣一聽,“哼”了一聲,放下酒杯,拂袖而去。(本文摘編自《清稗類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