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線建設,首先在西南地區拉開帷幕。
1965年2月26日,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於西南三線建設體制的決定》,決定成立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
1965年3月29日,中央決定了西南三線總指揮部人員組成:
李井泉任總指揮,程子華、閻秀峰任副總指揮。後來又增派彭德懷任第三副總指揮。
1965年4月,中央、國務院再次決定成立國家建委,由谷牧任主任。
國家建委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切實抓好西南、西北戰略基地和一、二線後方基地的建設及重點專案的建設。
1965年9月2日,國家計委重新擬定的《關於第三個五年計劃安排情況的彙報提綱(草案)》提出:
第三個五年計劃必須立足於戰爭,從準備大打、早打出發,積極備戰。
把國防建設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線建設,逐步改變工業佈局。
《彙報提綱》指出:“三五”期間一定要把建設重點放在三線,否則就會犯方向性錯誤。
1965年9月21日至10月9日召開的全國計劃工作會議上提出三線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在西南和西北(包括湘西、鄂西、豫西)等地區,建立一個以軍事工業為主體的比較完整的後方工業體系。
隨後召開的中央工作會議討論通過了“三五”計劃。
至此,以備戰為中心的“三五”計劃制定完成,三線建設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1966年1月,西北三線建設委員會成立,主任劉瀾濤、
成員:王林、安子文、李廣仁、宋平。
1966年3月,成立中南三線建設委員會,主任王任重,
成員:王樹成,戴蘇理,華國鋒,何幼琦。
大三線與小三線
中央從備戰的需要出發,按我國地理區域劃分將全國劃分為一、二、三線地區:
一線:東北及沿海各省市;
三線:四川(含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7個省區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廣西等省區的腹地部分,共涉及13個省區。
(雲、桂、川、黔;青、寧、陝、甘;冀、豫、晉、鄂、湘);
一、三線之間的地區為二線。
三線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為大三線,
主要是長城以南、京廣鐵路線以西的廣大地區,是全國戰略大後方。
中部及沿海地區省、區的腹地為小三線。
地方小三線建設方案
在1964年中央工作會議後,根據毛主席對地方軍工建設的多次重要講話,和以此形成的關於建設地方軍工小三線的的指導思想,中央及各省開始著手規劃地方小三線建設方案。
1964年7月,遼寧省委三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制定並通過了《關於加強地方軍事建設的指示》和《關於地方軍工建設的設想》,計劃在“三五”期間把遼寧東部、西部山區建設成為戰時能夠依託的後方根據地。
1964年8月,總參謀長兼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主任羅瑞卿主持召開國防工業會議,討論加強一、二線的後方建設和備戰工作。
會議指出:地方軍工的建設,要立即規劃,付諸實施,越快越好。
1964年10月18日,廣東省委向中央作了《關於國防工業和三線備戰工作的請示報告》,
報告認為:美帝國主義目前正在積極準備擴大對越南北方發動的侵略戰爭,廣東省加緊進行戰備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省委經過研究打算:
1、加速地方軍事工業建設;
2、從廣州等前沿城市中遷建部分民用工業到三線去,後方電力工業要有相應發展;
3、加強國防公路和國防通訊網的建設;
4、做好物資儲備與倉庫建設工作;
5、加速後方農業和山區經濟的發展;
6、適當加強三線的文教和衛生建設。
報告對本省貫徹備戰工作和自己的三線建設做了具體的安排。
1964年10月22日,毛主席對該報告作出批示:
劉、周、鄧、彭、瑞卿各同志:廣東省是動起來了,請總理約瑞卿談一下,或者周、羅和鄧、彭一起談一下,是否可以將此報告轉發第一線和第二線各省,叫他們也討論一下自己的第三線問題,並向中央提出一個合乎他們具體情況的報告。無非是增加一批建設費,全國大約需十五億左右,分兩、三年支付,可以解決一個長遠的戰略性的大問題。現在不為,後悔無及。
閱後退毛,十月二十二日
1964年10月29日,周恩來、羅瑞卿等人聯名提交《關於一二兩線各省、市、區建設自己後方和備戰工作的報告》給毛澤東並黨中央。
1964年11月3日,中央將該報告與廣東省委報告及毛的批示一同下發,
《中央關於加強一、二線的後方建設和備戰工作的指示》。
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局,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河南、雲南各省、區黨委,北京、上海兩市委並告計委、經委、國防工辦:
中央現將廣東省委十月十八日報告〔1〕和主席十月二十二日批語〔2〕轉給你們。
中央同意並轉發周恩來、羅瑞卿兩同志十月二十九日關於一二兩線各省、市、區建設自己後方和備戰工作的報告,望即抓緊進行。
中央~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三日
至此,全國小三線建設正式提上日程。
14個後方基地、小三線建設全面啟動
1964年12月,國務院國防工辦在北京召開了各中央局、大軍區、各省區市和國務院有關部委主管軍工的負責同志參加的小三線建設計劃會議,研究落實地方軍工建設的有關問題;審查和制訂了1965年地方軍工廠的基本建設計劃、軍品試製和生產計劃草案。
會議結束後,全國地方軍工廠的建設於1965年迅速展開。
1965年2月7日,羅瑞卿在《關於安排一、二線省市後方建設的報告》中提出:
(一)根據戰時對敵鬥爭的需要,華北、華東、東北、中南四大區,規劃了14個後方基地:
1.東北東部山區,
2.大興安嶺地區,
3.冀熱遼地區,
4.太行山區,
5.呂梁山區,
6.內蒙古東部,
7.內蒙古西部,
8.大別山區,
9.沂蒙山區,
10.蘇皖浙贛邊區,
11.閩浙贛山區,
12.湘粵贛邊區,
13.湘粵桂地區,
14.湘鄂贛地區。
這些地區,大部分是抗日戰爭時期和歷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我軍的根據地,經濟資源比較豐富,大部分地區糧食可以自給。但是工業基礎比較薄弱,交通條件差。
(二)、建設一批地方軍工廠
按照中央批准的第一步規劃,三年建設154個專案,生產20個品種。職工總數7萬多人。
中央要求遼寧等處於戰備前沿和沿海的省份要儘可能搞快一點,早建成,早投產。
該報告所提建設內容納入了1965年國民經濟計劃。
1965-1967三年時間內,建設地方加工廠202個,配套工業專案168個,交通通訊專案364個,總投資21億元。
由此,小三線建設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