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武裝在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北部交界處建立了一個東臨渤海、西枕津浦鐵路,北至天津、南跨膠濟鐵路的敵後抗日根據地━━渤海區抗日根據地。渤海區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抗日戰爭時期山東的五大戰略區之一。
渤海區的前身分別為清河區和冀魯邊區。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自北平、天津大舉南下,冀魯邊區首當其衝。中共津南工委於1937年7月15日在鹽山縣發動武裝起義,建立了華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和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開展平原抗日遊擊戰爭。在清河區,中共山東省委領導恢復和建立黨組織,於1937年12月先後組織和領導了黑鐵山起義和壽光牛頭鎮起義,分別建立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和八路軍魯東遊擊隊第八支隊。此後,在濰縣、昌邑、廣饒、臨朐、益都、臨淄等地先後爆發抗日武裝起義,組建了八路軍魯東遊擊隊第七、第九、第十支隊及臨淄青年學生志願軍訓團(三大隊)。
黨中央、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對清河區和冀魯邊區的抗日鬥爭十分重視。1938年9月,八路軍115師政治部副主任兼343旅政委肖華率東進抗日挺進縱隊抵達冀魯地區,整編地方抗日武裝,建立黨政軍各級組織,創辦抗日軍政學校培訓幹部,團結國民黨軍高樹勳部抗日,並先後組織了韓集伏擊戰、三打燈明寺、激戰大宗家等戰鬥,打擊了入侵的日軍。
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日軍陸續侵佔了清河區、冀魯邊區境內各縣城及較大村鎮,開始了頻繁的“掃蕩”、“清剿”和“蠶食”,推行所謂“治安強化”運動。清河區、冀魯邊區的抗戰形勢日益惡化。
1939年10月,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徐向前等就清河區抗日遊擊戰爭的發展給予重要指示。在許世友所率領的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旅的支援下,清河區在黃河入海口兩岸廣闊荒原地帶建立了抗日根據地。從此我抗日武裝基本上跳出了原在膠濟鐵路兩側活動的狹小圈子,由被動轉為主動。1942年始,日偽對清河區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掃蕩”、“清剿”和經濟的掠奪。清河區黨政軍民加強團結,咬緊牙關,在大平原上大挖“抗日溝”,改造平原地形,利用青紗帳,開展敵後武工隊活動,並在1942年、1943年兩次組織夏季反“蠶食”、反“清剿”戰役,取得重大勝利,鞏固了抗日根據地。
在冀魯邊區,自1939年底始,邊區的黨政軍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了反“掃蕩”、反“蠶食”、反磨擦鬥爭。1942年6月,日偽軍繼在冀中實施五一大“掃蕩”後,對冀魯邊區進行了規模空前的大“掃蕩”,冀魯邊抗戰進入最殘酷、最困難的時期。根據劉少奇對冀魯邊區關於堅持抗戰、渡過難關和鬥爭形式要適應形勢變化的重要指示,邊區軍民採取化整為零、分散隱蔽、敵進我進、靈活多樣的鬥爭策略,不斷打擊敵人,逐步收復被“蠶食”地區。
1944年初,清河區與冀魯邊區合併為渤海區。景曉村任中共渤海區黨委書記,楊國夫任八路軍渤海軍區司令員,劉其人任渤海區行署主任。渤海區下轄6個地委(專署、軍分割槽),41個縣市,全區面積達5.2萬平方公里,人口一千萬。渤海區黨政軍機關駐地在今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區內平原地域廣闊,海岸線長,物產豐富。在革命戰爭年代,渤海區既是我軍戰略反攻的前沿陣地,又是戰爭資源的供給基地和休養整訓的可靠後方。渤海軍區於1944年相繼對日偽軍發起夏季、秋季攻勢作戰,全部恢復被日偽軍“蠶食”的益(都)壽(光)臨(淄)廣(饒)四邊根據地,先後攻克魯北重鎮利津等4座縣城,取得重大勝利。
從1945年初開始,渤海軍區按照八路軍山東軍區的統一部署,開始了新的攻勢作戰。6月,發起蒲(臺)濱(縣)戰役,先後解放蒲臺、濱縣縣城及道旭、北鎮等日偽據點;同時,各軍分割槽部隊先後解放吳橋、南皮、德平、慶雲、沾化、高苑等縣城。
1945年8月,在對日全面大反攻作戰中,渤海軍區遵照黨中央、中央軍委和中共山東分局、八路軍山東軍區的命令,組成山東第四前線指揮部和山東野戰軍第七師,兵分三路向日本侵略軍和偽軍展開大反攻。至7、8、9月三個月的反攻作戰中,渤海區我軍共殲敵3萬餘人,解放縣城33座,人口600餘萬。渤海區已發展成西起津浦鐵路,東至渤海,北近天津,南至膠濟鐵路,面積達5.2萬平方公里,轄41個縣市,人口1000萬的解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