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簡孫二人組
先主作為一方諸侯,他的崛起之路是最坎坷的,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也多次丟下部眾妻兒,一再於危難之時逃脫,可以說先主的運勢還是很強的。
在依附於劉表多年後,終於逐漸強大起來,可能先主之前一直沒能崛起,最主要原因是在亂世之中沒有一塊穩定的地盤。除了運勢之外,季漢集團從平民慢慢做大,先主的崛起也離不開人才。
武將以二爺三爺趙雲為首,為先主開疆拓土,文臣有丞相龐統法正等人,為先主出謀劃策。這些人才先主崛起的關鍵,但先主的崛起也並不是完全只依賴他們,還多虧了身邊那一幫甘心輔佐他的賢士們。
先主早期有三大文官,除了上節的天使投資人糜竺,另外就是簡雍和孫乾,這兩人很早就一直追隨先主,多年輾轉,顛沛流離。
他們在先主多次戰敗後還能倖存,並且一直追隨先主,地位僅次於大舅哥糜竺,是妥妥地“死黨”和忠心部屬。
正是像他們這樣的一群人,一直跟隨在先主身邊,才讓先主有信心走下去。先主的軍事和政治能力雖然差了些,但優點是意志強大,百折不撓,善良重情,能團結一群優秀的人才在身邊,可以看出先主極高的個人魅力。
簡雍主要是負責先主集團的後勤行政等工作,也會承擔一些外交工作,算是辦公室主任+半個外交官;
孫乾主要是負責幫助先主擔任外交說客的工作,順帶有時候會跟隨在先主身邊,相當於高階秘書+半個外交官。
他們兩人的存在,或許能解釋先主為何能夠在亂世中,經歷無數次挫敗卻還依然能崛起。
簡雍字憲成,自幼便和先主相識,從小關係就非常好,是先主的鐵桿發小和心腹兄弟,為人率性灑脫,深受先主的信任。
他是先主真正的嫡系人馬,演義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歷史上先主和簡雍才是真兄弟,所以兩個人是事業上的好夥伴。
從先主起兵開始創業,簡雍就緊隨其後,他是個文人,壓根不會帶兵打仗,但作為先主最信任的發小,一直被先主委以重任,有關外交的事宜都交給他去做。
簡雍從來不太注重禮節,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拘小節,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在先主集團的文臣裡也只給諸葛亮面子。
他與諸葛亮以外的人交談,都是獨佔一榻,臥姿對話,從不屈就於人,頗有些豪橫。“諸葛亮已下則獨擅一榻,項枕臥語,無所為屈” 。可見他性格非常隨性,沒有那麼多繁文縟節。
簡雍勸降劉璋這件事,絕對可以讓簡雍名垂青史。先主進入益州幫助劉璋對抗張魯的時候,劉璋就十分喜愛簡雍,“劉璋見雍,甚愛之”,可能兩人的愛好也相同,都喜歡喝酒看姑娘跳舞。
短時間的相處就讓簡雍得到了劉璋的認可,不排除當時劉璋想要拉攏他到自己陣營的可能,畢竟劉璋在那個時候可沒打算把益州送給先主,看到人才就想拉攏到自己身邊。
先主和劉璋撕破臉後,大軍一路抵達成都城下,簡雍親自前往成都城內,說服劉璋出城投降,“後先主圍成都,遣雍往說璋,璋遂與雍同輿而載,出城歸命”。
當時成都被困,雖然周邊郡縣大多已經投降,劉璋想要得到援兵的可能不大,但畢竟成都作為益州最堅固的一座城池,尚有精兵駐守,糧草充足,只要固守一段時間,那麼荊州一旦有變,先主未必還會堅持。那樣的話,益州到底是誰的還未可知。
而恰恰是簡雍說服了劉璋,雖然未必是簡雍一個人就影響了他的抉擇,但可以肯定的是必然左右了劉璋的想法,於是他與簡雍共乘一輛馬車出城投降。先主不費一兵一卒拿下成都,掌控整個益州,簡雍簡直是功不可沒。
除了算是半個外交官,簡雍大機率應該也算是個法律方面的人材,他勸誡先主關於禁酒令的相關事件,是非常生動的一場法學理論探討。
《三國志》中對簡雍記載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簡雍如果出生在現在可能會成為一個相聲演員,他不羈的性格,風趣幽默,與眾不同,處理任何事情都非常灑脫。
當時正逢大旱之年,朝廷頒佈禁酒令,有人家搜出釀酒的工具就當成釀酒者來處罰。一次簡雍與先主一起外出,看到一對男女,簡雍就說:“這兩人想要淫亂,為什麼不抓起來?”先主問他:“你怎麼知道的?”簡雍說:“他們兩個人身上都有淫亂的器官”。先主於是哈哈大笑,從此寬恕了家中有釀酒工具的人。
先主入主益州後,封簡雍為昭德將軍,地位待遇僅次於糜竺。至於簡雍的結果是不得而知的,應該是在季漢善終了。
孫乾字公祐,在先主出任徐州牧時跟隨於他,後與先主形影不離,為先主遊說各方,“先主領徐州,闢為從事。後隨從周旋”。
孫乾是個很優秀的外交人材,每次出使總能爭取到某種程度的政治自決餘地,而不使先主徹底淪為其他軍閥的附庸或者被吞併。
他曾經受命去與袁紹結好,“先主之背曹公,遣乾自結袁紹”。在先主殺死徐州刺史車胄,奪取徐州後,先主派遣孫乾與袁紹聯合,後來袁紹派兵支援先主,就是孫乾前去說和的結果。
後來先主兵敗不是袁紹不支援先主,只是先主敗亡得太快。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袁紹已經在向黃河一線派駐兵力,但是先主快速戰敗,就算想救援也做不到,畢竟古代大軍調動,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實現的。
在先主依附於劉表的時期,劉表對孫乾也是極為看重的,可以說劉璋看重簡雍,而劉表更看好孫乾。“後表與袁尚書,說其兄弟紛爭之變,曰「每與劉左將軍、孫公祐共論此事,未嘗不痛心入骨,相為悲傷也。」其見重如此。”
孫乾作為一名外交官,可以說是八面玲瓏,非常受先主的賞識和信任,對先主也極為忠誠。在先主的心中,他地位僅次於糜竺。
先主平定益州後,封孫乾為秉忠將軍,地位待遇和簡雍一樣。不久後孫乾病逝,非常遺憾,他沒有等到先主稱帝那一天。
簡雍和孫乾雖然在先主集團的擴張壯大中,沒有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兩人的才能已然是得到了先主的認可。
兩人雖然文不足出謀劃策,不能掌控戰略走勢;武不能獨自領兵,獨當一面鎮守一方,但兩人也恰恰是先主最需要的基礎人才,沒有簡雍和孫乾這樣的人真心追隨,可能先主早就敗亡了。
大舅哥糜竺在先主落魄之時給予錢財資助,讓先主得以東山再起。簡雍和孫乾則是在先主人才匱乏的階段,暫時撐起了先主集團,同時在先主崛起之時也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他們三人論才華,要遠遜於諸葛亮、法正、劉巴、黃權等人,但是他們對先主不離不棄、跟隨先主的時間也早,先主給他們如此高的待遇就是為了感謝當年他們的共患難之情。
糜竺,簡雍,孫乾三人的一生,他們既沒有張良的謀略,也沒有蕭何的內政,但他們的忠心卻是有目共睹。
簡雍自少年為先主奔走,一直至死,未曾離棄;糜竺於先主危難時散盡家財,背井離鄉相隨;孫乾每於先主轉折之際,都臨危受命,不避艱險。
君待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或許是他們三人與先主關係最好的詮釋。
麋竺、孫乾、簡雍、皆雍容風議,見禮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