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收藏的朋友都聽到或看到過這種場景,某某人前些年花了些小錢買了一件收藏品,結果專家一鑑定,還真不得了,原來價值幾十萬甚至幾百萬,講得有根有據,聽得熱血沸騰。假如這時要讓持寶人掏錢付這個費、那個費的話,基本上就是騙局了。
但大家肯定要問,這種花小錢淘到寶貝的情況究竟有沒有呢?
我說肯定有,但很少。
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種人並不懂行卻撞了大運,北方叫撿漏,南方叫吃仙丹,還有更誇張的說法叫“瞎貓拖到了死耗子”。不過就現在來講,這機率不會比買彩票中大獎高。第二種情況是靠個人的學養、眼力及多年的經驗,這就是純技術活。
對於錢幣收藏愛好者來講,我希望大家做第二種人。以下我想介紹些自己的經驗供各位參考。
第一,先要會看真假。說起來容易,但真正做到,恐怕要個三、五年,甚至十年以上。不過可以先走捷徑,就是請教真正懂行的人保駕護航,基本保證買到的都是真品。
第二,不要急於求成。別去想花幾百元買的東西,明天就能賺幾萬元。錢幣收藏有個時間性的問題,有些品種的錢幣確實過了十年、二十年,會上漲十倍、百倍,但決不會是所有錢幣,所以選擇性收藏很重要。
第三,在普通錢中挑特殊品,俗稱“芝麻裡揀赤豆”。當然這要靠你的眼光和機遇了,有的容易些,比如說,某一種錢,一般重量在四克左右,你能找到五克或六克以上的就是特殊品了,俗稱厚版。
以萬曆通寶小平為例,厚版重達6.75克(圖1),而普通品直徑2.48cm,重3.27克(圖2)。
(圖1:萬曆通寶小平 厚版 重:6.75克 直徑:2.47cm 厚度:0.24cm)
(圖2:萬曆通寶小平 重:3.27克 直徑:2.48cm)
也有特別大的,直徑達到2.78cm,就稱為小平大樣,下圖為小平大樣與小平普通品的對比(圖3)。同為特殊品也是有多有少的,這種小平大樣相當少見。
(圖3:左為萬曆通寶小平 重:3.27克 直徑:2.48cm VS 右為萬曆通寶小平大樣 重:4.31克 直徑:2.78cm)
古錢收藏因人而異,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自身條件及收藏目的相去甚遠,所以不能強求一致,各人找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去走。
有人喜歡歷史,那就找高古錢幣;有人喜歡精緻,那就找王莽錢、徽宗錢、清代的母錢樣錢。但後者價值不菲,大多幾千幾萬一枚,所以也要考慮自身的經濟條件。我不贊成節衣縮食去買珍貴古錢,假如生活無虞且有餘力,則買些珍品,既可玩賞,又能保值或者增值,何樂而不為?
那麼條件一般的工薪階層能否涉足錢幣收藏呢?我的回答很肯定,絕對OK!
以我為例,九十年代初,我是個普通的工薪族,92年初辭職在家,收入不高,如何開始我的收藏之路呢?其實有個八字方針,叫“摒棄菸酒,拒絕名牌”。煙有毒,酒亂性,名牌多屬虛榮。放到現在還要加六個字,叫做“不追星,不賭球”,我就用這省下來的一點小錢買些價廉物美的東西。
舉幾個例子。92年秋,我去太原路錢幣市場玩,見一位河南來的泉商,拿了些古錢在擺攤。我看了看,雖真但都很普通,其中有一串大泉五十,品相還不錯,問價是挑一個5元。我說,多買幾個呢?那人也爽快,說拿十個算40吧!我就買了十個,這是其中品相最好的兩個,第一個直徑2.71cm,重4.32克;第二個直徑2.82cm,重6克。現在這種品相的大泉,出一百元也買不到了。(圖1)
(圖1:大泉五十)
後來我又在別處買了些宣統錢,因為那時市場上有人將順治到宣統的十種清錢釘在一張硬紙上出售,稱為“清代十帝錢”。我想長此下去,宣統錢肯定會缺貨,還不如趁早下手。
當時價格不貴,小宣統1元,後來漲到2元,大宣統從5元漲到10元。97年後價格再度上漲,我就停收了。小宣統的直徑為1.9cm左右,大宣統的直徑在2.38-2.42cm間。(圖2)
(圖2:宣統錢,右起直徑分別為1.9 cm、2.38 cm、2.42 cm)
小宣統現價40元左右,大宣統已近千元。今年8月17日截止的趙湧線上我的錢幣專場裡有一枚未使用全品相的大宣統,最後成交價為2156元(連佣金)。
93年時我還去過虹橋路上的宋陵錢幣展館,那裡有一個古錢專賣櫃。一次看到幾個方足布,特別眼熟,一枚是襄垣,價格60元;一枚是郎(又釋鄭),價格80元(圖3、圖4),我買回來後才發覺這是張叔馴舊藏之物。
(圖3:方足布 襄垣)
(圖4:方足布 郎)
建國初,張氏定居美國,有些未帶走的古錢幣委託姨表親徐某代管,沒想到竟輾轉在這裡發現。欣喜之餘還後悔為什麼不早一年去那裡,把張叔馴的這部分舊藏多買幾個回來呢?
但人生沒有後悔藥,我已經是上天眷顧特別幸運的人了,應該感恩才是。張氏當年喜歡那些罐裝的布幣,銅色粲然,基本無鏽,俗稱“跑金”,我當然也喜歡。後在先秦半兩中找到過幾枚,正面泛金色,十分漂亮,直徑3.25cm,重9.12克,現在這種東西已經難得了。(圖5)
(圖5:先秦半兩)
收藏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瓶頸曲折,關鍵是要冷靜分析,總結經驗。一般最常見的挫折就是買到假貨,前幾年文物界有一位著名專家說過,他一生中從未看走過眼。外行信以為真,內行當成笑話,搞古玩哪有不吃藥的?
拿我來說,這幾十年中既看錯過,也拿進過假東西,而且基本上都沒有退貨,自己吃進算了。因為我大多在熟人處購買,有時匆匆忙忙,看一眼就付錢了,回家後發現是假,也不好意思去退了。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要亡羊補牢,找出原因,不斷提高自己的辨偽能力,這才是王道。另外,我還有兩條經驗可供大家參考。
一是凡遇到稍有疑問的古錢,先想一下,現代造偽技術能否造出來?造得出來的還是別去買它;二是遇到高難度的東西,先假定它是假的,然後用排除法,實在是找不出毛病了,才可確認是真。
另一種挫折是一念之差,失去了收到好錢的絕佳機會。記得1993年夏天某個週日,我去上海福佑路地攤淘古錢,在攤位上發現了一枚元代至正通寶折十錢,背穿上八思巴文十。此種古錢存世較多,屬普通品,當時市價30元。但這一枚特別精美,前所未見,攤主開價80元,且不肯還價。我想現在還早,不妨到別處去逛一圈,等會兒再來也不遲。
於是在別的攤位買了一枚普通的咸豐寶蘇當五十,15元成交。後來又買了一個宋代湖田窯的劃花影青碗,口上有點小缺,價20元。到了十點鐘左右,想想那枚至正錢品相實在是好,物主再不肯還價,那就80元買下來算了。誰知到了那裡一看,至正錢已不在了,攤主說一刻鐘前被人80元買走了。
直到今天,這種好品相的至正折十錢還未見過第二枚!懊悔之餘,不禁想起了宇文泰的那句名言:“難得而易失者時也,不俟終日者機也。”從此以後,我不失時機地買過不少錢幣,總體都比較滿意。
如1999年深秋,有外地藏友來找我,他有一枚元豐通寶折二背上月文母錢,特別精緻,想300元出手。我看了一下,此錢直徑3.07cm,重7.98克,確是銅母錢真品,於是立馬付錢。按這種元豐折二的普通鑄錢,直徑2.98cm,重6.82克,當時市價僅10元。今將二錢對照,優劣自分。(見圖1、圖2之對比)
(圖1:元豐通寶折二背上月文母錢,直徑3.07cm,重7.98克)
(圖2:元豐通寶折二,直徑2.98cm,重6.82克)
凡北宋折二銅母錢均屬珍稀,此錢至今也未見覆品,堪稱辨識銅母的標準器了。
——趙湧線上 古錢幣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