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組成部分
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就地球環境來說,它是由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組成,每個圈層都有著自己的功能。
它們的存在,促成了不同的自然環境,有的存在茂密森林、有的貧瘠、有的河流充裕、有的乾枯,形成這樣的原因,是因為自然環境中存在水、大氣、生物、陽光、土壤、岩石,它們不同的組合鑄就了現在多姿多彩的地球世界。
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個環節被破壞掉了,所產生的後果不堪設想。但如果地球上的森林面積增加一倍後,會發生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以生物圈中最重要的一環——森林講起。
森林的面積
現階段,世界森林的面積佔據地球表面的9.4%。據科學記載,地球的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所以森林的面積約40億公頃。如此龐大的數字在我們眼前,可真夠壯觀。
在歷史記載和科學探索中,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約為2.2億公頃。其次,我國擁有十大原始林森,分別是天山雪嶺雲杉林、長白山紅松闊葉混交林、尖峰嶺熱帶雨林、蜀南竹海等等。這些森林佔據世界森林的一小部分,但所產生的作用和價值卻是無法預估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板塊運動,火山爆發和人類過度開墾等情況的發生,對森林產生了一系列壞的影響,尤其是人類的過度開墾。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全世界每年就有12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也就是說每分鐘我們身邊就會有20公頃的森林化為烏有。
我們再看上面的資料,雖然森林佔據地球面積的9.4%,但如果我們人類依舊過度開墾下去,早晚會面臨森林消失的可怕情況。為了讓大家更深入地瞭解森林,我會分成以下幾個部分來為大家進行講解。
森林的作用
第一點,森林具有改善空氣質量的作用。空中存在大部的氧氣之外,還存在氮氣以及少量的稀有氣體以及水蒸氣、二氧化碳和塵埃等。而森林中的綠色植物可以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吸收有害氣體。不僅能夠給我們人類創造更優質的環境,還能夠讓我們人類更好的生活在地球家園。
第二點,森林具有緩解熱島效應的功能。地球的氣候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每到夏季,地球內部的氣溫明顯升高,使得城市內部的氣溫和林地之間溫度相差許多,從而造成城市出現熱島效應,進而導致溫度急速升高,最後形成的氣候不適合人類的居住。正是因為森林具有調節功能,才使得城市熱島效應有所改善。
第三點,森林具有減少泥沙流失和風沙危害的作用。當前社會,人類的過渡開發導致地球環境變弱,部分地區的水土流失嚴重,從而產生農作物吸收營養不夠,無法正常生長,大大減少了糧食的產量,最後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但還好有森林的存在,才使得這些問題能夠化解,這也證實了森林在生物圈中起到強大作用。
既然森林有如此強大的作用,如果將森林的面積擴大一倍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呢?
森林變大的後果
森林剛開始擴大,會使森林中的動物能夠有更好的生存環境,從而讓動物更好的繁衍生息,物種也會延伸出更多新型的生物。空氣質量也開始不斷改善,森林植被會淨化掉空氣中有毒的氣體。水土流失、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頻發問題也開始慢慢減少。氣候開始有著明顯分化,乾旱的地區逐步化解,河流水域變得更加清澈。但萬事萬物都存在這利弊兩端。
根據歷史的記載,在侏羅紀時代,當時的地球中存在的氧氣含量較多,森林植被佔據陸地面積的大部分,它們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排放出的氧氣,肯定比現代森林的排放量要多上好幾倍。所以當時生存在森林中的動物們,為了適應環境,開始不斷變大,就連昆蟲都比人類的體型大2倍之多。如果最終和歷史一樣,那麼久而久之,森林中變大的生物優勝略汰,從而適應當下的環境,它們的體格和能力發生鉅變,到時候我們人類可能就會成為它們的盤中餐。
除了動物會受到影響,植物也不例外。其中算是受益最大的植被,便是蕨類植物和藻類植被,這兩種植被的造氧能力可謂是數一數二。據專家分析,這兩種植被能夠影響地球的氧氣含量,能在幾億年期間使得地球氧氣增加10%左右。
而現在,它們在如此優質環境中吸收氧氣,快速生長,不受限制,生長的速度和適應環境能力要比部分動物強得多,它們的生長就會導致其它生物吸氧不足,出現植被枯萎和得不到充足的陽光,從而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情況。而水中的藻類,不僅在產生氧氣的同時,也在吸收氧氣,它們的肆意氾濫,會使得水中的魚類開始出現缺氧等情況,最終將迫使部分適應環境慢的物種淘汰。
其次,森林植被不斷壯大,可能會導致發生森林大火的情況。森林大火的形成是由於樹林中可燃物體增多,例如枯樹、落葉等,再加上氣候乾燥會導致大火。而大火燃燒的其中來源便是氧氣。森林植被翻一倍,氧氣含量也翻一番,從而使得森林大火愈演愈烈。
緊接著就是影響我們人類本身。氧氣雖然是我們生存的基本要素,但吸入過多的氧氣也會出現中毒情況。氧氣中毒會使我們人體出現肺水腫、肺淤血和出血的情況,從而嚴重影響我們的呼吸功能,導致人體器官被破壞等情況。所以森林變大一倍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最後,如果我們按照現有的森林面積擴大一倍後,現在的森林面積為80億公頃,也就是說原有的作用也將擴大,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也會不斷增加。到現在,我們看似一切都很美好,但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變少後,會出現大氣逆輻射降低,從而導致地球溫度迅速降低,進而使得全球進入冰河世紀。
一旦進入冰河世紀,極寒的天氣不僅會導致大部分生物的滅絕,植被也會被凍死。而人類以現在的科技很難應付如此惡劣的環境,最終和生物植被一同埋藏於地下。
由此看來,森林面積增長一倍後,所產生的後果將令我們難以承受。那如果我們是否可以減少現在的森林面積,從而避免出現以上情況的出現?
森林減少的後果
森林面積的過渡擴大造成不良的後果,而面積的減少也會帶來相應的不便。
第一是全球氣候失調。全球氣候失調是指全球變暖和出現龍捲風、海嘯、山洪、颱風和龍捲風等極端惡劣的天氣。地球自然災害的頻頻出現,會嚴重影響陸地和海洋生物。其次,森林面積減少,意味著植被生長的環境被擠壓,導致植被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總量減少,產生出的氧氣也開始逐步下降。
與此同時,人類的工業化技術不斷擴大,排放出來的有毒氣體和二氧化碳開始增加,而這些氣體留存在大氣當中,最終會導致氣候變暖,使冰川加速融化,水面上漲,不僅會使南極和北極生存的動物,失去自己原本的生存環境,還會導致物種滅絕。最後還會導致沿海城市被海水吞沒的情況。
第二是生態環境惡化。環境惡化會導致水汙染和土地汙染,使得農業板塊整體下降,產出的農作物大大減少,人類的糧食無法得以保證,何談生存?更為嚴重的話,會出現土地沙漠化,大片土地呈現戈壁灘、飛沙漫天的情況,根本不適合人類的居住。其次是水汙染。水和氧氣同樣重要,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缺一不可。一旦水被嚴重汙染,就是斷了我們自己的後路,而且細菌和疾病會讓我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第三是生物多樣性銳減。該現象的出現會嚴重威脅到人的生存,破壞人類食物、藥物來源;以及對自然界的平衡造成破壞。使得人類在自然界中進退兩難,無法繼續發展,就連重新改造和種植樹木的方案恐怕也為時過晚。
對此我們瞭解森林的面積增加一倍或減少之後,都會帶來相應的壞處,影響著人類的發展,甚至會影響著地球整體的運轉。對此,我們如何維持和保護現有的森林面積,既不讓它擴張也不讓它縮減呢?
如何維持現在森林面積?
第一是我們需要限制人類對森林的過度開墾,轉變工業發展等大型現代化科技發展方式,進而採用可持續發展的新能源政策。其次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法,如1984年我國制定的《環境保護法》,該保護法有效地制約了環境意識差的人群,讓森林資源慢慢恢復,從而加快國土綠化速度,讓森林發揮出自己獨有的作用。
第二是呼籲全世界一起保護森林。一個國家的力量是有限的,全世界的國家聯合起來的力量是無限。從點到面的發展,從小片區域開始植樹造林,最後建造出大片的林地,最終達到改善環境的目的。
第三是控制樹木的數量。在人類可控制的範圍內,有些森林會出現老樹遮擋陽光,導致其它部分樹木無法吸收充足的陽光,進而無法實施光合作用,老的樹會吸收養分,新的樹只能枯死,所以我們需要發揮人的能動性,在遵守自然規律的前提下,調整自然界的森林覆蓋率。
結語
森林在地球中是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會孕育更多的生命,不僅能夠調節自然界的平衡,還可以為人類創造更多的資源。但森林面積的擴大或減少,都會產生我們人類無法預知和無法掌控的災難,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我們需要掌控當下,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做到防微杜漸,以免出現我們無法逆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