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也可以掙錢了?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被稱為深圳碳交易獲利第一人,以30萬元買進了7000噸碳排放配額,兩個月後獲利10萬元。看起來比股票還香的市場,我們個人可以入場嗎,怎麼入場?
先來了解中國碳市場現狀
2021年7月16日,全國統一的碳市場正式上線交易,湖北和上海分別成為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所在地,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週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年覆蓋約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要理解碳市場,首先要明白碳市場是如何形成的。碳市場是由政府透過對能耗企業的控排,人為製造的市場。政府對能耗企業的歷史排放情況進行盤查,根據燃料消耗等情況,給企業設定未來的一個排放配額,這個配額通常低於企業的歷史排放值,如果未來企業排放高於配額,需要到市場上購買配額或CCER(經核證的減排量)進行核減。
再來了解什麼是碳交易
我國的碳交易主要有兩種型別,分別為碳配額交易和自願減排交易(CCER)。碳配額交易市場是以控排企業獲得的碳配額為交易物件,自願減排交易是透過實施專案削減溫室氣體排放而取得的減排憑證。
配額的概念比較好理解,政府發放給控排企業,企業根據自身的排放情況可以相互買賣交易,當企業的配額富餘時,就可以在碳市場售賣,當企業的配額不足時,就需要在市場上購買。
自願減排交易市場是碳配額交易市場的重要補充,碳交易試點地區按5%-10%的比例以CCER作為碳配額的抵消指標。2017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暫緩受理CCER方法學、專案、減排量、 審定與核證機構、交易機構備案的申請。截至2021年4月, 我國共開發2871個CCER專案,完成專案備案的有861個,完成減排量備案的有815個。從專案技術型別來看,主要以風電、光伏發電、甲烷利用、水電、垃圾焚燒、生物質發電、造林和再造林專案為主,其中,風電和光伏發電兩類專案的佔比超過總專案比例的60%。
碳交易市場空間——千億級市場規模
在碳排放交易量上,我國目前碳排放總量超過100億噸/年,以2025年納入碳交易市場比重30%-40%測算,未來中國碳排放配額交易市場規模將在30億噸以上,與歐盟總排放量水平相當。
在碳排放交易額上,基於中國碳論壇及ICF國際諮詢公司共同釋出的《2020中國碳價調查》的研究結果,2025年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內碳價預計將穩定上升至71元/噸,全國碳排放權配額交易市場市值總規模將達到2840億元。
CCER市場的釋放,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投資機會,可以這麼理解,現在的碳交易市場類似於早期的股票市場,在這個大體量市場,我們可以提前佈局,掌握先入局的價格優勢,賺取投資利潤差。
個人如何參與到碳交易
1、在碳交易市場開戶,進行買賣
開戶流程跟股票開戶流程是十分相似的。個人碳交易需要在我國的各大試點碳交易所進行,個人想要開戶,首先需要按要求提交申請,透過稽核後再進行開戶領取席位號、繫結銀行卡、網銀簽約等操作,按系統提示完成操作後,可透過網上交易客戶端和手機APP進行交易。
我國試點碳交易所
(1)、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
(2)、北京環境交易所/北京綠色交易所
(3)、深圳排放權交易所
(4)、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
(5)、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
(6)、海峽股權交易中心--環境能源交易平臺
(7)、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
(8)、重慶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9)、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9大試點交易所中,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個試點碳交易所都支援個人開戶,支援個人開戶的分別為這5家:廣東碳排交易所、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重慶碳排放交易中心、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其中有一些會要求有資金證明,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辦理,辦理好開戶後就可以進行市場交易了。
碳交易投資關注哪些指標:
(1)、全球經濟、能源價格等宏觀因素
(2)、國家相關政策的瞭解
(3)、碳交易相關的行業背景
(4)、市場的供需關係
(5)、各大交易所每日的交易價格
2、關注碳普惠政策,參與到碳普惠
全國首個城市碳普惠平臺在廣州上線。市民透過綠色出行、節水節電等低碳行為,就可以獲得碳幣,兌換商品。部分行為碳減排量經核證後可進入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進行交易變現。
碳普惠是近幾年興起的一個新概念。市民使用者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低碳行為,比如乘坐公交地鐵、走路10000步,騎共享單車20分鐘,可以轉換成碳幣,用於兌換商品或者折扣券,以此鼓勵和引導市民在生活中踐行低碳消費、低碳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瞭解本地的碳普惠政策,並積極參與到其中。
3、參與碳匯開發
個人有相關資源的時候,可以考慮碳匯開發,碳匯開發專案需要經過專案審定、專案註冊、專案核證、專案簽發,簽發後的CCER才可以進行市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