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資產抱團終於崩塌,市場營銷口號從“價值投資”轉為“成長投資”。17-20年,由於外資進入改變A股估值體系、流動性和前些年比收緊、部分行業供給側改革、消費升級等原因,白馬龍頭企業估值越來越高,商業模式好、壁壘高、毛利高、ROE高的公司,持續估值和盈利“戴維斯雙擊”,也造就了一大批喜愛核心資產的基金經理。這些人在13-15年普遍表現不佳(當然,也有牛人當時憑藉白馬成長跑到市場前面,近些年轉向消費,業績也很好),甚至面臨“下課”風險,而在17-20年卻大放異彩。
20年7月以後,核心資產徹底進入趨勢加速段,“躺贏”成為王道,看好中小盤的基金經理,不管怎麼挖掘股票,都幹不過核心資產基金經理;出現了一批以公開宣稱自己“不看估值”為驕傲的基金經理。“堅守優質企業,不看估值,不擇時”成為當時大部分熱門基金經理路演的口號。
21年春節以後,核心資產估值、交易擁擠度都到了極致,進一步推高股價需要的資金越來越多,天量的基金申購,卻不可能無限增長。因此,終於出現了核心資產的崩塌情況,這也拉開了新的一年的市場主線。
政策的力量遠超預期,主導全年行情。全年,各方面的政策,力度都很強,屢超預期。受益於政策的股票,主要是高階製造行業,如新能源、軍工、半導體;政策風向不利的行業,如房地產、地產鏈、網際網路、教育、白酒(消費稅傳聞)、醫藥(集採+醫保談判+FDA打壓傳聞),則持續受壓。
低估值的崛起方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低估值在19-20年沉寂了兩年後,21年,隨著核心資產估值愈發高企,本應有估值修復;但實際上市場採用了非常極致的表達方式,銀行地產表現非常一般,保險股更是持續下跌;順週期的中小盤股票大漲,特別是供給側產能受政策限制、下游有新能源需求的股票。
全年A股市場主線是高階製造行業+中小票,而這兩者結合的基金經理,就最為成功的抓住了全年主線;如果同時結合一些量化的選股、看線模型進行股票篩選,及時做紀律性止盈,則在總管理規模不過大的情況下,可以做到淨值平穩上漲且漲幅巨大;這些人被美稱“畫線派”。今年火爆的“ABB”型基金經理,基本上除了上述“畫線派”,就是新能源基金經理。
市場在拋棄核心資產後,轉向極致的短期景氣度投資。如果說一季度的順週期股票投資還可以用低估值、順週期、供給側改革等因素解釋的話,那麼四月份開始、五月份爆發的行情,就更加集中在了短期增速很快的板塊,如新能源車、CXO、醫美等等,而後續八九月份的週期股行情,則除了下游是新能源的股票外,就是短期期貨價格暴漲的板塊。當然,這裡面長期空間最大的新能源車,行情的持續時間、擴散度和漲幅,也最好。
港股和中概股的崩塌,幅度驚人。受中方網際網路“反壟斷”和美方可能威逼中概股退市等政策預期影響,中概股全年行情非常、非常差。港股在過去幾年因為貿易戰、香港政治事件、疫情等原因,一直表現不好後,2021年年初有一大波行情,當時由於A股核心資產漲幅過大,且基金申購踴躍,港股核心網際網路、消費股票上漲明顯,口號是“南下香江,奪取定價權”。春節後,港股核心資產隨著A股核心資產一起下跌,然後再也未能恢復元氣。
年初和年底的信用事件對市場影響很大。兩撥地產債爆雷事件,不僅讓持倉相關債券/股票的投資者損失慘重,也大大降低了市場風險偏好,帶動了風險極低的銀行永續債和次級債的行情(利差收窄);同時也讓地產股怎麼都起不來,地產產業鏈好一些(因為有些人把他們當穩定的消費股或者成長股看),但也好不到哪去。部分地區地方政府賣地情況不佳的現狀,也讓市場對明年資質較弱的城投債,進一步擔憂。
傳統的自上而下投資人,2021年很難踩對節奏。自上而下投資,有偏重策略的,也有偏重宏觀的;今年的市場節奏很不利於傳統上喜歡看宏觀資料的人,例如七月的降準,非常難以預測;受央行貨幣政策管理水平提高等因素影響,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也和整體經濟資料關係沒有那麼大。
市場屢次預測全球疫情很快要好轉,每次都被打臉。經常有人說“群體免疫”“與病毒共存”是正確的政策;各種“神藥”,從瑞德西韋到疫苗再到口服藥,被認為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病毒的問題;總有人說病毒的毒性會隨著變異而自發降低。實際上,不管是自發產生的還是疫苗產生的抗體,有效期都只有3-6個月;mRNA病毒變異效率極高,因此只有中國式的嚴格管控,才能真正有效阻止病毒。可惜的是,從全年來看,由於市場整體對疫情反應趨於鈍化,我們未能如前兩年把握貿易戰行情一樣,透過把握市場對病毒的預期差,給投資者創造超額收益。當然,部分板塊,例如海運,是受全球疫情反應非常敏感、也有大行情的;但是從基金配置角度出發,抓這種機會的難度比較大,且由於市場總是擔心“海外疫情馬上就要好轉”“供應鏈馬上就要恢復”,股票估值提升的空間有限,行情並沒有走的特別流暢。
美股和美債走勢都遠遠強於市場預期。全年看,美股除了九月份小幅回撤,基本是一路上漲;市場在三月份的時候各種擔憂美債收益率持續上行,拍全球股市回撥時間和幅度,全部被打臉,三月份就是美債收益率(10y)最高點。實際上,三月份到五月份,美債基本是橫盤的,六月份美聯儲開會,市場說點陣圖是鷹派的,但實際上政策偏鴿;後面七月到九月delta疫情升級,再後面通脹預期回落+聯儲收緊預期進入兌現階段(一般市場在預期階段反應完畢),年底又出了Omicron。美股方面,盈利增長非常迅猛,美國全球化佈局的核心資產,確實非常優質,導致美股雖然估值實際上是被壓縮的,但強勁的盈利(標普500盈利上漲約50%)讓其屢創新高。
人民幣相對美元強勢,美元相對其他貨幣強勢。這個結果對於習慣數經濟週期、看“邊際變化”的市場參與者而言,是十分意外的;但其實很容易用基本面解釋:中國抗疫出色,製造業強悍,經濟穩定性強,貨幣政策負責任,自然幣值最穩定;美元超發嚴重,作為世界貨幣“割韭菜”的能力畢竟不是無限的;但美股盈利屢超預期,美元核心資產仍然強大,美元自然跑的比其他貨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