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6日凌晨3時。英吉利海峽。
歷史上最偉大的登陸行動在這裡開始了。
空中,從英倫各機場起飛的數千架轟炸機、運輸機、戰鬥機呼嘯著穿過海峽,蜂群般地飛向法國北部。
水面,千餘艘登陸艦、運輸艦、護衛艦……從不列顛南部各重要港口中游弋而出,向諾曼底灘頭疾駛而去。
這就是盟軍蓄謀已久的重返歐洲大陸的登陸行動——“霸王”行動。
又一場同納粹德國的慘烈廝殺從諾曼底的海灘上展開……
艾森豪威爾,這位北非“火炬”行動的統帥,如今更勝往昔,赫然又成了歐洲盟軍的總司令,執掌著必將青史留名的“霸王”劍。
他仍下榻在倫敦郊外的“電報屋”中,身邊仍是北非時的親信:凱、蒂克斯和史密斯。
但他的自信心更強了,一種扭轉歐洲乾坤的自信心。
凱仍是北非時的凱,仍然那麼漂亮,那麼充滿柔情,給艾森豪威爾以寄託,以溫暖。
當“霸王”行動發起的這一刻,凱就在艾森豪威爾身邊,當然還有不可缺少的副官蒂克斯和得力助手史密斯。
艾森豪威爾此時此刻的心情,比在直布羅陀指揮“火炬”時更緊張,更激動,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場將推動歷史的戰鬥。
但是,他並不像在北非時那樣,位於戰鬥指揮的第一線,鏖戰在第一線的是他麾下的兩員得力干將:蒙哥馬利和布萊德雷他們沒有讓艾森豪威爾失望。
蒙哥馬利麾下第21集團軍群的先頭部隊,在諾曼底東部的“劍”、“朱諾”和“金”三個灘頭順利上陸,很快形成一個穩固的橋頭堡。
與此同時,美將布萊德雷統轄第12集團軍群從諾曼底西部的“奧馬哈”和“猶他”兩處灘頭登陸。儘管遇到頑強抵抗,仍不負艾森豪威爾所望,及時佔領了灘頭陣地。
隨後,兩支鐵拳向法國腹地揮出。
納粹將才隆美爾也的確不是等閒之輩,急調兵遣將,逆流而上,居然一時也減緩了蒙哥馬利和布萊德雷的匆匆腳步。
正當蒙、布二將為前線漸漸陷入僵持而苦惱之際,艾森豪威爾及時打出一張王牌。
“猛將軍”巴頓從西西里一戰丟官之後,一直等待著復出的時機。
8月1日,巴頓終如願以償。
隨著艾森蠹威爾一聲令下,巴頓統帥美第3集團軍,迅速渡過海峽,加入布萊德雷的戰團。
等待已久的巴頓果然不負眾望,揮師猛攻,頓時打破僵局,如秋風掃落葉,滌盪著德軍。
隆美爾負傷撤出前線,加上希特勒清洗參與暗殺的陸軍軍官,一時間西線德軍雪上加霜,實力大損。
盟軍豈肯錯過如此佳機,揮師窮追猛打。
蒙哥馬利的第21叢集折而向東,很快解散荷、比、盧大部分國土。
布萊德雷的第12叢集也不甘示弱,在佔領巴黎之後,也揮師向東,直逼納粹國土。
與此同時,艾森豪威爾帶著凱、蒂克斯和統帥部的一干人馬,從倫敦移師法國蘭斯城,親臨戰場督戰。
盟軍勢如破竹,一躍踏上納粹疆土。
寒冬時節,趁盟軍不注意之際,希特勒傾其全部機動兵力,在盟軍防線最薄弱的阿登山突然殺出,一時使艾森豪威爾計劃受挫。但在巴頓迅即解圍下,希特勒攻勢被粉碎,盟軍仍匆匆東進。
蒙哥馬利的第21叢集受命擔任主攻,艾森豪威爾賦予他的任務是透過魯爾直搗納粹老巢柏林,併為此將美第9集團軍加強到蒙哥馬利的叢集之中。
為此,蒙哥馬利先後組織了“市場——花園”、“榴彈”、“真實”等一系列重大戰役。
第21叢集百萬之眾穩步向德國縱深推進著。
不久,寬闊、澎湃的萊茵河也被他們甩在了身後……
辛普森的第9集團軍作為蒙哥馬利的先鋒尖刀直撲柏林。
4月初,艾森豪威爾突然命令辛普森的第9集團軍到布萊德雷麾下。
但並沒有告訴他改變任務。
所以辛普森仍勇往直前,揮師漸漸逼近柏林。
就在這時,辛普森接到一個令他意想不到的電話……
1945年4月15日,辛普森這時候的心情是很愉悅的。幾日來,他一直處於興奮之中。因為他的第9集團軍不負其所望,順利地在易北河對岸建立了兩個橋頭堡,他距柏林只剩下不到120公里。
恰在這時,布萊德雷的電話打到辛普森的司令部,要求他立即飛往威斯巴登,辛普森大為不解,但他還是馬上飛往威斯巴登。他剛下飛機,布萊德雷正在機場上等候著他,布萊德雷對他說:“我要坦率地告訴你,你的部隊必須原地停止前進,不能再往東前進一步,而且易北河東岸的部隊也要重新渡河回來。”
辛普森聞聽,兩眼睜得大大地看著布萊德雷,大聲不滿道:“什麼?我的上帝,這是從哪來的鬼命令?你要知道,再過24小時,我就可以到柏林了!”
布萊德雷嚴肅地道:“這是艾森豪威爾親自下達的命令。”
辛普森一聽是總司令親自下達的命令,轉而向布萊德雷乞求道:“你能不能再同艾克交涉一下,柏林可是這場戰爭中最重要的目標,難道要讓給蘇聯人?”
布萊德雷也用無奈的口氣道:“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
辛普森呆了半天,用哭笑不得的語氣道:“這簡直是出醜!”
布萊德雷苦澀地笑了笑。辛普森轉身向飛機走去,布萊德雷沒有挽留。
沒走幾步,大個子將軍回頭對布萊德雷道:“頭,我敢打賭,艾克這次幹了一件蠢事。”
艾森豪威爾決定放棄柏林並不是辛普森接到命令的那天才做出的決定。
1945年3月28日夜,艾森豪威爾突然覺得,自諾曼底登陸以來確定的直搗柏林的計劃是否太幼稚了些。因為從作戰地圖上一目瞭然地看到,他的部隊距柏林仍有480公里之遙,中間還隔著雄偉的哈爾茨山脈和滔滔的易北河。而東線朱可夫的先頭部隊已經在奧德河上建立了橋頭堡,這裡離德國總理府僅有60公里。
“想搶在俄國人之前進入柏林,已無半點可能。”艾森豪威爾尋思道。
“而且,柏林本身已成了一座無足輕重的城市,德國的重兵集團都移到了南部。”他繼續想道“如果把主攻方向指向柏林不僅沒有意義,而且還會使美軍部隊因受牽制而動彈不得。看來原定攻擊柏林的計劃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必須改變。”
於是,他讓凱將參謀長史密斯召來。
他將自己的設想和盤託給這位得力助手,史密斯也認為放棄柏林將有利於美軍在德國南部大展宏圖。兩人一拍即合,接著討論起下一步的行動方案來。
苦心思慮一番之後,艾森豪威爾以過去少見的果斷定下盟軍新的作戰計劃。
此計劃的要點是:立即改變盟軍原定的主攻方向,由柏林改向東南的慕尼黑和萊比鐲,主攻部隊由原來的蒙哥馬利第21叢集改為布萊德雷的第12叢集,併為此將辛普森的第9集團軍重新調回到布萊德雷麾下。蒙哥馬利的第21叢集由原來的任務改為向東北方向進攻,佔領位於漢堡正北的波羅的海巨港盧貝克灣,切斷在丹麥和挪威的德軍退路。
參謀長史密斯對計劃本身相當滿意,但他不無擔心地提醒總司令道:“艾克,我擔心英國人會反對這個計劃。”
艾森豪威爾道:“自諾曼底登陸以來,我一直遷就他們,把英國人放在主攻位置上,美軍長期充任配角。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柏林在戰略上已無足輕重,美英軍該交換一下角色了。”
史密斯嘆了口氣,又道:“蒙蒂肯定不會接受這種安排的。”
艾森豪威爾提高嗓門道:“比託,別忘了,我是最高統帥。”
史密斯驚訝地看著艾森豪威爾,暗忖道:“艾克好像變了個人=似的。”
艾森豪威爾接著說:“我馬上就給蒙蒂發報,倒要看看他如何反應。”
凱看了看他的眼色,忙準備好紙和筆,艾森豪威爾口述了給蒙哥馬利的電文。
隨後,他覺得應該告訴斯大林自己的這一決定。既然俄國人肯定先進入柏林,何不做個好人,主動提出將柏林讓給他們。
於是,艾森豪威爾又口述了一封給蘇聯最高統帥的信,並馬上以電報形式發給了美國駐莫斯科的軍事代表迪恩少將。
蒙哥馬利正躊躇滿志地謀劃著向柏林進擊的具體步驟。3月29日上午,他收到了艾森豪威爾發來的電報。剛掃了兩眼,立即就被電文上的內容驚得目瞪口呆,緊接著“啪”地一聲將電報摔在桌子上,怒道:“豈有此理!”
艾森豪威爾在電文中談了他的新作戰計劃,並明確告訴蒙哥馬利:一旦完成對魯爾的包圍,他就應把辛普森的部隊還給布萊德雷,第12集團軍群則向萊比錫發起主攻。他的任務是保護布萊德雷北翼的安全。這怎不讓蒙蒂怒火中燒。
蒙哥馬利故意將這一電文在部下面前作了宣讀,頓時在集團軍群參謀部中掀起一股指責美國人的狂潮,丘吉爾獲悉後,更覺得艾森豪威爾幹了一件大蠢事,他當即給艾森豪威爾去電,對他在此時此刻忽視柏林問題表示質疑。
不久,艾森豪威爾回電,重複了他做出該決定的論據,並說:讓斯大林去攻打柏林,可以免去數萬人不必要的傷亡。
幾乎與此同時,英國軍隊的指揮官們也收到了一封更令人不安的信。這封信是美國三軍指揮官們對他們的英國同事侮辱性地譴責艾森豪威爾新決定的答覆。信中稱:“在近期內為摧毀德國軍隊或他們的抵抗能力而應採取的措施方面,艾克是最好的裁判。他的戰略觀念是明智的,這有利於儘快地摧毀德國。因此,他的新決定應該得到完全的支援。”
毫無疑問,該信堅決支援艾森豪威爾。
丘吉爾也獲得了這封信的副本,他不明白美國人的政治眼光為何如此短淺,只看到眼前的軍事利益。3月30日下午,他又給艾森豪威爾發回了一封長長的電文,逐條反駁了艾森豪威爾提出的理由:
一、越過易北河有什麼好處。敵人的抵抗會削弱,儘可能遠地向東方挺進。
二、柏林讓給俄國軍隊,這將產生極為嚴重的政治後果,因為這一切可以加強他們那種已經表露出來的信念:天下是他們打出來的。
三、柏林意義很大,如果柏林陷落,那麼大多數德國人就會放棄抵抗。
而丘吉爾提出的計劃是:第21集團軍群向易北河挺進,攻佔柏林。
接著,丘吉爾又給羅斯福總統發出了一封長電。電文說大概意思是:
一、柏林仍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柏林的陷落對於德國人民來說,那將是慘敗的最明顯的標誌。
二、如果俄國人再攻佔柏林,那麼他們會認為他們在這場勝利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一旦這個思想出現,未來會有很大的麻煩。
丘吉爾認為,從政治角度來看,應儘可能地向東挺進。
艾森豪威爾已從最初的疑慮中解脫,這主要是因為他的新計劃漸漸得到了馬歇爾的支援。所以,在接到丘吉爾的電文後,他據理力爭地回電。
丘吉爾看到艾森豪威爾仍然沒有絲毫改變原決定的回電之後,感到痛心疾首,但他又覺得這樣爭吵下去意義不大。於是,他給艾克發去了一封通情達理的友好電文:
再次感謝你發來如此客氣的電報……但我仍十二萬分地重視攻佔柏林的問題。不過,假如將柏林讓與斯托林成了不可更改的現實的話,我建議應在儘可能靠東的地方同俄國人會師……
就在丘吉爾不厭其煩地規勸艾克之際,遠在莫斯科的迪恩將軍受命前往克里姆林宮,把那封壓了幾日的艾森豪威爾關於柏林問題的信交給了斯大林。
這位元帥看完信後,心中湧現出一陣快意,但他仍像平時那樣不動聲色,淡淡地說:“艾森豪威爾的計劃似乎不錯。”
他們開始談論東線的情況。最後斯大林說:“艾森豪威爾關於主攻方向的計劃是好的,這個計劃可以使我們達到最重要的目標:把德國切成兩塊。”
第二天下午,斯大林的電報由迪恩發給了艾森豪威爾:
一、把德軍一分為二的計劃同蘇聯最高統帥部的計劃完全一致;
二、蘇聯會派次要的部隊攻打柏林。
幾乎在艾森豪威爾收到迪思發來的斯大林覆信電文的同時,丘吉爾也知道了這封信的內容。
他知道生米已煮成熟飯,無法更改。再爭吵下去不僅已沒有意義,而且會徒傷兄弟間的和氣。
在這場電文大戰中艾森豪威爾勝利了。
但若論遠見,丘吉爾似乎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