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中國 CEO 曾經炮轟增程式電動汽車:“胡說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
理想汽車的增程式有沒有未來?蔚來沈斐:“沒有。”
“如何看待增程式?諸網友: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
但凡牽扯到增程式混合動力的話題,鮮有能看到褒義的評論,嗤之以鼻是大多數人的態度。
然而,不管是面向全球市場的日產Leaf還是理想ONE,銷量並不算差,兩相對比,這差距足以讓真正要買車的潛在使用者摸不著頭腦。
那麼問題來了,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究竟值不值得買?
看過這4個問題,答案應該能清晰不少。
問題1:脫了褲子放屁,真的能省油?
調侃歸調侃,但省油還是真的能省油。
從最基本的架構來說,增程式新能源汽車可以理解為一臺純電動汽車上加裝了一套燃油動力發電機。
在電池電量較低時,啟動發動機帶動發電機(BSG電機)發電,以為電池充電的同時,支撐行駛和車身電子附件的用電。
乍一看確實是有些脫褲子放屁,畢竟沒有發電機,直接用發動機驅動車輪一樣可以行駛,而且由發動機曲軸動能到電能的轉換損耗。
但如此考慮太過片面,發動機熱效率並非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在巔峰狀態,就比如下圖中的本田Honda某款1.5L發動機,在3000轉150N·m工作點時,熱效率能保持在37%巔峰值,大多時候只有25%上下,最低只有可憐的5%。
而增程式混動系統將發動機與行駛透過發電機完全解耦,發動機始終保持在高效區間,據悉,理想ONE熱效率可以保持在25%~37%之間。
將噴射進氣缸內的燃油燃燒產生的內能充分轉化為動能,即使是去掉髮電機的損耗,依然可以做到比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輪擁有更低的油耗。
其次,電驅動系統的加入讓增程式混動汽車比單純傳統燃油車另外多出動能回收這一“技能”,將節油屬性進一步拔高。
所以你看,存在即合理,“脫了褲子放屁”有時候也是有優勢的。
問題2:優缺點都有哪些?
當然,從技術角度來分析,總是有些人說看不明白,直接說結果就完了,下面就來說說結論,即相對淺顯的優缺點。
相對於純電動汽車來說,優缺點非常清晰。
優點是不用焦慮續航,低到一定界限就去加油,不需要到服務區四處尋找充電槍,非常適合首臺車家庭選擇。
另外在城市內出行,新能源汽車低成本的優勢一樣能兼顧,下班插上充電槍,上班滿電出發,覆蓋一天之內的市內出行,市面上所有的增程式產品還是有這個底氣的。
缺點是多了一套增程器,價格更高。
並且增程器再小也有100公斤以上的質量,拖著這套系統出行,百公里電耗肯定是要增加的,相同電池容量下的純電續航肯定會縮水。
而相比於燃油車,優點是市內成本更低,部分城市申請綠牌也更為簡單,還免除購置稅。
沒電情況下,發動機一直工作在高效率區間,另外還有動能回收系統,饋電情況下油耗也能做到比燃油車更低,即便是沒有充電樁,出行成本也可降低不少。
最後,從駕駛質感上來說,電驅動絲滑的效果是任何一款燃油車型無法比擬的,CVT也要靠後站。
這點,開過純電動汽車的應該都有所體會。
問題3:增程式更適合哪些人?
瞭解了優缺點之後,未來車主們就可以對號入座了。
適合購買增程式車輛的那一撥應該有這幾個關鍵詞:號牌受限、有長途出行需求、對用車成本敏感、追求電驅動的駕駛質感、最好能有自己的車位,以便安裝充電樁。
而並不適合增程式那一方剛好相反:以城市代步為主、購車預算相對有限(增程式現在還是比較貴的),只看這兩點,買純電動更為合適。
如果另外加上傳統燃油牌照沒有限制、剛好又沒有車位,不能安裝充電樁,那恐怕這個時間節點買一臺燃油車或者是非插電的混動車才是最負責任的選擇。
問題4:比亞迪DM-i / 本田i-MMD是否比增程式更完美?
拋開嚴謹的技術和專業名詞,通俗地講比亞迪的DM-i和本田的i-MMD等同於在“傳統”增程式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套離合器和傳動系統,發動機可以直接驅動車輪。
但比亞迪的DM-i和本田的i-MMD採取的是不同的路數,前者配備有大容量電池,發動機工作點較為單一,與理想ONE嵐圖FREE等車型動力系統更為接近。
而後者電池容量較小,大部分工況下發動機還是出行的直接承擔者,只是在特殊工況例如起步、加速等場景下電驅動系統承擔更多動力輸出的責任。
瞭解過兩者的區別以及對增程式驅動系統的差異之後,得出結論並不難。
綜合來說,比亞迪DM-i和本田i-MMD由於發動機可以介入行駛,所以驅動電機功率選取可以更為從容,間接反映到車輛上就是成本可以稍低一些。
其次,出於同樣的原因,高速場景下這兩種混聯方案可以跳過BSG發電這一步,高速時整個驅動系統效率更高,油耗能降低不少。
而低速場景下,增程式的節油效果與比亞迪DM-i拉不開太多差距,但i-MMD略顯吃虧,畢竟電池容量小,極限輸出功率低,加速場景基本都需要發動機介入,熱效率並不高,綜合來講不如前兩種出色。
總結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這樣的:DM-i和i-MMD部分場景下確實比增程式優秀,但一定要注意到“部分”二字。
結束語:
長遠來看,增程式電動汽車只能是過渡產品,伴隨著技術的迭代,不管是混聯式新能源車還是純電動汽車,終究都會完成對其的替代。但是,活在當下總不能一直展望未來,增程式電動汽車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仍然具備其自身獨有的魅力和用車體驗,輿論和大眾化的有色眼鏡並不能將這種優勢抹除。所以,對增程式全面瞭解之後,現在你心裡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