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觀念研究院,吳昊
一樣米養百樣人,為什麼世間人都用同樣的手機,刷一樣的抖音,經歷共同的九年制義務教育,但是悲歡並不相通,差別那麼大呢?
是認知的不同。也就是,同樣的事情,人和人的看法不一樣。高手之間,對同樣的事情也不盡相同。為了拆掉內心的牆,多問為什麼,是個好習慣。
那天,拉著一幫人,我就提了一個問題:
為啥房地產創造這麼高的GDP,到現在爹不親孃不愛,房地產到底幹了什麼?從行這麼多年,有否想過,房地產業,到底是幹什麼的?
有同學從業多年,他將買地設計施工報建營銷回款再買地的龐大流程,用一句話概括了:
賺取土地和房子之間的差價。
他回答得很好,一筆資金,從買地到賣房,就是一次輪迴。土地和修建以及運營的費用,是成本,銷售的價格是回款,兩者的差即利潤。
從業這些年,你經歷了多少次資金的輪迴?
這就是行業困局所在,自8.31(招拍掛)制度實施之後,我就沒有見過靜態價差:也即當時的地價加上成本,以當時周邊的房價來計算,存在價差的利潤空間。
在地價2萬的時候,售價3.5萬,價差是不明顯的,我們認為土地成本佔比過高;但是在地價2000元的時候,房價也只有4K不到。
到底是房價上漲推高了地價,還是地價上漲推高了房價,這種靈魂反思,不是今天才有,早就在2005年就開始了。
18年前,國土局長和開發商見面,互懟模式就是:一方說房價有限地價高,咱們怎麼創新和做品質?另一方說,你們自覺自願的把地價抬上去的,難道拍賣場上,我還能讓大家適可而止?
也即從18年前開始,就沒有土地和房子之間的價差。
那同學不解,追問到:既然沒有價差,那這些年地產業是活過來的?不早就虧死在郊區高價地上了麼?
這就好比,1.3號我發了一個願望,希望春天快來取代冬天。果然,春天在2022年3月8日準時到來。如果把這兩者關聯起來,那麼,我認為我是神。
我的理解:房地產生意,做的是“空間機會”買賣。
買到一塊地,計算上所有成本加上利潤,成功賣掉。這是製造業的思維,好比賣了20斤肉,最後賣了50份價格,這是生產製造業的邏輯。
過去,你不是這樣賺錢的。
房地產不是製造業,製造業買原材料,不管是鋼還是銅,麵粉還是豬肉,在保質期以內,它永遠是鋼/銅/麵粉/豬肉,不會自己變化。
但是你買了一塊地,放在那裡不管它,過幾年再去看,這塊地已經變化了:要麼更加繁華,要麼破敗了,絕不會維持現狀。這就是地王能解套的原因。
好像有點懂了,時間會解決一切問題,長期看人口?城市紅利嘛。
不,你還沒有懂。
至少討論高週轉/低週轉的企業,都沒有懂。這不是快銷或者惜售的領域,這是空間價值的範疇。
你買的不是一塊地,而是城市裡的一處空間。空間的價值,隨著這個城市的價值而變化——崛起或者衰落。
顯而易見,這樣的機會幾乎消失了,第一是城市化的人口紅利階段已經過去了;第二,所有人都認識到這樣的機會,也即機會沒有了。
拿著500億資金,把中國地圖翻爛,到底哪個城市還存在巨大人口爆發的機會?讓我今年買的地王,變成明年的價效比?這是若干地產人的困惑。
你看,這就是還沒把空間價值吃透的體現。
有沒有想過,顧客買的不是一套房,而是城市的空間機會呢?不要以售價/面積去看顧客買的房子,因為顧客並不這樣看,除非售樓部傻得非要給客戶講房價上漲。
除了專職炒房人,才唯一看中房價的上漲;但凡帶點自住想法的顧客,僅僅是希望房價不要賣了就下降,多噁心人;當然,每年上漲更好,就相當於領了個大紅包。
咱們弄兩個極端的選項,讓顧客自己選:
選項1:某套房子,工作和生活十分滿意,但房價永不漲,每年還貶值5%;
選項2:某套房子,每年漲10%,但對工作和生活無改善,甚至很痛苦。
沒有第三個選項,不存在這套房漲價10%,然後再去買一套房子住的可能。多數人會選擇1,為什麼,很多人都說了,房價下降與自己有關,為市價1萬的房子交2萬的月供,斷供更划算,但是房價上漲與自己無關,不可能將其賣了變現。
一家老小,還得在此生活!
你看,今天的中國城市,有20萬的房價,也有5000元的樓盤。設想一下,兩方業主坐在一起打麻將吃飯,相互都不會羨慕,甚至,都有點同情對方。
為啥呢?因為這兩個樓盤的城市空間價值完全不同,在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工作機會、社交圈層,以及不同的人生可能。20萬房價的業主和5K的業主,他們活在不同的社會,都在自己的閉環裡,不理解對方的樂趣,只是站在自我的立場,看到了加入對方社會的苦惱。
房價20W的樓盤,所在的微型社會,一定得提供年賺千萬的工作機會。否則,哪個傻B才來買,憑你臨海灣麼?想要得到這年賺千萬的工作機會,你還必須住周圍20W的樓盤,因為:職住平衡。
年賺千萬的人,得花20w買城市機會;年賺幾萬的人,花5k買城市機會。這本身就是一種平衡,一種共同富裕的社會機制。
至於買80㎡還是300㎡,這取決於家庭成員對空間的需求;要不要給太太一個帶島臺的餐廚空間,給孩子一個學習空間,更取決於階層地位提高後,對家庭所能承擔的角色責任。
以上20W和5k房價的例子,落差十分大。只是為了闡釋一點:
顧客並沒有為房子的地段付費,而是為獲得樓盤所承載的城市空間付費。
站在顧客視角,每個樓盤所提供的空間機會,完全不一樣,所以應該付不同的代價。
顯然,城市發展的主要矛盾,不再是物理空間的擴大,而變成了新生的階層顧客,對空間機會的爭奪。
以20W那個區域為例子,如果它持續提供年千萬的賺錢機會,那麼每年都會有人為爭取這種城市空間而來,但這裡沒有新的空間供應,就會產生兩種情況:
1)20W變30W,給原居住者價格誘惑,讓出這裡的城市機會;
2)周圍板塊發展起來,城市機會外溢,形成新的板塊空間。
20W的房價,所代表的城市機會很嚇人,不適合全國所有城市的類別,但你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城市,將其替換為1萬,或者2萬。
把話說得再明白點:過去開發商賺的是城市紅利,人口從500增加到1000後,對空間面積的強需求生意。將來,這1000人口很難突破,或增加到1200或者降到800。
但是,依然有很多生意做,因為這1000人,會根據自己的週期及角色,尋找匹配的城市/生活/家庭/群體空間。
換言之,你的城市,無論建設得再好,都需要進行空間升級,還存在大把的:
1)殘缺空間,即板塊的基本面不全;
2)落後空間,即空間的格局,不匹配新的社會關係;
3)低能空間,佔著好口岸,但空間使用頻率很低。
空間,匹配自己的家庭結構和關係,才是顧客一直買房的動力。而讓城市的物理空間,匹配城市社會各階層的需要,就是房地產業的終極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