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靜悄悄地駕崩於涵元殿;翌日,慈禧太后病逝於儀鸞殿。光緒皇帝的駕崩,使得北洋34成為北洋系列銀元中最後一個年份的北洋銀元。
在所有年份的北洋銀元中,北洋34鑄造量最大,流通領域最廣。當時,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大半個中國範圍內,都在使用北洋34銀元。
北洋34成為北洋銀元最後年份的北洋造,並不意味著從此北洋造壽終正寢。宣統皇帝繼位後,清廷度支部依然命令北洋銀元局繼續鑄造光緒34年的北洋造。因此,北洋銀元的實際鑄造時間(時段),應為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至民國初年。當然,由於各種原因,在這個時間(時段)內,並非每年都鑄造的。
北洋34銀元,因原生幣模使用日久,幣模的磨損處很多。因此,北洋34的修模位置最多,幾乎涵蓋了每一個位置。據錢幣學者研究、總結,北洋34的版式有40種之多。
在北洋34銀元中,最知名的版別之一,就是北洋34卷3旗4系列下的羅馬體版。該版穩居北洋34最具收藏價值排名榜的第二位(第一名:北洋34大混配版;第三名:北洋34劍3遠4大S版),受到眾多錢幣藏友的追捧。
該版式的主要特徵是:
數字3的起筆和收筆落點高,使得起筆和末筆的筆畫尖細,“3”字形如彎曲的鐵釘狀;而3字的其它部分,筆畫粗細基本勻稱。數字4的中間一橫,長而彎曲,勢如一條高低起伏的波浪。
把阿拉伯數字3和4鐫刻為古羅馬體 ,看上去別緻而典雅,因此,錢幣學者將這種版式的銀元命名為“卷3旗4羅馬體版”。
北洋34卷3旗4羅馬體版的收藏熱度高,成為了北洋34排名前三的收藏大熱門,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該版的鑄造量本來就少,存世量更為稀少;二是該版的數字3和4的形體,卓爾不群,別具一格,極具藝術魅力。有能力的藏家,如能在錢幣市場上遇到真品,當納入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