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敵進我退的由來
毛主席是偉大的戰略家,在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前後,毛主席發明了三大戰術法寶,這三大戰術法寶決定了中國革命的未來,決定了新中國的成立,分別是:“槍桿子裡出政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槍桿子出政權”明確了要不要採取打的方式奪取政權,“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解決了打的路線問題,“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解決了如何同敵人打的問題。
一套非常全面的理論解決了後面22年的問題,其中“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十六字的游擊戰決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
1926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實行北伐,北伐軍非常順利地打垮了吳佩孚和孫傳芳,蔣介石為了搞獨裁統治,開始於1927年製造“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到處處於白色恐怖之中,隨後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隨後毛主席到湘贛邊組織秋收起義,彭德懷組織平江起義,朱德、陳毅、粟裕等組織的湘南起義、葉挺、葉劍英、聶榮臻、張太雷、惲代英組織的廣州起義均以失敗告終,毛主席帶領秋收起義餘部到達井岡山,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隨後由朱德、陳毅領導的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餘部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不斷壯大,之後建立了以江西瑞金為首府的的中央蘇區,這引起了蔣介石的忌憚,蔣介石開始組織軍隊對革命根據地進行大規模“圍剿”,紅軍的五次反“圍剿”開始了。
早在第一次反“圍剿”的前一年,毛主席就在《前委致中央的信》中闡述了這一戰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並強調充分發動廣大人民群眾,採取游擊戰十六字決一定可以打敗國民黨反動派。
戰果:敵進我退的戰果(紅軍時期)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十六字決最重要的戰果是第一次反“圍剿”到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和中央蘇區的鞏固與擴大。
從建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之後,僅用4年的時間,中央蘇區就建立了擁有江西、福建、閩贛、粵贛四個省級蘇維埃政權,橫跨江西、福建、廣東的大部分地區的中央蘇區,各小塊根據地更是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
1930年10月,蔣介石調集10萬大軍,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一次“圍剿”,毛澤東、朱德採取誘敵深入(敵進我退),等敵軍兩個旅進入中央蘇區腹地後,迅速進行包圍伏擊,全殲敵軍兩個旅,並活捉敵方的中將師長。其他聽到訊息的敵軍紛紛在中央蘇區腹地收縮潰逃,毛澤東、朱德帶領紅軍乘勝追擊(敵退我追),又殲滅敵人半個師,僅用不到一週的時間就殲滅敵軍1.3萬人,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
1931年4月,蔣介石調集20萬軍,由何應欽親自指揮,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二次“圍剿”,面對來勢洶洶的國民黨軍,中央局仍然採取毛主席的十六字決,誘敵深入。將紅軍主力向南轉移,避開敵軍的鋒芒,誘敵深入,紅軍到達南方後,先打弱敵,各個擊破(敵進我退)。派小股紅軍襲擾敵人,使敵人誤認為遇到紅軍主力,行動遲緩,不敢單獨出兵,怕被紅軍分割包圍殲滅,搞得敵人大部隊疲憊不堪(敵駐我擾)。在毛主席和朱老總的帶領下,紅軍潛伏數日,突然發動猛攻,並攻下建寧城(敵疲我打),敵人惶恐撤退。紅軍僅用2個月的時間就殲滅敵軍3萬餘人,取得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
1931年7月,蔣介石調集30萬兵力,並聘請德國、日本、英國的軍事顧問,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三次“圍剿”,面對敵人的三路圍攻,紅軍在毛主席和朱老總的領導下,仍然採取游擊戰十六字決,誘敵深入。紅軍主力千里迂迴贛南,避開敵軍主力(敵進我退),並派小股紅軍在地方民兵的配合之下,對三路大軍進行不厭其煩的襲擾,一方面遲滯了敵軍的進軍速度,另一方面打亂敵人的進軍計劃,是敵軍摸不清頭腦(敵駐我擾)。8月,紅軍主力部隊突然對敵軍防守力量薄弱的蓮塘、良村、黃陂三地發動突然襲擊並取得了三次大捷(敵疲我打),然後趁機隱蔽起來休整。在三路敵軍被小股部隊和地方武裝襲擾疲憊到了極點撤退時,紅軍主力再對敵軍疲憊之師進行追擊,再次拿到三次大捷。紅軍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殲滅敵軍3萬餘人,取得了第三次反“圍剿”的勝利。
1932年12月,蔣介石調集40萬大軍,並親任“剿匪”總司令,分左、中、右三路兵馬對中央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剿”,面對敵軍三路圍攻,紅軍在周總理和朱老總的領導下,中央局沒有采取十六字游擊戰決,而是想趁敵軍立足未穩,率先出擊,直接打垮敵軍,經過激戰,紅軍沒有突破敵軍5個團的防守,攻打縣城的行動失敗了,紅軍還犧牲了一名軍團師長。陳誠發現情況不對時,立刻派軍隊馳援,尋找紅軍主力決戰,此時周總理與朱老總想要打援,但是很快察覺了不對,敵軍太多,不是簡單增援,而是進行決戰,周總理與朱老總遂立刻採用“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方針,撤出主力,避其鋒芒(敵進我退)。由於群眾基礎較好,敵軍搜尋不到紅軍主力的訊息,敵軍在根據地左轉右轉疲憊不堪,紅軍主力集中分佈在山高林密的有利地形,對經過的敵軍發動突然襲擊(敵疲我打),經過幾場激戰,紅軍殲滅了敵軍三個師,還俘虜了一萬多人,中路軍紛紛潰散。紅軍用了3個月的時間,殲滅敵軍三個師,俘虜1萬多人,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好在這次有驚無險,如果不是後續採取游擊戰十六字決,估計會失敗,損失很大。毛主席這次沒有參加指揮,是個遺憾。
1933年9月,蔣介石前前後後調集了150萬大軍,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可惜的是,第五次反“圍剿”不是毛主席和朱老總指揮的,更沒有采取“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十六字決,而是採取主動出擊,和敵軍打陣地戰,和敵軍進行決戰的方法,最後失敗可想而知,這也迫使了主力紅軍開始兩萬五千里長徵。
戰果:敵進我退的戰果(抗日戰爭時期)
在抗日戰爭期間,廣大根據地的主力部隊、民兵自衛隊根據毛主席思想的指導,採取游擊戰十六字決,使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他們依託各種有利地形誘敵深入,襲擾敵人,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經過實際作戰,廣大指戰員和民兵組織發明了以“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為基礎的衍生戰術和戰法。
麻雀戰
麻雀戰是由十六字游擊戰決衍生的著名戰法,顧名思義像麻雀一樣同敵人戰鬥,把所有的民兵分成2-3人的小組,小組成員出沒于山地、森林、村口、街頭、集鎮、甚至是地道里,只要有機會就打槍,射殺或者射傷敵人,東一槍、西一槍,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使敵人摸不著頭腦,敵人來追時已經跑的無影無蹤,敵人撤退時,又跳出來射殺敵人,或者四面八方放槍,使敵人不得不重新回來追趕,然後再消失的無影無蹤。最後的結果是敵人追不上、打不著、甩不掉、吃不好、睡不好、精神高度緊張,疲憊不堪、不勝其擾、躲在碉堡裡不太敢出來。
地雷戰
小時候都看過電影,不多過多介紹,如果沒看過的可以搜尋老電影,裡面講得很詳細。
地道戰
小時候都看過電影,不多過多介紹,如果沒看過的可以搜尋老電影,裡面講得很詳細。
破襲戰
破襲戰就是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對敵人運輸命脈的鐵路、公路、水路進行破襲,有時候一次就發動幾十萬群眾,將 敵軍的鐵路挖路基、扒鐵軌、炸橋樑等,總之是鐵路、公路、水路給你破壞得乾乾淨淨,路給堵得死死的,這樣的作用是,敵人的武器裝備和糧食無法運輸,嚴重影響敵人的作戰和推進,遲滯敵人的進攻速度,使敵人疲憊不堪。
圍困戰
圍困戰的基礎也是充分發動人民群眾,當敵人來攻時,全部撤退,避其鋒芒,實行堅壁清野(敵進我退),所有的糧食全部掩埋藏好或者運進山裡,敵人攻進來找不到人、吃不上飯、喝不上水,不得不從遠處運糧運水。游擊隊和民兵小組在敵人運輸的時候,襲擊車隊,切斷敵人的運輸線,迫使敵人返回據點,待在據點裡不出來(敵駐我擾),敵人待在據點裡,游擊隊和民兵小組再對據點圍而不攻,切斷據點的糧水補給,把敵人困死、餓死,敵人被襲擾的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伏擊戰
伏擊戰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設伏,透過偵查得到的訊息,在敵人必須經過的地點設伏,打擊敵人,平型關大捷和七亙村伏擊就是抗戰初期最著名的兩次伏擊戰。第二種是誘伏,派小股部隊引誘敵人進入伏擊陣地,對敵人進行打擊,神頭嶺伏擊戰就是採取誘伏的方法完成的。
戰果:敵進我退的戰果(解放戰爭時期)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游擊戰決在解放戰爭時期使用最典型的就是“毛主席主動撤離延安,給胡宗南擺空城計”,蔣介石發動內戰,在全面進攻計劃失敗後,改為重點進攻陝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胡宗南率領25萬國民黨軍進攻延安,而西北野戰軍僅2萬人,面對10倍以上的敵人,毛主席果斷撤出延安,採取敵進我退的戰法,毛主席和彭老總抓住胡宗南死要面子活受罪,顧慮太多的弱點,連在內線取得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三戰三捷,三場大捷解決了部隊給養、武器裝備、糧食軍裝的問題,在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同時,還使自己的裝備得到了極大提升。
周總理不時的發電報、上報紙公告毛主席仍在陝北,毛主席為了能最大程度的疲憊敵人,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仍在陝北打轉轉,絕不南渡黃河,一直牽著胡宗南的鼻子走(敵駐我擾),經過不斷的消耗補充,西北野戰軍實力越來越強,胡宗南越來越弱,最終被消滅。
由來:敵進我進的由來
“敵進我進”戰術最早提出這個理論並實踐的是粟裕,粟裕在革命鬥爭過程中與其他大部分將領的成長曆程不一樣,這也形成了他獨特的作戰風格和指揮策略,粟裕在指揮北上抗日先遣隊東進北上之後,與紅十軍會師,兩軍會師成立紅十軍團,在譚家橋戰役中,紅十軍團先頭部隊在粟裕和劉英的率領下率先突破重圍,但是後續主力部隊被圍懷玉山區,全部陣亡,方誌敏、劉疇西、尋淮州全部犧牲。
戰果:敵進我進的戰果(紅軍時期)
後來以紅十軍團先頭部隊為基幹,成立挺進師,粟裕任師長、劉英任政委,建立浙西南革命根據地,挺進師部隊大概500人,多的時候發展到1500人,少的時候僅200人。面對國民黨軍一次又一次的圍剿,粟裕除掉使用傳統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十六字決,還首次提出了“敵進我進”的戰術,即敵人大規模撒網而來,挺進師與敵軍相向而行,利用敵軍幾路人馬的銜接地帶,偷偷帶部隊從結合處插到敵人後方,對敵人進行出其不意的攻擊,除了殲滅敵有生力量之外,還大量繳獲槍支彈藥補充自己。
當敵人反應過來後,調頭合圍而來,挺進師又一次與敵人相向而行,利用敵人的麻痺大意,又一次從敵人間隙僅幾公里的縫隙裡穿插到敵人後方,對敵人進行攻擊。面對國民黨軍10萬大軍的圍追堵截,挺進師仍然毅力不倒,常年保持住編制人數,當敵人進攻時,我軍也進攻,利用地形和策略牽制殺傷敵軍。
戰果:敵進我進的戰果(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民抗戰開始,粟裕率領挺進師被改編為先遣支隊開赴抗日前線,加入新四軍作戰序列,改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第四團第三營,粟裕任第二支隊副司令員。
在抗日戰爭期間,粟裕率領新四軍長途跋涉,有時候夜行80公里深入敵後對敵人進行打擊,面對敵人的掃蕩、清鄉、屯墾和強化治安,粟裕帶領新四軍予以正面打擊,根據戰場形式,改變原來敵進我退的方法,在敵軍計劃未實行前即給予沉痛打擊,在日軍展開長達幾百公里的清鄉籬笆並沿線構築碉堡時,粟裕指揮新四軍突破敵軍的推進防線,繞到敵軍背後予以痛擊。
皖南事變後,粟裕率領新四軍不管是對日軍還是對偽軍、頑軍都予以正面打擊,更多的是採用敵進我進的戰術。
戰果:敵進我進的戰果(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敵進我進”戰術應用最典型的就是孟良崮戰役,整編74師是國民黨五大王牌主力之一,可以說是當時國民黨軍隊裡戰鬥力最強、武器裝備最好、人員素質最精的部隊,一句戲言,如果國民黨有10個整編74師,那想要解放全中國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雖然這是戲言,可以從側面反應整編74師實力之強。
按照游擊戰十六字決或者運動戰理論,華野都不該這麼早與整編74師決戰,應該避其鋒芒,疲敵之後再想辦法消耗他,但是粟裕就是不信這個邪,他要採取“敵進我進”的戰術,在國民黨各路援軍近在咫尺的情況,強行攻打戰鬥力最強的整編74師。這就像“於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
雖然面對了諸多的困難,雖然解放軍的阻援部隊損失很大,主攻部隊也傷亡極大,但這也動搖不了粟裕的決心。經過4天的艱苦作戰,華野終於全殲整編74師並安全撤出戰場。孟良崮戰役把國民黨軍將領全都嚇得不輕,他們在之後的指揮作戰時,總是顧忌這顧忌那,不敢向之前那樣自信,這勢必造成了敵軍士氣的下降,後面的濟南戰役,王耀武已經無心再戰,一點決戰的勇氣都沒有了,濟南被攻破,山東全境解放,全國取得解放只是時間問題。
“敵進我進”戰術總結來說就是在自身實力較弱時,在戰場上反向操作,靈活作戰,抓住有利戰機,摸準敵人弱點、摸清楚敵人的情報,膽大心細的擴大戰果,在戰局上掌握主動權,還達到了疲敵的目的。
在自身實力具有一定規模後,抓住戰機,敢於同敵人的精銳部隊進行作戰,毛主席還說了一句話:“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就是這個道理,雖然是敵進我進,但不是盲目進攻,需要周密部署,詳細安排,大到幾十萬人的行動,炮步兵的協同,小到“士兵何時到達何位置,午飯吃什麼”都要做到計劃詳細,走一步看三步,才能達到敵進我進的戰術目的。
在戰場上應用“敵進我進”戰略的將帥還有劉伯承元帥、羅榮桓元帥等,他們也為 這一戰法,豐富了理論和實踐經驗。
小客說史,歎為觀止。緬懷過去,銘記歷史。歡迎轉發、評論、收藏、關注、點贊!